?

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8-05-10 09:49趙久孝
關鍵詞:解決對策心理健康小學生

趙久孝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關注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注意的熱點,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勢在必行。本文中筆者首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研究情況做了綜述,然后在此基礎上從學習、人際關系、成長發育幾個方面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解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心理健康;小學生;解決對策

一、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關注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注意的熱點,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勢在必行。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小學生存在心理方面的缺陷,進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茖W研究表明,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當代青少年具有眾多的優良個性品質,同時也確實存在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高的問題,個別的心理缺陷還比較嚴重。隨著我國小學階段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為一個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將對現階段我國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詳盡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相關研究成果綜述

近年來,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國內心理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并對此作了較多的研究,現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情況作一綜述。

傅文弟在《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指出: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地發展較快,但實效性差,發展不平衡;理論研究薄弱,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問題認識尚不一致;形式多樣,但缺乏規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不高;專業人員匱乏,且部分教師專業技能亟待提高;整體化不夠,還沒有形成學校全方位多層次心理服務系統。其對策是: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積極推廣已在實踐中獲得的成功經驗,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借鑒國外經驗,加速推進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進程;大力開展師資培訓工作,逐步建立一支專業基礎知識過硬,有較豐富實踐經驗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楊燕在《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指出: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過分夸大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德育化的傾向;片面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科化;過分推崇心理測驗。其認為對策是:提高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借鑒國外經驗;開展師資培訓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應面向全體,重視個別。

俞國良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中指出: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即使在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得較好的學校,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意識學科化傾向,單調、乏味的講授概念、理論,違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二是形式化傾向,成為應付上級檢查硬件之一;三是表面化傾向,工作缺乏整體思路,專職人員素質較低,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得到生如何持續的開展;四是孤立化傾向,封閉、孤立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忽視家長、學校、社會的影響。因此,應該結合國際上綜合化和整合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的發展方向,來逐步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申繼亮、彭華茂在《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中指出:在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心理健康標準混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醫學化等問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當前的困境,還要澄清標準,實施全員、全科、全過程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基礎,建立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基礎,建立一個分層確定重點的多層教育體系。

三、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1.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小學生的主要活動由以游戲與學習相間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對于諸多的學習事件,如作業、聽課、回答問題、考試等都有可能感到無力應付,或者自信心不足,從而引起他們的緊張與焦慮。目前,小學生的學習任務任然相當繁重,面對這些難以應付的諸多要求和期望,有些學生感到心神不定,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夠集中,甚至在學習時養成咬手指、多動癥等不良習慣。

學習壓力大。由于現在學校、教師、家長往往過于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過分看重分數,加上升學競爭、學校間的生源競爭的加劇,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任務“超重”的現象。除了學校的學習任務,一些家長和教師還給學生開起了“小灶”,學生奔波于各種“奧賽”班、特長班之間,休息和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失去了享受童年生活樂趣的最基本權利。

考試焦慮。近些年來,盡管教育部門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陰影一直在困擾著廣大小學生,加之父母對子女給予的過高期望,使他們的身上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造成小學生學習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神經衰弱、失眠、注意力分散等多種癥狀出現,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考試焦慮,尤其是對升學考試的焦慮。

2.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師生關系障礙。師生關系是一種最基本的教育關系,也是小學生人際關系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家長反映,孩子上小學前很聽父母的話,可一旦進了小學,就開始不聽自己的了,而對學校老師的話倒是說一不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然而,目前小學教育中的師生關系卻表現出一些突出的問題,其中又主要來自于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具體表現為:一是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隨意貶低學生價值,使孩子的心理遭受創傷;二是教師對學生缺乏理解和信任,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三是教師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缺乏公正、民主精神。

同學交往困難。由于現在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往往因過于關愛,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許多與同齡伙伴交往的機會。當他們走進學校時,明顯表現出交往經驗的不足和交往技能的缺乏,這樣的學生總是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當別人看他或議論他時總感覺不痛快,難于與人合作,因而也很難融入集體生活。由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導致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主人等個性,以及對同伴的攻擊性行為,都會造成他們交往的困難。

3.成長發育的煩惱

進入高年級以后的小學生逐步開始了青春期發育,生理機能上的急劇變化使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表現為他們開始對自己的相貌體態十分關注,對異性同學也會產生好感。但這時他們的心理成熟并不與生理發展同步,要求獨立成長的渴望與生活學習的依賴性之間的矛盾,與同學關系的緊張,學習活動的成敗等,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如緊張、困惑等,因而這一階段也是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高峰期。

參考文獻

[1]傅文弟.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8.

[2]楊燕.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4,3.

[3]俞國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4]申繼亮,彭華茂.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

猜你喜歡
解決對策心理健康小學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我是小學生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