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堂傾聽能力培養研究

2018-05-10 09:49李曉彤陳建英
關鍵詞:能力課堂教學課堂

李曉彤 陳建英

傾聽能力是指聽者理解說者口中表達的信息和能在頭腦中將語言轉換成意義的能力。不管是在教學設計,還是在課堂實踐中,都比較關注表達,但常常忽略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因此課堂中出現了言說多于傾聽,學生對彼此間發言,少有傾聽的情況。殊不知,聽和說是在教學活動中是交互進行的。聽話和說話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的,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出現阻礙,都將對整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課堂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能力變得尤為重要。

傾聽是深入學習的必然途徑。日本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佐藤學認為: “傾聽他者的聲音是學習的出發點?!绷己玫膬A聽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思維方式的變化、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

一、 學生課堂傾聽

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的理解、保持、評價來自于教師與同伴的有聲或肢體語言等無聲語言信息的過程即為課堂傾聽。藍曦(2014)等人認為學生課堂傾聽的過程分為五個部分:(1)接受:通過多個感官渠道接收來自師生的信息的過程;(2)注意:排除干擾,合理分配和保持注意力;(3)重組:學生理解信息并將其內化的過程;(4)評價:對信息進行分析、篩選和記憶,這是批判性思維最活躍的時期;(5)反饋:對信息進行語言或非語言的反應回饋,這是對傾聽效果的反映和檢驗。

二、學生課堂傾聽能力

課堂傾聽不同于其他場合的傾聽,它具有目標性、思考性、完整性及批判性的特點。學生課堂傾聽能力指學生在課堂上邊聽邊思考,通過傾聽能欣賞別人的觀點,并能給予恰當的補充、糾正,批判性地吸取別人的見解,以獲得更多的知識來完善自己的能力。藍曦(2014)等人的研究認為,課堂傾聽能力可以劃分為身體參與能力、專注傾聽能力、批判傾聽能力和移情傾聽能力等。綜合已有研究以及傾聽行為的特征,本研究認為學生的課堂傾聽能力應包括建立正確的傾聽的意識、掌握傾聽的方法、養成傾聽的習慣,最終提升傾聽的能力。

三、學校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研究

傾聽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指標。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致力于推行“傾聽著”的課堂教學,將“傾聽”視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依據,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多向多層次的傾聽,形成網狀的溝通交流模式?!皟A聽著” 的課堂教學存在于當前世界各地的學校中,比較典型的有美國達克沃斯的課堂教學(Eleanor Duckworth, 2004)、日本佐藤學倡導的課堂教學(佐藤學, 2015)以及意大利瑞吉歐的課堂教學(Clark, 2009)。

在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新課改中,學生的自主性、主體性增強,但同時,學生傾聽能力的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不愿傾聽、不善傾聽、不會傾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而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成為教育者面對的一大課題。一些學科的課程標準中就提出了要讓學生“學會傾聽”的總目標,比如《義務教育語文/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在小學的課堂教學中,語數外等學科是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主陣地。語文教學領域,章珍貴(2017)在小學低段的語文課堂中使用四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課堂傾聽能力:強化傾聽訓練、營造傾聽環境、教師榜樣示范、教師評價激勵。王琨武(2006)提出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基本策略有:培養學生的記憶性傾聽、理解性傾聽等。關于具體方法,語文教學更多的從聽問、聽寫、聽述、聽辨、聽評等五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數學學科教學中,研究者在課前和課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比如課前進行聽算訓練,課中通過教師設問來引導傾聽(何家書, 2016)。裴艷(2014)通過激發興趣,設計活動,讓學生參與評價以促進傾聽。同樣,英語教學也從傾聽意識、傾聽興趣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傾聽能力(陸曉榮, 2009)。

當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科課標中均開始強調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并細化了各學段的傾聽能力培養目標。如低年級學段的培養目標為傾聽時“眼睛看著說話人、不做小動作;努力集中注意力;能夠簡要復述別人的話等”;中年級學段的培養目標為“不打斷別人講話,適度給予反饋;找出傾聽重點;能指出別人講話中不合邏輯的地方等”;到了高年級學段,培養目標則為“邊聽邊記、能概括聽到的內容、能接納他人的觀點、能用證據去反駁自己不認同的觀點、能聽出說話人的情感,并感同身受等”??梢?,傾聽能力的培養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逐層深入。

四、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堂傾聽能力培養研究

課堂傾聽與人際傾聽略有不同,前者更強調思維的參與和認知資源的調動,是一個集聽、記、思、說等的復雜過程,包括了注意、記憶、理解、提煉、反饋等認知過程。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經了解了基本的傾聽方法,養成了初步的傾聽習慣,因此輔導將重點放在如何進行深入的傾聽上。

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的加大都對學生的聽課能力提出了挑戰。我校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傾聽意識和傾聽習慣,但一些學生仍然存在被動的聽的情況。上課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概括、提煉、質疑等比較少,這直接影響了學生聽課的效果和學習的深度。課堂中我們常??吹綄W生的表達非常積極,但缺乏對老師和同學的耐心傾聽,打斷別人的情況時有發生;在別人觀點與自己不同時,隨意插話或立即否定,或者先入為主,帶有成見的傾聽等;還有學生看似在聽,但在反饋時回答與問題不對接,或根本回答不上來。

基于此,我們在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課的課堂上,以團體輔導的方式,探索培養學生課堂傾聽能力的策略和模式。

1. 教授傾聽的方法

一是要專心,坐正身體,不東張西望,不交頭接耳,不身在曹營心在漢,要心無雜念,專心致志地傾聽。二是要有耐心,要耐心聽完,不隨便打斷,不急于表現。即使不贊同,也要等聽完再發言。三是要細心,細心傾聽發言者的內容、情感、語氣、語調,并結合人物體態,揣摩發言者隱含在言語背后的信息(非言語信息)。四是要用心思考,發言者的主要內容我能否概括,發言者的觀點是什么,有無道理,好在哪里,錯在哪里,我還有什么補充等。同時,傾聽時還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坐正身體,不做與傾聽無關的事情,眼睛注視講話者,用微笑或點頭來回應等。

對此,我們專門設計了《我是課堂最佳聽眾》的心理團輔課,通過游戲、角色扮演、辯論、視頻等形式,引導學生體驗傾聽的過程,感受到傾聽的重要性,發掘有效傾聽的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課堂中,主動傾聽,提高聽課效率。

2.加強傾聽訓練

每節心理課開始,我們都會用一點時間來強化學生已經形成的傾聽習慣。強化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1)游戲比賽。如“星期天逛三園”的游戲、“滾雪球式自我介紹”等,可用游戲比賽的方式,看誰能仔細傾聽不出錯,并通過復述檢驗傾聽效果,適當給予獎勵,,都能使學生獲得自豪感,增強其耐心傾聽的意愿。(2)傾聽小故事,互相提問題。每周利用一節課十分鐘時間,讓兩個學生一組,兩人互講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小故事,并提出一個問題,看誰聽得認真答得巧妙。(3)聽文章,后評論??上扔蓴⑹骂愇恼麻_始,老師也可由學生朗讀一篇文章,在學生聽完后,可進行如下訓練:讓學生點評朗讀情況,讓學生發表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讓學生評論其中的人物形象,甚或讓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寫法發表評論。這些訓練一段后,可找一些簡單的議論文,聽后讓學生找作者的觀點、對作者的觀點是否贊同,理由是什么。文章最好是學生自己查找,這樣才有興趣參與。(4)聽新聞,后評論。每周一新聞熱點,讓學生輪流準備播報,在學生聽完之后,發表評論,每次可找5位學生談論自己的想法。觀點不能重復,可以補充。(5)組織演講、辯論比賽。在比賽前,老師可播放一些演講辯論視頻,講解這方面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清楚怎樣演講,怎樣辯論。然后讓學生自己挑選最感興趣的話題來演講或辯論。

3.創設傾聽平臺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習慣于生活在班集體中,習慣了集體文化。學生對合作的興趣勝過對競爭的興趣。因此小組的合作完成任務,是受學生歡迎的。小組合作的任務有合作學習的學習任務,也有完成一個目標的生活實踐性的任務。根據任務分組,或者根據興趣點分組,讓所有的學生以個人的意愿或需要完成劃分,在主動傾聽中培養彼此間的信任、尊重、接納。

首先,在心理課上制訂小組合作的原則和步驟。做到人人都能領任務,任務要分工,共同討論計劃、設計步驟。教師把任務告知學生,共同討論想從哪些方面來嘗試?想怎么嘗試?教師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意愿,并根據學生的意愿分成相應的幾個小組。不同的學生根據同樣的意愿組合成同一個小組,根據人數的多寡,按需設崗(小組有幾人就設幾個崗位),再抽簽定崗,根據各崗位角色討論步驟、制訂計劃時間表。主動性是小組合作的基礎,學生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小組的,因此主動權在學生手中。崗位的設置是共同討論民主決議的結果,這期間沒有主動傾聽就很難完成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抽簽決定的崗位讓每個學生擁有平等的話語權,互相補充的討論讓主動傾聽成為小組合作的必然。創設平等的機會讓小組成員必須學會主動傾聽。

其次,各個小組按需匯報,及時調控。這是各小組之間主動傾聽的好機會,根據任務進行的階段,小組間匯報進展的情況、遇到的問題、需要改進的方面。因為親身體驗,所以感同身受,接受度高。來自別組和老師的建議,正是傾聽的真正需要,因此這樣的主動傾聽被信任和接納的程度高。

最后,各小組互相評價,做好總結。各個小組合作完成一個主題任務,完成的過程就是主動傾聽的過程。小組的良好分工和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傳遞了平等、尊重、信任與接納。班級其他小組的評價,是來自小組成員之外的信任與接

納、尊重與贊賞。最后的總結可以是抽簽決定人選,也可以是來自教師和家長的評價。沒有主動傾聽就不可能完成評價和總結;沒有帶著平等和尊重的態度,全程的信任與接納,就無法成為完成這一個主題任務的一員。

通過師生共同構筑的主動傾聽平臺,編織起完成學習活動所需要的平等、尊重、信任和接納的聯系。這種關系在主動性的作用下循環往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確定主動的學習狀態,為養成專注的傾聽

習慣、養成良好的傾聽品質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藍曦. (2014).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華中師范大學).

[2]馮李琳. 低段小學生語文課堂傾聽能力的培養[D]. 四川師范大學,2013.

[3]佐藤學. 《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A]. 上海學術報告(2012-2013[C]:,2015: 2.)

[4]蔡毓紅. 提高小學生課堂主動傾聽能力[J].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6, 19(01): 89-92.

[5]王琨武. 傾聽: 語文新課堂的理想追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03):31-33.

[6]何家書, 任曉玲. 且聽且深思——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J].中國校外教育, 2016(03): 21-22.

[7]朱熠, 霍涌泉.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文化重建[J]. 中國教育學刊, 2011(05): 46-49.

[8]陳靜靜. 以傾聽關系重構課堂生態[J].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6): 86.

猜你喜歡
能力課堂教學課堂
歡樂的課堂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