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晉語“□?hia(ɑ/?)”本字為“生”

2018-05-28 06:26蒸馬冬梅
語言研究 2018年2期
關鍵詞:晉語陰平平聲

馮 蒸馬冬梅

?

考晉語“□?hia(ɑ/?)”本字為“生”

馮 蒸1,馬冬梅1,2

(1.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文學院,北京 100089;2.中北大學 附屬學校,太原 030051)

晉語,□?hia(ɑ/?)的意思為生(孩子)、抱(孩子)、收養。從音義考察,本字應是“生”。晉語生母字“雙霜爽捎產”白讀?h,梗開二白讀ia (ɑ/?)。生母字白讀+梗開二白讀,“生” ?hia(ɑ/?)?!吧浮睘榍迓暷?,?hia(ɑ/?)讀陰平或平聲。

考本字;生;白讀;字義

一 晉語“□?hia(ɑ/?)”的音義

李榮(1985:2)將“山西省及其毗鄰地區有入聲的方言”獨立出來稱為晉語。

表1列出“□”在晉語并州片、五臺片、呂梁片、大包片、上黨片、張呼片①的音義。

“□”的音義及在晉語的分布 表1

方言音義方言音義 山陰?hi?平聲□,生:~娃娃清徐?hi?平聲□,抱孩子 平魯?hiɑ陰平□,~娃娃:生孩子榆社?hi?平聲□,兩手抱小孩 興縣?hi?陰平□,~孩:生小孩大寧?hiɑ陰平□,抱孩子 朔州?hiɑ陰平□,~娃娃:生娃娃、抱孩子、哄孩子高平?hiɑ陰平□,抱:抱起孩子 定襄?hia陰平□,~娃娃:抱小孩、生小孩 汾陽?hia陰平□,~孩兒:抱小孩 介休?hia平聲□,抱,引申為婦女分娩忻州?hiɑ陰平□,~娃娃:抱娃娃 太谷?hi?平聲□,抱:~住娃娃武鄉?hia陰平□,抱 嵐縣?hia陰平□,~孩:抱小孩平遙?hiɑ平聲□,抱 汾西?hiɑ陰平□,~娃娃:抱娃娃代縣?hia陰平□,抱 原平?hiɑ陰平□,~娃娃:抱小孩 五臺?hiɑ陰平□,抱 孝義?hia平聲□,抱:~孩興縣②?hi?陰平□,~上:抱上 左權?hia陰平□,抱:~小孩大同?hia陰平□,一把~住 盂縣?hiɑ陽平□,兩手抱小孩呼和浩特?hia平聲□,抱起來 長子?hia陰平□,~起來:抱小孩動作,雙手置腋下舉起 臨縣?hi?陰平□,~起來:抱起來 文水?hia陰平□,收養別人的孩子;抱小孩

晉語“□?hia(ɑ/?)陰平,生(孩子)、抱(孩子)、收養”。孝義記作“揢入聲”(用力掐?。?,汾西記作“挾入聲”(從物體兩邊鉗?。?,盂縣記作“拤上聲”(用雙手掐?。?,忻州記作“卡上聲”(夾在中間、堵塞)。以上所記字,與“□?hia(ɑ/?)陰平”的聲調、字義不符。

本文認為“□?hia(ɑ/?)陰平”的本字為“生”,以下從語音、語義一一考察。

二 晉語生母字白讀?h/t?h

生母字“產雙霜爽”白讀?h(榆社),“產雙霜”白讀t?h(汾陽),“產雙捎”白讀t?h(陵川),“產雙爽”白讀?h(平遙、長子、沁縣)。

生母字“產雙”白讀?h/t?h,在并州片(介休、祁縣、孝義、太谷、文水)、五臺片(忻州、定襄、代縣)、大包片(左權、天鎮、和順)、張呼片(呼和浩特)有分布。

晉語,生母字“雙爽霜捎產”白讀?h/t?h。

三 晉語梗開二白讀ia(ɑ/?)

(一)梗開二白讀a(ɑ/?)

孝義、汾陽、臨縣、介休、交城,梗開二“猛棚杏”a(ɑ)。

定襄:冷蛋子a、棚耕ie、生? 嵐縣:冷a、猛棚杏ie 平遙:冷水ɑ、生睜杏i?;

忻州:冷蛋子ɑ、耕i?、生? 大寧:猛甥杏ie 興縣:冷?、猛耕杏i?;

清徐:耕?、猛棚ie、睜? 永和:棚a、冷生ie 文水:猛杏a、生i(?);

五臺:冷生睜i?、耕i 太谷:棚耕杏ie 原平:生甥睜i(?/?);

(二)梗開二的i介音與元音高化

王力(2007/1980:70)指出,“四呼”是語音演變的結果,四等韻已經為三等韻所同化,二者合而為一;二等韻或者為一等所同化,或者為三等所同化,也往往不再能獨立成為一類,于是成了一個簡單化的局面。

晉語,梗開二白讀的i介音應是后起的。興縣、忻州、嵐縣,定襄,“冷”無介音。

梗開二增生i介音元音高化,定襄ia→ie→i(?/?);忻州iɑ→i?→?、清徐i?→ie→i(?/?)。太谷、五臺、原平,梗開二無殘留白讀a/ɑ,其元音應經歷高化過程:ia→i?(e)→i。

四 晉語“生”的讀音

(一)白讀層的單位

王洪君(1992)指出文讀層、白讀層是指一個音節中的聲母、韻母或聲調三個語音單位中的某一項,而不是傳統文讀音、白讀音所包含的整個字音(音節)。陳忠敏(2013:161)也指出,文讀層與白讀層的對立是以音節中的聲母、韻母、或聲調為單位的。換句話說文讀層與白讀層的不同,或者是聲韻調中的一項不同;或者是其中的兩項不同;或者是三項都不同。

(二)晉語,“生”的讀音

生 ?hi?:“生母”白讀?h +梗開二白讀i?,?h→?h/_ i? (興縣、山陰、平魯、介休③)

生?ie:“生母”文讀s +梗開二白讀ia,a→e/i _ 、s→?/_ i (大寧)

生sa:“生母”文讀s +梗開二a(孝義、汾陽、臨縣、介休)

王力(2007/1980:137)指出,卷舌音形成大致在十五世紀以后才算全部完成,因為在中原音韻里,這一類字還有大部分沒有變為卷舌音。中古卷舌音(知系字)形成之前,應是非卷舌音。

生 ???:“生母”文讀? +梗開二白讀ia,a→?/i _、i→? / ?_ (平遙)

(三)“生母”全清,“?hia(ɑ/?)”讀陰平④,部分晉方言平聲不分陰陽,讀平聲。

五 “□?hia(ɑ/?)”的語義

晉語“□?hia(ɑ/?)”的語義演變 表2

方言點音義語義演變 山陰、平魯、興縣?hi?(ɑ)平聲□,生:~娃娃生(孩子) 朔州?hiɑ陰平□,~娃娃:生娃娃、抱孩子、哄孩子生(孩子)、抱(孩子) 定襄⑤?hia陰平□,~娃娃:抱小孩、生小孩 介休⑥?hia平聲□,抱,引申為婦女分娩 晉語大多方言?hia平聲□,抱孩子,抱抱(孩子) 文水?hia陰平□,收養別人的孩子;抱小孩 抱(孩子)、收養

晉語□?hia(ɑ/?),本義為生(孩子)。晉語,從生(孩子)引申出抱(孩子)。

從抱(孩子)引申出收養⑦的意思。從抱有生命的孩子,擴展為抱東西(臨縣、武鄉等)。

綜上,從語音、語義考察,晉語“□?hia(ɑ/?)”的本字應是“生”。

白靜茹、原慧艷、薛志霞、張潔 2005 《高平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陳茂山 1995 《定襄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陳忠敏 2013 《漢語方言語音史研究與歷史層次分析法》,中華書局。

崔容、郭鴻燕 2009 《大寧方言研究》,九州出版社。

崔淑慧 2005 《代縣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高炯 1995 《長子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郭建榮 1988 《孝義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胡雙寶 1988 《文水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江蔭禔 1991 《朔州方言研究》,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李衛峰 2017 《汾陽方言研究》,北岳文藝出版社。

李建校 2005 《靜樂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李建校、崔容、郭鴻燕、余躍龍 2007 《榆社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李建校、劉明華、張琦 2009 《永和方言研究》,九州出版社。

馬文忠、梁述中 1986 《大同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金夢茵 1983 《陵川方言志》,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室。

李榮 1985 官話方言的分區,《方言》第1期。

李小平 1991 《臨縣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李小萍 2014 《原平方言研究》,北岳文藝出版社。

喬全生、陳麗 1999 《平遙話音檔》,上海教育出版社。

喬全生、程麗萍 2009 《汾西方言研究》,九州出版社。

沈明 2006 晉語的分區(稿),《方言》第4期。

沈明 2009 山西嵐縣方言音系,《方言》第4期。

史秀菊、劉曉玲、李華 2009 《盂縣方言研究》,九州出版社。

史秀菊、雙建萍、張麗 2014 《興縣方言研究》,北岳文藝出版社。

史秀菊、雙建萍 2014 《交城方言研究》,北岳文藝出版社。

史素芬 2002 《武鄉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孫小花 2009 《五臺方言研究》,九州出版社。

田希誠 1987 《和順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王洪君 1992 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語言學論叢》17輯。

王力 2007/1980 《漢語史稿》,中華書局。

王利 2007 《長治縣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希哲 1991 《左權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溫端政 1985 《忻州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謝自立 1990 《天鎮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邢向東 1998 《呼和浩特話音檔》,上海教育出版社。

楊述祖 1982 《太谷方言志》,語文研究增刊。

楊述祖 1984 《祁縣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楊增武 1990 《山陰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楊增武 2002 《平魯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余躍龍 2014 《清徐方言研究》,北岳文藝出版社。

張益梅 1991 《介休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張振鐸 1990 《沁縣方言志》,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趙秉璇 1984 《壽陽方言志》,語文研究編輯部。

①晉語的分區參考沈明(2006)。

②興縣,?hi?陰平,生小孩與抱的意思,分別記音。

③介休,“雙生兒”?hy?,“生母”白讀?h+江開二白讀y?,?h→?h/_ y。

④□?hiɑ,盂縣記為陽平。其余晉方言,□?hiɑ的聲調記為陰平(平聲)。陰平與上聲讀同的方言,平魯、朔州、興縣、定襄、忻州、原平、代縣、五臺、左權、大寧。

⑤定襄,□?hia陰平,~娃娃:應為生小孩、抱小孩。

⑥介休,□?hia平聲,應為婦女分娩,引申為抱(小孩)。

⑦抱,抱養、收養?!豆沤裥≌f·明悟禪師趕五戒》:“我問你,那年抱的紅蓮,如今在那里?”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Word “?hia(ɑ/?)” should be(生) in Jin(晉) Dialect

FENG Zheng1andMA Dong-mei1, 2

(1. Th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Poetry, School of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2. Affiliated School,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hia” level tone, distributed widely in Jin(晉) dialect, which means give birth to, hold child, adoption. Investigating this from meanings and pronunciations, it should be(生). In Jin(晉) dialect, the colloquial layer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character Sheng(生母) is ?h, which still remains in the character of Shuang(雙)、Shuang(霜)、Shuang(爽)、Shao(捎)、Chan(產). The colloquial layer of Geng(梗) rhyme group’s open division-II is “ia(ɑ/?)”.(生) was pronunced “?hia(ɑ/?)”. The character Sheng(生母) is voiceless consonant, ?hia(ɑ/?) pronunced level tone.

Original Word;(生); Colloquial layer; Character meanings

H179

A

1000-1263(2018)02-0094-04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方言形成的歷史音韻層次研究”(17ZDA312)

馮蒸,男,1948年生,北京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音韻學、歷史語言學、漢藏比較語言學、方言學(北京話);馬冬梅,女,1980年生,山西太原人,博士生,研究方向為音韻學、漢語方言學。

猜你喜歡
晉語陰平平聲
廣西柳州寨隆鎮壯語老中青三代聲調歸字差異及其原因探析
偷渡陰平
太谷方言陰平陽平教學初探
揣一本詞典走天涯
內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語反映的地域文化
揣一本詞典走天涯
晉語“圪”詞語研究
病聯曝光臺
轉入普通話平聲的常用古入聲字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