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有話請您好好說

2018-05-10 09:49白如平
關鍵詞:尊重

白如平

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知錯不改,存在一些叛逆心理。當在教師面前發生這種情況時,教師要正確對待,不然教育會適得其反。針對該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案例,為教師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逆反情緒;積極語言;積極期待;尊重

一、案例描述

小偉上小學五年級,是個偏科的孩子,特別喜歡數學和英語,數學課即使不聽,總是在玩自己的東西,但是考試的時候總是班級前幾名,老師、家長經常為此表揚他。但是,在語文課內知識學習上他一直馬馬虎虎,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建議。

語文課堂測驗,小偉的成績都非常不理想。自那之后,小偉的作業上簡單題錯著,難題空著。老師十分氣憤,把他叫到身邊,一陣“苦口婆心”地勸說。

“小偉呀,你說你,數學、英語老師總夸你,老把你作為同學們的榜樣,讓同學們向你學習??煽纯茨愕恼Z文成績!”

小偉低著頭默默不語。

“你說說,這是怎么回事!”老師順手把作業本往小偉面前一扔。

小偉卻開始變得滿不在乎,嘟囔道:“不喜歡唄!”

“不喜歡!那你說什么是你喜歡的,知道應該怎么做嗎!”

小偉瞥了一眼生氣的老師,滿不在乎地說道:“以后認真聽不就行了么,這我都會,就是不認真!”

老師聲音一下大了起來:“不認真???說了多少次了!你改了嗎?老師教了你這么長時間,你自己學了這么長時間,你一句不認真就完事了?你這就是在推卸責任!對自己不負責任……”

無論老師再說些什么,他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老師說一句,他就自己嘟囔一句,再說急了干脆自己一走了之。師生間的溝通一下陷入了僵局。

二、情景分析

老師與小偉的溝通是希望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幫助他改變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壞習慣??墒?,往往事與愿違,這樣的語言不僅沒有起到幫助學生反思的作用,還不斷的給予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

“小偉呀,你說你,數學英語老師老夸你,老把你作為同學們的榜樣,讓同學們向你學習??煽纯茨愕恼Z文成績!”——這看似是在肯定孩子的數學、英語成績,但更是在批評、否定他——你不是個全優的孩子了。

“你說說,這是怎么回事!”老師順手把作業本往小偉面前一扔?!澳阏f怎么改,以后怎么做!”——這樣的舉動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老師對你特別失望,懶得管你。

“不認真???說了多少次了!你改了嗎?老師教了你這么長時間,你自己學了這么長時間,你一句不認真就完事了?你這就是在推卸責任!對自己不負責任……”——直面的批評孩子,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你是個沒有誠信的人,說一套做一套。你永遠改不了不認真的壞毛病,你不尊重老師的勞動,對自己不負責任。

在老師指責學生不尊重老師的同時,老師就做到尊重學生了嗎?學生面對老師一系列的否定、埋怨、指責后,出現了強烈的逆反情緒,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困難。老師懷著美好的愿望對學生進行教育,可效果卻很不理想,不僅沒有解決問題,更加重的師生之間的矛盾沖突。

三、教育過程

(一)教師用積極語言激發學生“想”要努力去做的愿望——行動

在生活中,只有給予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他們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只有卸下師生之間的隔閡,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不如少說多聽,避免說出消極的、帶有指責性的話語。充分了解學生內心所想,繼而順勢引導。

沒過幾天,老師又找到小偉,心平氣和地說道:“上次,老師說話有點兒過分,這是老師不對。你要是對老師有什么建議盡管說?!?/p>

“沒什么?!焙⒆右宦犨@話,心里泛起了嘀咕,頭也不抬,小聲說著。

老師拍了拍孩子的肩膀,接著說:“其實,老師一直特別喜歡你,喜歡你的多才多藝,喜歡你的率直個性。那天回家,老師反省了半天。我覺得你心里肯定挺委屈的,你愿意跟我說說么?”

“老師,我就是不愿意您老說我。道理我都知道,越聽您嘮叨越煩?!焙⒆訚M是委屈地訴說著。

“可是,老師習慣了,一看到你又犯老毛病,就忍不住想告訴你呀!”

“老師,您別管我了,我保證今后各科都認真聽,學習成績提高!”

老師有些疑惑:“我什么都不用管了?”

孩子想了想,說:“我問您的問題,您得給我解答,其他的什么都別管,什么都別說!”

“那學校的紀律……”

“您放心,這些我都不會犯錯誤,只要您別嘮叨我!”

“說到做到?”

“只要您能做到,我就能做到!”孩子拍著胸脯說道。

“好,那咱們就來個口頭約定,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努力做到的!等你真的做到了,老師一定會獎勵你的!”

“我肯定做到!”

……

其實,老師的嘮叨和學生的偏科、馬虎一樣,都是明知道不對卻不好改掉的壞毛病。在這次談話中,師與生真正平等地坐在一起,共同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毛病,一同商討對策,一同改進自身不足。

(二)教師對孩子的期待——預想、期望

在原情景中,老師試圖通過說教來讓學生承認自己的錯誤(偏科、馬虎),并加以改正。老師總是認為學生是孩子,思想不夠成熟,總希望用自己的經驗來給學生講道理,進行說服教育。但老師忽略了,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開始需要被認同、被尊重。所以一味的說教,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其實已經認識到了影響自己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就是:偏科、馬虎。而導致他屢錯不改的是他缺乏對自身的正確認識,不能真誠的認識自己、對待他人。所以,對于學生教育的預想、期望應調整為以下三點:

1. 勇敢地承認錯誤,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建議,培養學生知錯就改。

2. 使別人相信他能說到做到,培養學生信守承諾。

3. 使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三)教師用積極語言給予學生具體做法的指導——過程

在傳統教育中,教育是以老師說服教育為主,話多已經成了老師的通病。我們不難發現,當所有的話都讓老師說了,那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就變得越來越被動, 越來越消極。老師、學生已經逐漸走到了兩個對立面,要想改變“敵對”的局面,老師要做到如下三個方面。

1. 老師應引導學生自行改正明知故犯的毛病

當人們形成了一種壞習慣,都會試圖改變,但過程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往往事與愿違。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禁果總是充滿誘惑,那些被明令禁止的事情往往會變得更吸引人;為了改正錯誤而改正錯誤,總會讓你想著那些錯誤難以忘記。就如這個案例中的小偉,如果每天都要向學生強調不能馬虎,其實就是在暗示他就是一個馬虎的孩子,他一直很馬虎,這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戰勝壞習慣的侵襲,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及時、積極的引導,這時老師決不能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要與學生成為戰友,一同攜手戰勝強大的“敵人”。

在這個案例中,小偉要求老師不得嘮叨自己,自己也會努力改正自身的問題。當學生明知故犯時,心中會出現復雜的情感,例如:對自己的不信任、失望、對老師的懷疑、對老師可能會出現的各種行為的猜測,甚至是對老師的敵對情緒都有可能出現。這時老師應給予給孩子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老師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學生:“好事多磨!我會努力地遵守我們彼此間的約定,我相信你會不斷努力的!”老師一定要遵守彼此之間的承諾——拒絕嘮叨,取得學生的信任,給學生進行良好的榜樣示范。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傳遞積極語言教育理念,必要時請家長對孩子進行提點。這要求,家長與老師達成教育理念上的統一,能夠包容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的成長。

2. 老師要找準學生犯錯的真正原因

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老師首先做的應該是找到學生犯錯的原因,而不是指責、批評。案例中的小偉,喜歡數學、英語,在長輩的夸贊聲中成長起來。而在其他學科中,卻經常因為寫錯別字、不認真而成績下滑。但是,還是孩子的他卻認為他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導致他課上學習不認真,造成了最終的結果。面對這樣的學生,一味的批評是沒有用的,反而會造成學生的逆反情緒。

老師抓住教育契機,深入研究學生的錯誤,。以學生的錯誤為起點,與學生一同研究學習。對于錯別字的教育,可引入字理知識。例如:卒、率經?;煜?。卒,會意字。卒的上部是衣,下為十,記數逢十進位,十是終數,所以卒的本義是制衣的終結,也就是衣服已經做好。引申指終結之以,再由終結引申為死。古代士兵的制服上常有一個很大的卒字,就是標明“敢死”——勇敢之義??梢?,每一個漢字背后都有它特有的故事,了解了故事,自然也就更全面的認識了漢字本身。由于學生熱愛閱讀,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后可以向其推薦相關書籍進行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學生的錯誤,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教育的契機,可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引導。

3. 老師及時給予正向強化,使學生改正錯誤

犯錯不可怕,在錯誤中成長才能使個人更加完善,使社會更加進步。當學生可以及時發現自身錯誤,并加以反思、進行改正時,應得到來自老師的認可。這時,老師所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錯誤本身,而是學生敢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態度。在這個案例中,當小偉及時改正錯誤時,老師可以告訴他人總要犯錯,犯錯,改錯,避免犯錯——這就是人成長、成熟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他已經慢慢成長為一個小男子漢,老師相信擁有這樣的態度,他肯定會越來越好!

(四)理解學生,真誠地給學生積極的期待,指向未來——關鍵

人不摔跤,就學不會走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這大大小小的錯誤,讓孩子一天天的成長。但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老師面對學生的失誤經常會出現嘮叨、指責,甚至諷刺、挖苦的情況。學生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接收到來自老師的消極、錯誤暗示,會使學生面對錯誤更加迷茫,更有甚者會產生對老師的逆反情緒,影響學生的正常心理發展。在不知不覺中,老師和學生已經成了“敵人”,“化敵為友”的關鍵就是尊重學生的成長,接納學生犯錯的動機,給予學生反思的機會,真誠地給學生積極的期待。

四、小結

六年級的孩子,有一定是非認知能力,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好是壞。當學生犯錯誤時,老師不急于批評,反而用平靜的心態面對,給學生自己反思的機會,陪伴他們自覺改正錯誤。當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點滴積極變化時,給予具體、及時的語言鼓勵。讓學生產生被贊許、被激勵的積極的心理體驗,從而獲得成就感,并對“未來”充滿希望,認為“我可以強大起來?!?/p>

案例中學生轉變的關鍵點是老師對于學生的尊重。在面對高年級學生時,老師應尊重學生的成長,給予學生犯錯誤的權利,盡量避免批評教育的語言,轉而用平靜、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生,對待學生的一切優點、缺點。

參考文獻

[1]陳虹.《教師積極語言在課堂中的運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尊重
“尊重”主題素材解讀與適用話題
尊重、理解、寬容讓他重新起步
對文本解讀與課堂操作四個“度”的把握
合作共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關于深入開展文化養老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寄宿制學校的班級管理更需要“以人為本”的心靈溝通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