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清市智慧糧庫的建設思路及內容

2018-06-17 07:32徐首春
科學與技術 2018年26期
關鍵詞:建設思路內容

徐首春

摘要:本文通過整理相關技術資料和樂清市地方儲備糧第二中心庫建設工程智慧糧庫項目的實施,再基于樂清傳統糧庫的現狀,匯總出了智慧糧庫的建設思路、依據以及建設內容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智慧糧庫;建設思路;內容

智慧糧庫項目是一種專為現代化糧食儲運基地量身打造的“一體式”專業化信息系統解決方案,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一、項目建設思路、依據

智慧糧庫項目以糧庫自身的需求為出發點,綜合考慮儲備庫各系統的融合性,以國家糧食局《糧油倉儲信息化建設指南(試行)》和《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綱領,以省糧食局《浙江省糧食行業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2014-2020年)》和《浙江省糧食倉儲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試行)》為準則,力爭打造一個技術領先的智慧糧庫。

智慧糧庫項目的系統涵蓋了糧庫智能信息化建設中的軟、硬件系統,涉及溫濕度檢測系統、倉外蟲害檢測系統、智能控溫系統、智能通風系統、充氮氣調熏蒸系統、糧庫綜合管理控制系統、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智能出入庫系統、糧食業務管理系統、數據交換平臺、移動智慧糧倉APP系統、綜合布線系統、中心機房設備系統等多個子系統。智慧糧庫項目的建成,一方面為糧庫各部分提供了最先進的信息化工具,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精度;另一方面,系統的建設不僅是對各子系統的緊密融合,而且是通過統一的接口平臺將各系統的數據進行交互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最為直觀、準確的依據。

二、建設內容

1、溫濕度檢測系統

溫濕度檢測系統硬件由倉外分機(RTU)、倉內溫濕度傳感器、測溫電纜、通訊及電源電纜組成,采用全有線方式通訊;每個廒間內只有測溫電纜和一個倉內溫濕度傳感器,每根測溫電纜以手牽手的形式首尾連接,最后以一條傳輸電纜線跟倉外測控單元(RTU)相連(電纜線條數隨著倉型的不同而改變);測溫電纜無需上墻,以減少倉內一個復雜的環節,安裝非常簡單,也使倉內電纜布置整齊、簡潔。

2、倉外蟲害檢測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害蟲誘捕器”、“移動測蟲主機”、“管理軟件”三大部分組成。首先“害蟲誘捕器”利用糧蟲的“趨高性”“趨光性”等習性將捕蟲陷阱附近的糧蟲誘捕進陷阱,然后由“移動測蟲主機”快速將捕捉到的糧蟲提取到倉外,通過安裝的糧蟲檢測裝置,可對誘捕到的糧蟲進行檢測,利用通信系統將檢測信息傳遞給管理軟件,通過系統軟件全方位、時實、跟蹤監測儲糧害蟲的活動情況,全面分析儲糧害蟲發生動態及提出預防害蟲的辦法。

3、智能控溫系統

倉房智能控溫系統主要用于夏季高溫倉內空間整體降溫使用,系統通過每個廒間配置的糧倉專用一體式空調全速運轉,達到迅速降低倉內空間環境溫度的目的。此外系統空調還應可通過控制系統進行遠程的控制,實現定時開關、指定溫度自動啟動等功能。

4、智能通風系統

根據糧庫機械通風管理,利用計算機糧情檢測系統檢測糧堆內外溫度、濕度等通風參數,通過計算比較,準確判斷通風條件,當糧堆內、外通風參數符合通風目的時,系統將自動打開糧倉的電動窗戶、通風口,啟動通風機進行機械通風,捕捉最佳時機進行儲糧通風降溫,避免低效通風,無效通風和有害通風現象的發生,同時可以在后臺軟件上設置通風設備的自動通風時間,在要求的時間內分機自動啟動工作。

隨著糧食行業綠色生態儲糧技術的創新發展及不斷推廣應用,對倉儲設施及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實施橫向通風系統建設,既能滿足作業自動化設備、氣調儲糧、環流熏蒸、谷物冷卻等儲糧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又能大大增強通風的均勻性和減少通風死角,實現糧食保水通風,為準低溫綠色生態儲糧打下良好基礎,從而有效地延緩儲糧品質劣變和提高糧食加工品質,確保儲糧安全。

5、充氮氣調熏蒸系統

充氮儲糧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儲糧新技術之一,是可以替代化學藥劑常規儲糧的第二代儲糧新技術。開發應用綠色儲糧技術是當今國內外糧食儲藏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該技術不僅可以減少儲糧化學藥劑對糧食和環境的污染、減少對糧食?;藛T身體健康的傷害,還可以降低儲糧害蟲的抗藥性、保持糧食的儲藏品質,是糧食儲藏技術的一場革命。

6、糧庫綜合管理控制系統

智慧糧庫綜合管理控制系統是一套專為滿足現代化糧庫智能控制和綜合管理需求的高度集成化解決方案。系統將傳統的溫濕度檢測、蟲害檢測、智能通風、智能控溫、氣調儲糧等信息系統進行最大化的前端設備整合及后端軟件平臺統一,實現立體聯動與多線操控,大幅度提升糧庫日常保管作業的效率及效用。

7、網絡視頻監控系統

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在設計和設備選型方面,遵循以下要求:先進性、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開放性、統一性、實時性、可擴展性、經濟性、易維護性等。

8、智能出入庫系統

智能出入庫管理系統基于RFID技術,實現糧食出入庫作業過程的自動化控制與管理。在糧食出入庫過程中引入RFID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工作業環節、提高業務效率、增加業務透明度。

出入庫自動化作業環節包括出入庫報港\出港管理、扦樣系統管理、地磅稱重管理、結算管理等。

9、糧食業務管理系統

糧食業務管理系統將現代信息技術、先進管理理念與糧食管理需求相融合,根據糧食管理目標、職責、流程和層級,通過建立“糧食身份證”、“糧食檔案”、“網上審批”、“可視糧庫”、“糧情報警”,建設以儲備糧業務為核心,涵蓋糧食倉儲、購銷、質量、應急供應、糧情監測、統計、財務等綜合管理內容,可覆蓋糧食、財政、農發行以及各區(縣、市)糧食局、承儲企業和承儲庫點的數字化管理網絡系統。

10、數據交換平臺

數據交換平臺可實現本項目糧食業務數據、倉儲管理數據、視頻監控數據等與溫州市糧食管理平臺和浙江省糧食監管平臺的數據上傳對接。

11、移動智慧糧倉APP系統

APP系統主要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系統接入與業務辦公服務,系統基于主流的移動操作系統開發,與糧食業務管理系統共享數據庫。

系統功能:①視頻監控;②電子一口清;③儲糧查詢;④出入庫管理;⑤審批管理。

12、綜合布線系統

適應目前及未來話音和數據等應用需求,確保滿足未來用戶需求增長。具有極高的可靠性能,結構靈活、方便,彈性及適應性,經濟性等原則。

13、中心機房設備系統

中心機房系統是現代化糧庫的設備通訊中心和決策管理中心,顯示系統可以為糧情測控、蟲害檢測、智能充氮控制、視頻監控等的電子化顯示輸出窗口,可以顯示視頻信號和計算機界面。

三、結尾

智慧糧庫建設作為糧安工程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不僅反映了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在糧食行業中,而且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一個關鍵舉措。伴隨著通信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綠色安全儲糧技術和智能傳感器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糧庫的建設條件也日趨成熟,政府也一直在支持并且糧食倉儲企業也在關注,而且已進入到了建設實施階段。

參考文獻

[1]《糧油倉儲信息化建設指南(試行)》 頒布單位 國家糧食局發文字號 國糧展【2012】114號 2012.7

[2]《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頒布單位 國家糧食局 發文字號 國糧展【2012】241號 2012.12

[3]《浙江省糧食行業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2014-2020年)》 頒布單位 浙江省糧食局 發文字號 浙糧發【2014】28號

[4]《浙江省糧食倉儲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試行)》 頒布單位 浙江省糧食局 2014.11

[5]《樂清市地方儲備糧第二中心庫建設工程智慧糧庫項目方案》河南工大設計研究院 2017.10

(作者單位:樂清市糧食收儲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建設思路內容
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圖書館建設研究
新常態下南京港生態型干散貨碼頭建設思路與發展對策研究
大學英語教材數字化出版建設思路
淺議我國管理會計現狀及建設思路
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思路及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