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2018-06-29 06:05韋世源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多德基斯定律

◎韋世源

引言: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是眾多教師與學生一直以來努力思考的方向。一些城市已經率先對英語考試分值和題型結構進行調整,改革的目的是讓我們更關注學科的應用性,更大地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如何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減輕負擔的同時,保質保量地輸出能力強的學生?對學習效果、學習動機與學習任務關系有詳盡論述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對初中英語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關于學習效果與學習動機關系的論述

常聽到老師們教育學生“你越想學,做的題越多,成績自然就上去了”。這反映了我們一般認為,學習動機越強,練習強度越高,學習效率也越好。反之,學習的效率也越低。事實并非都如此,1909,心理學家耶基斯(R.M Yerkes)與多德森(J.D Dodson)發現動機水平、工作難度與學習效果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如圖1所示)。首先,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關系是非線性的倒U型曲線關系。其次,存在動機的最佳水平,即在動機強度低于最佳水平時,最高作業水平的動機強度增加,作業的水平不斷提高;而動機強度超過最佳水平時,隨其強度增加,作業水平不斷下降。最后,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會隨學習活動的難易程度改變。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動機強度;比較簡單的課題最佳水平為較高的動機強度;比較復雜的課題,其最佳水平為較低的動機強度。這一研究結果被稱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黃希庭,2004)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的意義在于:肯定了動機是引起人行動的內部原因和推動力量,引起人的意志行動;揭示了動機激活水平與行為效率非直線關系,主要涉及動機激活水平所產生的心理壓力,適度的壓力對行為效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習動機處于最佳水平時,學習效率最高;但動機過強時人們就會出現過度焦慮和緊張的狀態,超過最佳水平對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在學校教育中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使學生學習動機的水平,根據任務的難易適當加強或削弱。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我們也知道教師對學生或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對學習是不利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不管是何種性質的學習任務,都必須要有相當的動機水平。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此如下一些方法我們可以借鑒:

(1)注重西方文化滲透,聯系生活經驗。外在初中階段,只有綜合運用多渠道的聽、說、讀、寫的語言活動,傳遞信息,才易于識記、再生和運用。盡量擴大知識面,盡量將課本實質與實際經驗聯系起來,抓住初中年齡段的孩子對于西方文化所懷的濃厚興趣,適當地引導,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2)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選擇多種教學工具和教法。教師在對教材進行全面分析后,對初中教學內容可以進行情景沒計,還可以通過變化聽力、提問、對話、表達、和閱讀等練習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注意力容易分散,抽象思維并未成熟發展的初中學生更樂于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

(3)在課內外活動中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創造真實場景,通過朗讀競賽、主題討論、值日生匯報、游戲對話表演、聽唱英文歌、欣賞影片、制作手抄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課堂內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還可組織初中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書法大賽、英語角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之在輕松的課外活動中學習英語知識。

2.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 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任務的從難易程度上可以分為簡單的任務、復雜的任務和中等難度的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各種教學任務所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所需要的學習動機水平是不一樣的。對此,設計任務時注意任務難易度的把握,根據學生的情況量體裁衣。

(1)“i+1”任務設置。根據 Krashen(2009)提出的“i+1”語言輸入模式,“任務的難易度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且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的程度為宜?!边@樣的輸入既使學習者有勇氣,接觸未知的語言知識又使學習者在經過努力完全理解語言知識,在接受語言信息同時感受到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滿足成就感。當學習者自信增強時,教師可適當提高語言輸入的難度,讓學生處于輸入-成功-再輸入的過程中。此外,教師也可提供充足的任務供學生選擇、通過增加學生自主選擇任務的機會提高任務設計的適宜度。這樣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給學生創造發揮的空間。

(2)形成階梯型任務鏈。學習過程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階梯型的認知過程,任務設計也應遵循此規律。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任務間的關系,遵循由簡到繁、從易及難、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Krashen,2009)“任務的設計不但要有初級任務逐步過渡到高級任務的遞進過程,而且還要在高級任務中適當地設定一些初級任務的有效循環。從而形成連貫的由數個微型任務構成的任務鏈”任務間相互聯系且具有統一的教學目標指向,以此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p>

(3)任務可操作性。教師設計的任務需具有可操作性、不具有操作性的任務是“無效的”教師應考慮影響操作性的因素,如課堂環境中的教室環境、多媒體設施、時間限制、教學條件、班級人數等,同時,任務設計應盡量避免環節繁多、程序復雜、難以操作的課堂任務。(高道興,2008)“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從具體的教學條件出發、依據特定的交際環境設計出操作性強的任務,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3.做好學生英語學習心理調試 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適當的外語學習動機對學習者學習外語有很強的激發作用,過強的動機,會產生焦慮(Mendl,1999)。(王玉蘭,2010)對于初中生內、外動機與英語課堂焦慮類型關系研究表明,初中生英語課堂焦慮各類型盡管差異不顯著,但考試焦慮最突出;初中生學習英語動機類型上差異不顯著,但外在動機平均分最高。說明考前焦慮是初中英語課堂焦慮主要類型,且這種焦慮來自于外部。對此,要實現學生在英語學習面對各項任務,尤其在考試中,達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最佳動機水平,就要引導他們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內部動機,糾正不適當動機。

(1)增強內部動機。要把壓力變為動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的關鍵是還是內部動機。因此教師應當注意英語教學中的獎勵機制,以對學生鼓勵肯定為主,讓學生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的內部動機,應用其強烈的認知內驅力(cognitive drive)(楊瑞蓮,張德祿,范琳,2007),使學生“愿學、好學、樂學、勤學,使其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能力。

(2)糾正不適當動機。為防止過低的英語學習動機還應注意糾正,學生相信偶然的成功“投機取巧”的心理、因英語基礎差而產生的“破罐破摔”的心理、以及從小受一手包辦影響對“安排自我未來”沒有主見的心理;為防止動機過強,(張保利,2008)還要引糾正學生自認“資質過高”目標不切實際的做法、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成考好”將勤奮當成功唯一條件而不注重方法的做法、并注意引導性格上有好強、固執、追求完美傾向的學生。

三、結語

總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為新新課改下的把握英語學習任務性質與學習動機、學習效果間的關系綜合考慮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通過,初中英語教學任務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重在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成為強大的內驅力。教學任務的設計既要符合實際,又要對存在的問題有明確的針對性。同時還要把握青少年學習英語的心理,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反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Krashen,D.S.(2009,07 3).Retrieved 1 25,2014,from http://www.sdkrashen.com/Principles_and_Practice/index.html.

[2]高道興.(2008).英語任務型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原則.基礎英語教育,頁7-11.

[3]黃希庭.(2004).簡明心理辭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4]張保利.(2008).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中學數理化,頁7-8.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多德基斯定律
《多德-弗蘭克法案》實施10周年:美國證券法域外適用的新發展
《多德-弗蘭克法案》實施10周年:美國證券法域外適用的新發展
編織的魅力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對中國P2P網絡借貸監管模式的啟示
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探析
耐人尋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