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化教師教育聯盟在免費師范生培養中合作機制探析

2018-06-20 09:36邵春艷張平海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8年4期
關鍵詞:培養機制

邵春艷 張平海

[摘 要] 教師教育聯盟是當前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特征和發展趨勢。論文以云南省高校教師教育聯盟為例,對教師教育聯盟發展的宗旨和功能、組織與框架、內涵與運行、管理與運作四個方面進行介紹,繼而分析云南省免費師范生培養政策、執行狀況存在問題,希望免費師范生的培養能夠借助教師教育聯盟所賦予的功能和職責,將免費師范生培養納入教師教育聯盟工作范疇,以教師互聘、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等主要環節為突破口,聯盟高校協同構建運行機制、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協同推進課程教材建設等,共同提高免費師范生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教師教育聯盟;免費師范生;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8) 04-0011-03

近年來,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特征和趨勢是合作化、區域化[1],全國多地區、多形式、多層次的區域性教師教育聯盟正不斷成立和深入發展。在此背景下,以云南師范大學為龍頭,省內其他以教師教育為主體的院校及相關機構自愿參加組成的云南省高校教師教育聯盟(以下簡稱“教師教育聯盟”)于2013年應運而生,歷經四年發展,目前已形成U16聯盟,這種教師教育的區域化強調教師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系及其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換言之,聯盟化發展并不是單純的“?!!焙献?,同時還包括學校與政府之間的密切溝通與協調,接受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與指導。文章將區域化概念定位為“省域”。

一 區域化教師教育聯盟發展的實踐探索

U16聯盟是由省內15所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自愿參加組成的非營利性的、非法人的教師教育共同體。目前,聯盟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教師教育管理與研究運行機制[2]。

(一)教師教育聯盟發展的宗旨和功能

成立教師教育聯盟的目的,是以實施“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為契機,切實提升云南省師范類高校辦學能力,提高云南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質量,促進云南省教師教育的全面發展,構建協同、共生、共贏的區域高校發展機制,引導和促使優勢辦學資源在聯盟成員內部的合理流動與配置,形成合理的區域教育發展結構和分工體系;整合教師教育優質資源,實現教師教育資源共享,為云南省教師教育改革與創新提供咨詢和服務,打造西部教師教育品牌,全面提升云南省教師教育發展水平。

(二)教師教育聯盟發展的組織與框架

教師教育聯盟由理事會和秘書處組成,“理事會”是“聯盟”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決定、指導及協調“聯盟”的重大事宜,組織制定規章、標準、規范等?!袄硎聲痹O理事長1名,由云南師范大學校長擔任;設副理事長若干名,由“理事會”選舉產生?!袄硎聲毕略O秘書處,作為“聯盟”的執行和協調機構,設在云南師范大學。其職能是落實理事會制定的規劃、有關協約以及確定的相關工作,并根據“聯盟”的規章或協約對日常工作進行協調、管理和服務,以保證“聯盟”有效運行?!奥撁恕备鞒蓡T推薦有關專家,經“理事會”討論通過,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為“理事會”提供決策咨詢和業務指導?!奥撁恕痹诮逃龔d指導下組織開展工作。

(三)教師教育聯盟發展的內涵與運行

云南師范大學負責組織開展“聯盟”常務工作,負責組織建設“聯盟”信息共享平臺和教師教育實訓平臺;組織實施全省教學改革創新工程以及全省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充分發揮資源中心核心作用,組織實施骨干教師國家級、省級研修等。各成員學校主要提供優質共享課程資源,主要實施本科生、專升本、??粕逃约皡^域教師學習,即實施骨干教師省級、市級研修。重點面向農村、貧困地區和邊遠民族地區中小學教師實施本、??平逃?,開展非學歷培訓。各成員單位應明確任務,根據“聯盟”建設方案,發揮各自優勢,落實各項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工作。協作內容主要圍繞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文化傳承、隊伍建設、師范專業、課程標準和優秀教材建設、教學資源中心與自主學習基地建設、教師能力發展創新實驗網絡學校與示范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

(四)教師教育聯盟發展的管理和運作

制定“聯盟”章程,確定“聯盟”的相關標準及資源共享、學分互認的原則,建立聯盟內行為規范。在教育廳相關方針政策指導下,各成員遵循“聯盟”制定的運行準則,以聯盟內行為規范自律,自主從事教師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奥撁恕睂嵭新撁烁鞒蓡T與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兩級管理的教學管理模式?!奥撁恕备鞒蓡T在現有平臺互連互通的基礎上,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展教育工作,并逐步建設“聯盟”標準化開放性的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共建共享機制?!袄硎聲币荒暾匍_一次會議,秘書處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會議?!奥撁恕苯⒐蚕碚n程資源庫和課程資源索引中心。經“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認證的課程資源,進入共享課程資源庫?!奥撁恕睂嵭姓n程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有償共享?!奥撁恕弊鹬卣n程資源制作者的知識產權?!奥撁恕苯㈤T戶網站,并與各成員的網站連通。

二 區域化免費師范生培養現狀

(一)免費師范生培養的政策依據和重要性

1997年起,我國取消師范生免費政策,這給我國教育事業帶來極大沖擊,師范專業生源質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優質教育資源的不斷流失并最終波及整個基礎教育,動搖了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根基。為此,200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決定在教育部六所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為我國基礎教育尤其西部地區基礎教育培養大批優秀師資,體現了國家對教師教育以及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視。但是,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針對的是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不能完全滿足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師資需求,從邊遠貧困地區師資隊伍建設需要與流失狀況看,“免費師范生”政策應該積極向地方院校推廣,特別是推廣到西部地區的地方院校,提倡由地方政府提出培養需求并提供財政分擔,與地方院校一起根據本地的實際狀況來制定相關政策,對此,西部地方高校承擔免費師范生政策應運而生。

(二)區域化免費師范生培養概況

云南省免費師范生政策于2014年執行,其目的是為國家西部邊疆縣培養一批留得住、教得好的普通高中教師,承擔培養單位涉及四所聯盟高校,每所高校承擔培養人數約30人/年。培養免費師范生致力于實現學校師范專業人才培養與地方邊遠、艱苦山區基礎教育發展師資需求對接,探索并建立校地聯合培養機制,推動地方優質中學、優秀教師參與師資培養,深化應用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培養扎根邊疆縣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應用型師資,有效支持邊疆學?;A教育質量提升,鑄實國門教育之基。至2017年起,免費師范生培養工作推及基礎教育中小學師資,增加了小學全科教師和初中一專多能教師培養任務,經過十四所聯盟高校自愿申報遴選,最后確定三所聯盟高校為承擔培養單位。通過三年多的實踐探索,培養承擔高校已初步構建起較完善的人才培養教學管理體系。

(三)區域化免費師范生培養實施情況

免費師范生分高中、初中、小學普通學科和專門學科(指音樂、體育、美術和英語學科)兩類,涵蓋專業多,跨學科涉及多個二級學院。以培養承擔高校紅河學院為例,2014年承擔免費師范生培養任務以來,三年共向邊疆6個縣招收86名免費師范學生,學生分布在10個二級學院、共計12個專業(見下表)。

至2017年起云南省擴招小學全科教師212人和初中一專多能教師144人,龐大的專業數量及不同培養規格和要求,至使每個承擔培養高校每年要專門為相對培養數量不多的免費師范生按不同專業和要求單獨定制人才培養方案,開設出所涉及的專業和實踐課程。學校在不增加教師編制情況下繼而出現超額教學工作量,及以在執行過程中面臨教學資源不足,如教師專業技能培養所需師資力量等,這些現實問題亟待解決。其次,經過三年免費師范生培養實踐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師范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融合有待加強,如專業學院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缺少對師范生培養方向的重視,部分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教學上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完整,忽視師范教育任務和責任;教師教育能力發展環節較薄弱,單一的指導教師在指導專業性較強技能時針對性相對較弱。

三 區域化教師教育聯盟在免費師范生培養中合作機制探析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大學建立大學聯盟,實現區域內高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強高校間開放合作,推進教師互聘、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教育聯盟可將免費師范生培養納入工作范疇,聯盟高校協同構建運行機制[3]、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協同推進課程教材建設等,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構建聯盟高校培養免費師范生合作機制:

組織保障。(1)成立專項工作組。為協調承擔培養高校統一步調,教師教育聯盟秘書處設立免費師范生培養專項工作組,進行人才培養方案頂層規劃,推行學分互認,并負責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政策、原則的制定和相關實施方案等事項的審定,工作組成員由理事長、秘書處處長、承擔培養高校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以及教務處處長組成。(2)簽署協議約定相關規則。根據國家基礎教育培養規格的統一性,普通中小學學科修讀課程一致,高校師范類專業普遍存在課程開設相同現象,通過共享課程資源,可以讓優質課程在聯盟內實現共享,有效緩解學校開課壓力。師范生知識結構包括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專業知識(含教育心理學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三個核心部分,師范生教育涉及中小學不同學科教師的培養,教育資源在大學中相當分散,專項工作組需協助學校整合內部教師教育資源,通過簽署協議,明確高校相關職責。如建議榮獲省級教育類精品課程高校將該課程建設為共享課程,依托教師聯盟網絡平臺進行課程互選,各校相互認可共享課程學分。

課程管理[4]。(1)鑒于教育專業知識為中小學各學科需修讀課程,各高校均開設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基礎等課程,建議從教育專業知識嘗試課程互選,專項工作組通過“前期試點、逐步推進”的原則要求各校對該共享課程實行課程互選和學分互認。(2)明確互選課程學分標準。要求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應修讀一門外校共享課程,考慮到各校課程的學時結構存在較大差異,工作組需商議統一共享課程核算學分。(3)規范共享課程的組成要件。免費師范生培養共享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個來源:一是各校已成功申報的省級精品課程可直接參與跨?;ミx;二是各校針對教師教育開設的教師專業知識課程,經工作組評審通過后參與跨?;ミx。鑒于學校之間開設課程學時結構有差異,課程介紹體例多樣,為保證互選課程在各校之間的可互認性,工作組組織專家需對共享課程要件進行規范,主要包括:課程代碼、課程名稱、學時數和學分數、課程層次(本科)、課程類型(如公共必修課)、開課學期、教學團隊、課程描述、課程在培養方案中的位置(如先修課程、后續課程)、課程設計及教學組織形式、課程考核、課程資源建設情況、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課程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

教學實施。為規范課程互選工作的組織實施,“教師教育聯盟”建立門戶網站,與各成員網站連通,并對承擔培養高校專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專欄,為明確共享課程互選和學分互認基本工作流程,工作組制定《云南省免費師范生課程互選和學分互認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至少應包括選課、學習和考核認定三個階段,學生在選讀共享課程后要嚴格按照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并對外校選讀學生提供足夠的教學支持服務,學生學習成績和學分數的最終認定由學生注冊學校負責。同時,提倡多所高校共同開發課程,不斷推進課程標準化進程,課程教學始終貫穿以培養中小學教師為目標,課程內容學科學術性與教師專業性有機結合,學科學術知識和能力以夠用為度,不片面追求難度;教師專業性方面應強化理論素養、實踐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培養,特別要注重三者之間的有機銜接與轉換,特別要注重與學科專業知識的深度融合。

教學團隊組建開放化、多元化。教師教育聯盟”在省教育廳指導下組織開展工作,工作組應發揮省教育廳行政領導職能,建立中小學校名師和省內外高水平專家庫。要求中小學校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在教學團隊中的比例不少于20%,免費師范生在培養過程中,為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培養質量,課程教學實驗、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實踐教學類課程,以及學科教學類課程需要聘請一線中小學優秀教師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式授課;為提高免費師范生教師專業技能,還應為免費師范生以專題討論、微格訓練、模擬訓練、視頻分析等多種形式開設教師專業技能全程訓練:通用基本功、課堂教學技能、全面育人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有效解決師范生教育能力發展環節較薄弱的問題,如指導專業性比較強的技能時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并且每學期邀請省內外高水平專家學者開設相關專題講座不少于3次,也可采用遠程在線直播形式進行。進一步完善高校、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機制,創新培養模式。

為實現教育脫貧,使邊疆貧困群眾走上致富道路,教育聯盟應充分發揮作用,創新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工作機制,使在讀免費師范生能夠茁壯成長,培養高尚的職業情操,掌握牢固的專業知識,鍛煉為師的職業技能,茁壯成長為中小學優秀教師,為祖國邊疆基礎教育盡力。

參考文獻

[1]王倫.基于省域合作的教師教育的聯盟化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1(10).

[2]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師教育聯盟章程.

[3]李化樹,楊璐僖.美國高校戰略聯盟建設及啟示[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

[4]吳宏元,鄭曉齊.學分互換:高校教學聯盟與合作的有效途徑[J].教育發展研究,2006(7).

猜你喜歡
培養機制
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的思考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定向培養 還需完善安置機制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