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位補償法提高中老年肺占位病人的經皮肺穿刺活檢成功率

2018-05-29 08:29
實用老年醫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補償法穿刺針氣胸

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居全世界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很多肺占位病人失去了手術機會,需要對病灶進行穿刺活檢明確診斷。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定位準確、操作方便,是臨床最常用的活檢方法之一[1-2]。但傳統的穿刺方法有很多局限性,加之老年病人基礎疾病多,體力狀況及臨床配合度較差,此外,許多肺占位存在遠離胸壁、病灶較小、肺不張、臨近心臟、大血管或被骨頭遮擋等特點,穿刺難度較大、風險高,該類病人往往無法獲得診斷和治療。為了提高中老年病人的肺穿刺活檢成功率,獲取足夠多的腫瘤標本,我們創新性地采用體位補償法進行肺穿刺術,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腫瘤中心行肺穿刺的44例肺占位病人,中位年齡為64歲,其中男21例,女23例。 肺部病灶長徑為0.7 ~7.3 cm。所有病人經訓練后可行深呼吸、屏氣動作,也可按照要求處于側臥位、俯臥位等體位一段時間。

1.2 操作方法 術前詳細詢問病史,常規行血常規、凝血、心電圖等排除穿刺禁忌,行胸部CT 平掃+增強掃描明確病灶的大小、血供、壞死、與正常組織的位置關系等,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獲取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依據肺占位的位置、大小、與周圍組織的關系選取合適的病人體位(仰臥、俯臥、側臥或按某個角度斜臥),定義仰臥位為正常體位(0°),腳向頭看,俯臥位為體位補償180°,左側臥位為體位補償90°,右側臥位則為體位補償270°,以此類推確定斜臥位的角度。在穿刺部位放置金屬格柵協助定位,以1.25 mm 層厚行CT薄層掃描(Philips Brilliance,荷蘭),選取能夠避開骨及血管的最佳層面,測量病灶距離皮膚的距離,并調整病人體位使穿刺針可垂直進針,最后確定最佳胸壁穿刺點,并在體表皮膚作標記。

常規消毒、鋪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激光準直器的引導下,從穿刺點置入套管針,囑病人屏氣,迅速抽出套管針芯,插入18~20 G活檢槍,多次切割取材?;顧z結束后立即行CT平掃,評估有無氣胸、出血等并發癥,囑病人臥床休息6 h、吸氧,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按肺組織回縮表面定義氣胸分度:輕度,回縮1~2 cm;中度,回縮2~4 cm;重度,回縮≥4 cm[3]。穿刺活檢組織以10%甲醛固定,常規進行HE染色切片檢測和免疫組化以明確腫瘤組織類型分型。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進行描述。

2 結果

2.1 病理診斷 44例病人均被確診為惡性腫瘤,包括6例肺鱗癌,28例肺腺癌,5例小細胞肺癌,僅有1例病人因穿刺組織太少無法行免疫組化,僅能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1例為原發性肺低分化肉瘤,2例為轉移性腺癌,1例為轉移性軟骨肉瘤,總穿刺活檢成功率為100%。

2.2 并發癥 44例病人中,11例(25.0%)發生輕度氣胸,2例(4.5%)發生中度氣胸。操作后病人均無胸悶、憋喘等不適,予吸氧,余未予特殊處理,后氣胸均自行吸收。7例病人(15.9%)在操作中發生出血(CT示沿針道或相鄰肺間隙的薄霧狀出血),出血量均<5 ml,6例(15.8%)術后有少量痰中帶血,但無整口咯血,無氣體栓塞、種植轉移、死亡等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2.3 穿刺時長、進針深度及角度 43例(97.7%)病人能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擺位,穿刺時長在14~30 min,進針深度為1.6~9.2 cm,體位補償角度為8~343°。僅有1例病人未能很好配合醫生的操作,其余病人均能很順利完成手術操作,取材滿意。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中老年肺癌病人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4]。獲取足夠多高質量的活檢組織不僅可以獲得明確的病理診斷,還可進行相關分子靶標檢測,對于明確肺部腫塊性質、治療決策及判斷預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老年病人的體力狀況弱,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及心腦血管病等基礎疾病,手術和創傷較大的活檢往往并不適用。此外老年人耐受性差,臨床配合度欠佳,操作風險較大。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獲得活檢組織尤為重要。CT引導下的同軸法肺穿刺活檢術通過套管針確定好穿刺路徑后,再插入活檢槍,避免了多次經皮肺穿刺,降低了穿刺的難度[5-6]。氣胸是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發生率最高的并發癥。Tomiyama等[5]報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氣胸發生率為35% (2412/6881),0.1%病人出現張力性氣胸。Nour-Eldin等[7]報道,同軸法的氣胸發生率為36.6% (26/71)?;顧z槍直徑越大,氣胸發生率越高。18G的穿刺活檢槍氣胸發生率為38.3% (124/324),19G活檢槍氣胸發生率是23.2% (121/522),采用21~23 G細針氣胸發生率明顯下降[8],但細針往往只能獲取細胞學診斷,不僅不能明確腫瘤的具體性質,更難以滿足進一步行肺癌靶向藥物療效相關基因的檢測。

在本研究中,我們創新性地采用體位補償法來完善肺穿刺活檢術。體位補償法指的是在肺穿刺時,為避開骨、大血管、心臟,縮短了穿刺針在肺內經過的路徑,病人除了采用平臥位外,也可采用俯臥位、側臥位等,以降低穿刺難度(圖1)。我們在前期預實驗中總結發現,18G的穿刺針至少需要穿刺4針以上才能獲得足量的組織滿足診斷的要求。本文是以歷史研究為對照的單臂研究,這是因為文中所有的病人全部是中老年人,大多數合并心肺疾病,體力弱,不能耐受長時間操作。此外這些病人肺部腫塊存在距離胸壁較遠、病灶直徑小、位置鄰近血管或重要臟器的特點,本身穿刺難度也很大,其中也不乏外院穿刺結果陰性或下級醫院認為穿刺風險大者,預計采用常規穿刺方法難以獲得診斷的機會,無法進行治療。而我們的預實驗提示這種新的穿刺方法優于常規方法,如果再設置對照組就顯得不符合倫理,也不易被病人及家屬接受。韓國學者[9]報道采用19G和20G的穿刺針行肺穿刺的成功率低于90%,日本學者總結分析了9000例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病人,氣胸發生率為35%,其中還有致死性的張力性氣胸[5]。這些文獻的病例數量均比較大,能夠說明常規肺穿刺的成功率和并發癥率。

注:1-A:病人平臥時需以一定角度進針,對進針者技術要求較高;1-B:病人按一定角度側臥,穿刺針垂直進入,以激光準直器引導,定位準確,技術易掌握。圖1 體位補償法示意圖

在采用體位補償法后,我們肺穿刺的成功率為100%,氣胸發生率為29.5%,且絕大部分為輕度氣胸,僅2例中度氣胸,沒有嚴重并發癥發生,與歷史對照相比體外補償法提高了肺穿刺的成功率,降低了并發癥率。不僅如此,本研究獲取的大部分腫瘤組織標本量可滿足臨床分子檢測的需要,有11例老年肺癌病人檢測到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敏感突變,得以有機會口服分子靶向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并減輕治療不良反應。

本研究將體位補償法用于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所有病人均成功活檢,無嚴重并發癥發生,為老年肺占位病人安全有效地獲得明確診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后續,我們將擴大樣本量,對體位補償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1] Digumarthy SR, Kovacina B, Otrakji A, et al.Percutaneous CT guided lung biopsy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ssessment of complications [J]. Eur J Radiol, 2016,85(2):466-471.

[2] 李茹恬,任偉,孔煒煒,等. 液性撤退法聯合同軸法減少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氣胸并發癥 [J]. 現代腫瘤醫學,2016,24(4):558-561.

[3] Yildirim E, Kirbas I, Harman A, et al. CT-guided cutting needle lung biopsy using modified coaxial technique: factors effecting risk of complications [J]. Eur J Radiol,2009,70(1):57-60.

[4] 于經瀛,鄧曉濤. 老年人肺穿刺活檢并發癥探討[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2, 31(8):689-691.

[5] Tomiyama N, Yasuhara Y, Nakajima Y, et al. CT-guided needle biopsy of lung lesions: a survey of severe complication based on 9783 biopsies in Japan [J]. Eur J Radiol,2006,59(1):60-64.

[6] Chakrabarti B, Earis JE, Pandey R,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neumothorax and pulmonary haemorrhage complicating percutaneous co-axial cutting needle lung biopsy [J]. Respir Med, 2009,103(3):449-455.

[7] Nour-Eldin NE, Alsubhi M, Naguib NN, et al.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pulmonary hemorrhage complicating CT-guided lung biopsy in coaxial and non-coaxial core biopsy techniques in 650 patients [J]. Eur J Radiol,2014,83(10):1945-1952.

[8] Laspas F, Roussakis A, Efthimiadou R, et al. Percutaneous CT-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of pulmonary lesions: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in 409 patients [J]. J Med Imaging Radiat Oncol, 2008,2(5):458-462.

[9] Niu XK, Bhetuwal A, Yang HF.CT-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of pleural lesions: evaluating diagnostic yield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J]. Korean J Radiol,2015,16(1):206-212.

猜你喜歡
補償法穿刺針氣胸
一種新型套管針用穿刺針的設計
槽型鞘腦穿刺針的設計及動物實驗初步結果
新生兒氣胸臨床分析
氣胸的分類及誘發原因
氣胸的分類及誘發原因
三種測量電阻方法的比較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針清洗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拐形可注水穿刺針在單孔腹腔鏡腹膜外內環結扎術中的應用
補償雙安法測電阻
48例自發性氣胸患者行引流術后的舒適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