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非紙筆”測評設計的四路徑

2018-07-03 07:05羅曉莉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18年5期
關鍵詞:測評

羅曉莉

【摘 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非紙筆”測評進行統籌規劃,不斷厘清設計路徑,對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杭州市長壽橋小學以“項目式學評”為載體進行探索,提出“指向核心素養,設置測評項目”“依據課程標準,研制測評量規”“分析校情學情,創設測試情境”“真正讀懂學生,重視測評結果”四路徑,為基層學校真正實現“非紙筆”測評減負提質與核心素養落實的雙贏,提供突破的范例。

【關鍵詞】“非紙筆”測評;項目式學評;設計路徑

“非紙筆”的評價方式正在成為全國小學低年級期末學業評價的主流。隨著實施的深入,產生了有關“如何在‘非紙筆評價的體系構建、項目設置、標準制定、形式選擇、結果應用等方面,既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又將最核心的素養凸顯出來,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的疑惑,這些疑惑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在構建之初,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構建評價框架,厘清設計路徑,明確改進要點,形成真實全面的評價體系。

杭州市長壽橋小學提出了以“項目式學評”為載體的“非紙筆”評價體系,其設計路徑如下圖所示。

這一設計旨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根據課程標準、學校特色、學生特點設計評價項目,制定“等級+評語”的評價標準,創設真實的任務情境,通過觀察、描述學生個體及團隊在任務解決過程中的表現,評定學生的學業水平,并結合測評結果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筆者以2017年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實施的“非紙筆”測評——“喜看杭城新變化,我為祖國點贊”主題活動為例,進一步厘清“項目式學評”的設計路徑。

一、指向核心素養,設置測評項目

“項目式學評”的設計目標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紙筆評價的局限是只對認知、記憶等能夠通過紙媒來體現的學習目標進行考查,而以往的“非紙筆”測評的項目設計也局限于對學科知識、體藝素養、生活技能的考查。

以低年級語文學科為例,共分為五個學習領域:“識字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語文綜合性學習”。每個領域都應達成各自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能力”和“過程與方法”三維目標。傳統的紙筆評價,可以檢測“識字寫字”“閱讀”“寫話”中的“知識能力”,另兩個維度的目標難以落實?!翱谡Z交際”“語文綜合性學習”更難以在紙筆測試中完成,這就需要“非紙筆”評價來完成。

“喜看杭城新變化,我為祖國點贊”的主題測評方案設計了“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地鐵、公共汽車、游船),抵達錢江新城”的任務。以選擇地鐵的小組為例,其測試題目除了要求完成“根據鐘面認讀出發和抵達的時間、計算行程時間”的任務外,還安排了模擬購票和乘坐地鐵的考題。如圖1、圖2、圖3所示。

這些任務除了考查學生數學學科中有關時間、元角分的知識和運算能力,還考查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讀懂銀聯云閃付海報)、解決問題的能力(購票方式選擇)、溝通的能力(購票)以及公共空間的文明意識和禮儀行為(乘坐地鐵)等。

這樣的測試項目,突破紙筆評價的局限,不再拘泥于某個學科的某一知識點,而是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學校梳理了小學低年級各學科中無法用紙筆測評的內容,如情感與態度、文明素養、表達與溝通、合作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種設計,既體現學科整合,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又發揮“非紙筆”測評的優勢,把學生最核心的素養凸顯出來,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依據課程標準,研制測評量規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胺羌埞P”測評要根據指導思想、培養目標、各學科教學目標和學生身心的實際發展水平,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評價標準。

學校組織各學科教研組研讀課程標準,制定出一整套適合小學一、二年級“項目式學評”的評價標準,以“等級+評語”的形式呈現。以美術學科為例,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觀察、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運用對稱、均衡、重復、節奏、對比、變化、統一等形式原理進行造型活動,增進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及實驗,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敢于創新與表現,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币虼?,學校將二年級的“非紙筆”測評的內容定為:我們的家鄉杭州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請你利用水粉顏料,選取五種以上的顏色,大膽地表現對西湖天空的獨特感受。測評內容來源于二年級上冊 第12 課《炫彩天空》,主要考查學生能否大膽使用水粉濕畫法來表現天空的美麗景色。其評價標準如下表。

從上表顯示,“等級標準”按照A(低于標準)、B(達到標準)、C(高于標準)分為三級,重在衡量“知識與能力”維度的達成情況。而評語則以質性描述的形式表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維度的達成情況,重在鼓勵,促進發展。如果預設的評語還不能完全評價學生,教師可以進行修改,力圖體現客觀、全面。

可見,研制“等級+評語”的評價標準,既要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結合教材規定、年段要求,體現科學性、差異性、可操作性,又要兼顧本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體現激勵性、自主性、過程性。

三、分析校情學情,創設測評情境

“項目式學評”是結合學校的校園文化、特色活動、學期教育主題以及該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創設較為真實的任務情境,考查學生在完成測題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養。

長壽橋小學地處西湖之濱、杭州市繁華地段,深受西湖文化浸潤。近年來,杭州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2年在杭州舉行……一學期來,學校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了“喜看杭城新變化,我為祖國點贊”主題系列活動。因此,將它作為“非紙筆”測評的任務情境來設計,既凸顯學校的教育特色,又利用了學生實踐的經驗和體驗。

學校將“最大化營造真實的生活情境”作為“非紙筆”測評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來進行設計。學校將二年級測試現場布置成三個展廳——西湖廳、運河廳、錢江廳。西湖廳掛滿西湖綢傘,墻體背景為西湖十景,重在體現西湖物產豐富、山水秀麗的特點。運河廳以青磚白瓦、大運河、石拱橋、紅燈籠為元素,設計具有江南韻味的場景,意在體現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錢江廳則表現了錢塘江兩岸高樓林立,產業、交通、生態、文化、生活立體發展的城市新貌,充滿現代化、國際化的意蘊。

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非紙筆”測評的情境,不僅僅是為了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參與測試的興趣,更是因為這些情境都整合了多學科測試內容。以西湖廳為例,當每個小組抵達后,必須選擇任務卡,明確3項任務并完成:每個學生在16K卡紙上創作一幅以“西湖的天空”為題的水粉畫,完成后放置在背景上;根據背景圖案有感情地朗誦一首與西湖有關的古詩,并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景點;以小組為單位,以打擊樂伴奏或歌伴舞的形式表演《夢想天堂》。這些接近現實生活又充滿樂趣的任務情境,是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起點和方式精心設計的,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得“非紙筆”測評的形式更趨豐富、立體、動感。

四、讀懂學生發展,重視測評結果

“非紙筆”測評方案的設計,一般較多關注測評前的準備、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的過程,而對于評價結果往往重視不足,由此造成“非紙筆”測評反饋環節的缺失,忽視了評價激勵、反饋功能,未能讀懂學生的發展?;谛@智慧教育平臺的評價結果,可以通過測評系統提供的數據,以圖表的形式生成各類大數據報表,并自動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成績報告單中。這樣的測評結果,既能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在不同方面的細化表現,又能關注到班級、年級的狀況,如圖4、圖5、圖6所示。

學生個體與集體的測評數據,能清晰地顯示學生能力發展的軌跡,可以幫助學生客觀分析、自我評價,還可以幫助他們確定學習進階的目標,激勵他們不斷努力。教師通過對測評數據的分析,能向學生和家長推送一套“私人定制”的以任務或練習為主線的指導性建議,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通過對班級間的橫向比對、同年級不同年份的縱向對比,為改進教育教學行為提供依據,為學校后續的教育教學改進提供診斷依據。因此,“非紙筆”測評結果的采集、統計、分析、應用、改進等不容小覷。只有真正讀懂學生,才能尋找到學生發展的增長點、突破點。

由此可見,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非紙筆”測評進行統籌規劃,厘清設計路徑,從而形成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評價體系,真正實現“非紙筆”測評減負提質與核心素養落實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韋伯.怎樣評價學生才有效——促進學習的多元化評價策略[M].陶志瓊,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2]田中耕治,松下代佳.學習評價的挑戰:表現性評價在學校中的應用[M].鄭谷心,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浙江省杭州市長壽橋小學 310003)

猜你喜歡
測評
分層異步 同步達標
體育教師的成長更需要“工匠精神”
測評一款LED成像燈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的公民參與度測評研究
小學期教學效果測評研究
多維剖析測評數據,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