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人文英語課程的構建與實踐

2018-05-14 16:20洪婷婷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期
關鍵詞:人文大學英語教學

洪婷婷

[摘 要] 人文精神是人類價值和精神的體現。目前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人文價值缺失。倡導構建大學人文英語課程,通過構建該課程,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從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入手討論了大學英語人文課堂構建的意義,并詳細介紹了構建的策略與實踐方法。

[關 鍵 詞] 大學英語;人文英語;構建;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1-0166-02

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英語作為全世界通用語言使用越來越廣,也成為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英語教學貫穿于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然而,我們的英語教學一直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與水平,忽視了英語作為人文學科的人文價值與文化載體。隨著素質教育越來越深入人心,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聽、說、讀、寫、譯五種基本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而是更加注重英語作為語言的人文素養的培養。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小學到高中的英語教學都是以考試為核心進行的,大學仍然沒有脫離這個怪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以及英語專業四級、八級考試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決定性動力。許多學校強迫學生學習英語將四六級考試成績與畢業、保研等直接掛鉤,還有一些公司在招聘學生時將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篩選學生的重要指標之一。當學生通過這些考試后,達到了畢業或者找到工作的目的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偠灾?,英語課堂教學圍繞著四六級考試開展,具有很強的功利性,英語人文素養的培養就變得邊緣化。特別是理科生的人文素養缺乏,由于學習時間有限,學校提供的人文課程不能滿足人文培養的需求,英語作為人文學科要承擔起人文素養培養的責任,在教學中構建人文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大學英語人文課程構建的意義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社會,我們所培養的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知識和技能,更應該有廣闊的思路、開放的胸懷以及有良好人文關懷的高素質人才。而當今的大學生正缺少這種人文關懷。教育的作用不僅是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人格與素質。每一門課程除了教給學生這門課的基本能力和核心思想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性格和品德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人文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十分重要。我們所說的人文素質,就是學生通過教育,使大學生獲得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熏陶,提高大學生鑒賞文化、審美情趣、情感價值以及道德品質等。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通過英語語言的學習,能夠更深刻了解英美語言文化和國家文化。因此,大學英語人文課程的構建有利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是學生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學生會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成為高素質人才。大學英語人文課程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能力,兩者相互促進發展。大學英語人文課程的構建依賴于學生良好的英語能力水平,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和體會英語語言文化。同樣對英語語言文化與國家文化的深入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能力,為英語學習取得更大進步提供有力的保障。正如鄧炎昌、劉潤清先生在《語言與文化》一書的前言中指出:“熟悉有關文化知識,有助于保證使用外語得當?!比宋乃刭|的提高也必定促進大學生思維水平、思辨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的飛越。

三、大學英語人文課堂的構建策略與實踐

大學英語人文課堂的構建首先要求教師有良好的英語文化素養。要做到給學生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自身的文化素養過硬,才能更好地熏陶學生,培養學生較高的人文素養。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人文素養,同時要懂得培養學生英語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只有這兩者結合起來,教師才能夠更好培養學生的英語人文素養。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大學英語人文課堂的構建的策略以及課堂實踐。

(一)文化背景的補充介紹

文化背景補充介紹是許多大學英語教師都會采用的一些方法,但是許多教師都是點到為止。學生剛剛有了一點點興趣,教師就已經講到了下一個內容,使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有些文化背景也是非?;镜?,學生也都能夠從教學參考書中閱讀到,體現不出教師的高水平,反而讓學生覺得教師是在照本宣科。因此,教師應該針對課文內容對文化背景進行適當的展開,同時要注意課堂節奏的把握,既要保證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吸收文化,同時要保證課堂的相關知識教授到位,否則就會變得本末倒置。例如,《全新版大學綜合英語》第一冊Unit 4 American Dream所講解的內容是一個普通移民Tony的美國夢,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從最簡單的工作做起,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么學生就會問美國夢到底是什么。這時教師就應該詳細介紹美國夢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所以在課堂導入時,美國夢的介紹就成為文化補充內容的一部分。美國夢簡單來說,就是移民能夠通過自己的勤勞和能力從一窮二白到過上美好的生活。在課文中Tony剛好是在193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來到美國的,對他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學歷史中大家都學過這一段歷史,教師可以用英文介紹這一段背景知識,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提升學生的詞匯量,比如大蕭條一詞是“Depression”。這樣,通過介紹文化背景,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提升了對美國夢和美國歷史的了解和認知,提升了文化素養和水平。

(二)文化的對比

通過文化的對比可以使學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的不同。世界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只有了解文化的差異,才能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文化內容和方式。例如,上文提到的美國夢,現在我們國家又提出了中國夢。這兩者有哪些差異呢?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其內容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再如,講到感恩節與情人節等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以中國的七夕節等作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文化差異還體現在教育的差異。在《全新版大學綜合英語》第二冊Unit 1 Ways of Learning當中就著重討論了中美教育方式的差異。兩者的差異有好有壞,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的方式加強學生對兩國教育方式差異的對比的深刻認識,兩者各有利弊,應當取長補短。通過辯論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文化差異的了解,更能夠提高的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水平。在辯論過程中學生要積極思考自己的論點和論據,同時也要思考反駁對方的理由,這樣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思辨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了解英語的表達方式。教師在辯論的過程中應予以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表達的邏輯性和語言的能力。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學生的人文底蘊和語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運用新聞和科技拓寬學生的視野

新聞是對當代世界的實時寫照,反映當前社會的人間冷暖,通過新聞和科技我們可以提升對科技與社會的認識,不斷提升社會責任感。例如,環境保護是我們當今社會極為重視的話題,因為它關系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教材也取材于當下,要我們注重環境保護。目前許多寫作和口語考試也都以環保為命題展開,因此,拓展相關的熱點詞匯,有助于學生表達自己對環保的觀點。例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公眾環保意識(public awareness)。在對這些詞匯有一定積累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或聽BBC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新聞,讓學生加強對這些詞匯的理解,與此同時,了解全世界的環保形勢與各國作出的努力,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電腦、克隆等現代科技在課文中也有所體現,加強對這些科技的了解可以提升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盡管計算機目前已經非常普及,克隆技術有了飛速發展,但我們必須關注不利的一面,學生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特別是克隆所帶來的倫理問題。這些問題的討論就是在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加強對社會的關注和關懷,不僅僅是死學知識。通過辯證的方法看待科學的發展,能夠讓學生學好用好科學,同時避免科學的弊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科學知識造福人類。

(四)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

提升學生情感價值是英語人文課堂構建的最終目的,教材中也有許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的課文內容,通過閱讀、學習這些課文,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例如,第三冊中有一篇歐·亨利寫的一個小故事《最后一片葉子》(The Last Leaf)講的是主人公身患重病,看著窗外葉子一片一片的飄落,覺得自己的生命將隨著最后一片葉子的飄落而隨之結束,每天都在以悲觀的心態等待著死亡的降臨。一位畫家知道這一消息后,就在樹上畫上了一片假葉子,主人公一直在等待著最后一片葉子的飄落,但是每天都會看到最后一片葉子一直掛在樹梢,主人公因此重新振作起來,積極戰勝了病魔,獲得了新生。這篇文章所要培養的是學生對生命積極樂觀的態度,遇到任何困難,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的人生態度,畫家的助人為樂的品質也是不能忽視的。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一定要注重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其中,排演喜劇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課文改編成劇本,以表演的形式體會文章中的助人為樂、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精神。學生通過對臺詞的改編和揣摩,能深刻體會主人公的情感,也能體會到英語戲劇的魅力所在。學生通過臺詞將其中的情感態度表達出來,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深刻體會到課文所傳達的積極態度與情感價值。

四、結語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重功利和成績,輕人文素養的培養。而人文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文化積淀、人生觀與價值觀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水平。因此,在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英語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大學英語人文課堂的構建中,文化背景的補充介紹不可缺少,文化之間的對比更能夠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接納更多的文化,通過新聞與科技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學生的詞匯能力,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大學英語人文課程的學習得到提高,使大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龔獻靜.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的培養[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1):70-72.

[2]許艷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3):208-210.

[3]徐亞輝.大學英語人文教育創新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162-163.

猜你喜歡
人文大學英語教學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至善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人文社科
寫人文的寫作方法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門檻最高的大學(前1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