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2018-06-29 06:05高先軍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化合物高中化學化學

◎高先軍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出臺,如今這一概念體系正成為2017年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依據和出發點,是確保課改萬變不離其中的DNA。2017年《全國普通高考化學考試大綱》的修訂特別提出“提前謀篇布局,體現素養導向”,做好與新課程標準理念的銜接,在高考考核目標中適當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梳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層次與關系。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內隱在化學教學內容中的,是學科知識不斷積累深化的結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依托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學實驗等各個知識,挖掘其所包含的素養教育,突出育人導向,達成落實與發展核心素養之目的。

一、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根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課程特點,提出包含以下五個要素的核心素養:1.學科觀念: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2.學科思維: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3.學科實踐: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4.學科價值: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的實現必須以知識教學為載體,而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主陣地。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文本,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應該內隱在教材內容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情,圍繞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為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創造性地開發和使用教材。

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實與運用

本文選擇人教版《化學1》中的第三章第二節《鐵的重要化合物》為例,依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深入分析如何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達到實現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落實之目的。

1.教學活動思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鐵的重要化合物》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部分,教材選擇鐵的化合物的性質、檢驗等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的學習和研究,可以讓學生了解典型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借助物質分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的指導作用,對學生全面認識元素化合物知識,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質性質的思路和方法,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本節教學內容涉及鐵的化合物物理性質;亞鐵離子和鐵離子的化學性質及鑒別;兩種氫氧化物的制取等。

學情分析:學生在前面學習了鈉的化合物,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對比掌握物質的物理性質,同時對以化學對比實驗探究的方法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也比較熟悉。本節課學生可以從物質的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不同角度來理解和認識物質以及物質所發生的化學變化。

三維目標的確定:①、掌握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性質的異同與制備,了解鐵的氧化物的用途。②、合作探究氫氧化亞鐵的制備、亞鐵離子和鐵離子的相互轉化及鑒別,能用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的觀點解釋化學性質,并能用化學方程式正確表達。③、激情投入,能夠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對比實驗探究,通過微量實驗的設計,體會化學與生活,樹立關注社會的意識和責任感。

2.主要教學活動及解析

(1)設計對比實驗,分組探究、理解性質。設計意圖:通過人教版《化學1》60-61頁 Fe2+、Fe3+分別與 OH-反應;Fe3+和 Fe2+的鑒別;又尤其是制備氫氧化亞鐵的簡易改進實驗(如下圖)與課本上的原實驗三組對比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的現象,分析所發生的反應實質。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具體分析如下: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通過對比實驗的設計,讓學生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差異分析,理解上述化學反應的實質;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注射器加以改進進行實驗,本身也體現了一種創新意識。

化學變化與守恒思想: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所發生的反應,進而正確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分析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及離子反應的情況;

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依據不同現象又尤其是改進裝置的明顯變化的宏觀現象推測在微觀上發生了化學反應;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根據對照實驗的現象差異,深入分析實驗原理,尋找證據進行推理與建模,根據溶液成分,結合質量守恒定律、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知識,準確得出上述三組對照實驗反應的生成物;

化學的社會價值:通過對比實驗,認識制備氫氧化亞鐵的改進實驗裝置效果更好,通過微量實驗的設計,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實際生活中常見物品解決實際問題;另外Fe2+是生活中補血劑的主要成分,從而體會化學與生活,樹立關注社會的意識和責任感。

(2)解決問題,拓展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尤其是創新實驗啟發,要求學生思考各個裝置中能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并比較各裝置的優劣的拓展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進一步引導學生落實實驗探究與運用創新意識,再次運用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解決實際新問題。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實與運用蘊含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由重視教學中“化學知識體系的科學性和系統性”,轉向重視“學生化學核心能力和化學素養的生成”;由重視學生“化學知識結構”,輕“學生能力”培養,轉向促進“學生化學能力提升和全面發展”。在教學活動和組織上,需要選擇或創設合理的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的、真實性的學習情境,通過適當基于問題的、基于體驗式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習的發生,在學習者與情境的持續互動中,不斷嘗試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化學觀念、化學的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從而最終實現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曉聰.核心素養視域下中學化學教育研究的若干問題.

[2]宋心琦.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化合物高中化學化學
碳及其化合物題型點擊
碳及其化合物題型點擊
高中化學微型實驗教學策略探討
守恒法在高中化學解題中的應用探析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例析高考中的鐵及其化合物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