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說課的實踐研究

2018-05-14 16:20鄒艷花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0期
關鍵詞:結構教學內容建筑

鄒艷花

[摘 要] 結合現代化教育理念,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對高職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的說課: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及教學特色等五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課程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教”“學”“做”的一體化,課程的說課有效促進了教學改革與教師素質的提高。

[關 鍵 詞] 說課;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高職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8-0191-01

說課,作為一種繳械、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來的。說課產生后,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說課熱潮,并有許多學者開展了說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目前,說課已是常見的教學活動之一,是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本文以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為例,從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及教學特色五個方面進行課程說課設計。

一、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說課研究

(一)教學準備

1.課程分析。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是我國高職院校中工程造價、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經濟管理等多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課程設置在第二學期或第三學期(不同院校,課程安排有所不同),其前導課程為建筑構造與識圖,后續課程為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

2.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該課程的設計整體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為依據、以素質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結構力學分析能力、結構識圖能力及鋼筋算量能力”為核心目標,設計課程模塊;以項目為載體,序化課程內容;以自由分組為教學模式設計課程任務,并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方法,從而實現課程的教、學、做一體化。

3.學情分析。該課程的授課對象為來自不同學校的高考畢業生、中職畢業生及單招生畢業生等。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但普遍存在數學、物理基礎較差、自主學習意識較弱的現象;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綜合能力較差,但樂于動手、熱衷網絡。

(二)教學內容

1.內容選取。該課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設置了建筑力學、混凝土結構構件、砌體結構及鋼結構四大模塊。其中建筑力學模塊是以培養學生結構力學初步分析能力為目標,選取了結構受力分析、支座反力求解及內力計算三大教學內容;混凝土結構構件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結構施工圖識讀能力及鋼筋工程量計算能力,因此設計了混凝土結構中梁、板、柱及基礎等構件的結構施工圖表示方法及各構件鋼筋算量兩大教學任務;模塊三及模塊四則注重的是砌體結構與鋼結構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砌體結構中的構造要求、鋼結構中構件的連接與表達方式。

2.教學過程。為提高教學質量,針對該課程設置了課前任務、理論教學、課堂任務、課堂游戲及課后任務5個教學過程。首先是課前給學生發布課前任務,學生通過完成課程任務,了解新課內容。課堂上,老師通過理論講解,增加學生的認知。緊接著利用課堂任務加深學生對新課內容的理解,再以課堂游戲提高學生的掌握度。最后,布置兩個課后任務,一個是鞏固練習,一個是拓展訓練。

(三)教學方法

1.教學模式。該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了工學結合及自由分組的教學模式。自由分組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自由組合,多人一組,輪流擔任小組組長,并由最優組長擔任實訓周組長。組長需輔導組員學習、完成課程任務、監督組員出勤、保證任務完成質量等,組長每完成一項任務可獲得相應分值。通過這種兵教兵、兵練兵的方式教學模式可大大提高學習質量、激發學習興趣。通過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培養學生的責任與團隊意識。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該課程教學還采用了工學結合等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多次參觀實際項目及實訓工廠,了解結構構件中各類鋼筋的布置情況及構造要求。

2.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任務驅動法。先通過一個實際工程項目選取教學內容、設置課程任務,由各項課程任務引導課堂教學,再通過觀察實際項目的施工提高學生的認知、加深學生的理解。

3.教學手段。還可以通過課程資源庫、名師空間課程及校外實訓基地等進行自主學習,老師也可以通過一些輔助軟件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兩部分,一是對教師教的情況進行評價;二是對學生學的情況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包括自評、學生通過學校CRP系統進行的評價及教師之間通過聽課進行的互評。學生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及成果評價等。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期末考試成績及參加社會實踐的情況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反饋,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軟件與在校生或是畢業生進行教學,發現教與學的優點與不足,從而進行教與學的改進。其中對學生的考試分三個部分:任務成果考核占50%、專業知識考試占40%,素質能力考試占10%。

(五)教學特色

本課程的教學主要有三大特色:(1)組長輪換制的自由分組教學模式的應用,利用該模式可充分借力使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責任與團隊意識;(2)投其所好地設置了課堂游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整個課程安排均以項目為載體,理論聯系實際,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結束語

課程的說課是闡述課程的開發、設計、改革與建設的理念與做法。結合現代化教育理念及信息化教學技術,本文以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教學為例,對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說課的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特色等五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曾慶柏.高職說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1(11).

猜你喜歡
結構教學內容建筑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半包圍結構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汪曾祺專輯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