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關于學生童年期心理創傷的研究

2018-07-10 12:34杜亞平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新時期

杜亞平

【摘 要】童年時期對于人的性格形成非常重要,如果在童年時經歷過重大創傷性事件或是負性生活事件就會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各項指標。文章在闡述了童年期心理創傷概念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其嚴重危害,并提出了治療心理創傷的方法,還提出了一系列預防童年期心理創傷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夠對社會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時期;學生童年期;心理創傷

有關學者研究發現,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思想工作,效果并不明顯。這是因為學生在童年期有過創傷性經歷后在學習、生活中總是不能表現自我,大部分有過創傷性經歷的人都會產生心理問題,這就像在人生歷程中埋下的定時炸彈,隨時會因為一些其他誘因造成爆發,不僅對個體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還會傷及他人,成為社會的一個隱患。

一、童年期創傷概念的界定

在DSM-IV中,美國臨床心理學家Jnogsma進行了有關兒童虐待描述,將童年創傷作了以下具體界定:第一,患者童年情緒上痛苦,產生了適應不良的應對機制,表現出分裂現象(心因性的神游癥、多重人格、恍惚狀態、人格解體)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第二,患者童年曾受過虐待(包括肉體、性或情感方面)。第三,患者父母工作太忙、不在身邊忽視患者在軀體或感情。第四,患者童年生活混亂,父母有心理疾病、反社會行為,經常亂交異性伴侶,患者在兒時頻繁更換看護人,多繼父母兄弟姐妹、年紀較小時背負經濟壓力。第五,患者父母苛刻、完美主義,經常貶低、過多批評使患者感到威脅,或者有些監護人過分虔心某種宗教或信條。第六,患者形成與早期痛苦生活經歷有關的壓抑憤怒、非理性恐懼、低自尊、抑郁或焦慮不安等行為。

二、童年期創傷性經歷造成的影響

在兒童時期,童年創傷的短期影響主要是“軀體虐待所造成的身體傷害由輕(青腫、擦傷)到重(骨折、內臟出血、昏迷),甚至是器質性損傷和器官臟器功能性損傷,乃至生命垂?!?。上述損傷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產生嚴重影響,破壞了正常生理功能,甚至造成終生傷殘。大量相關心理治療實踐研究顯示,患者早年若遭受過不良刺激,極易產生持久影響,現已有許多案例顯示,部分心理疾患甚至軀體疾病歸咎于童年期心理創傷。

(一)引發反社會人格障礙

患者在嬰幼兒、童年期受到虐待、情感忽視,造成了扣帶回、杏仁核、眶前葉、海馬回的損傷或代謝異常,形成共情缺陷,引發反社會人格障礙。相關調查顯示,在兒童期受到嚴重虐待的兒童產生對抗社會的暴力行為的幾率較大,受虐兒童的人格異常發生率是正常兒童的4倍。兒時受軀體虐待的成人行為粗暴殘忍,常出現激越行為,反社會人格增多且犯罪趨勢較一般人高。

(二)童年期創傷性經歷易誘發抑郁癥

有關學者研究發現,患者在成年后是否產生抑郁問題可以根據兒童期心理創傷進行預測。童年期創傷性經歷會增加成人期患抑郁風險,有48.5%的抑郁患者童年期都經歷過創傷。

(三)缺乏共情能力

一些患者童年期受過情感虐待或情感忽視后缺乏共情能力,對人冷漠。一則真實案例發生在我國四川省,兩個孩子被母親關在家里活活餓死,這位年輕母親在孤兒院長大,她從小遭受情感的極度忽視,缺乏共情能力,無法體會別人的痛苦,最終釀成如此惡果。

(四)潛意識中的心靈創傷

弗洛伊德認為:即使成年后,童年期的心理創傷在意識層面已被遺忘,但其所受的創傷仍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潛意識中的心理沖突和焦慮形成心理暗流,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發生沖突,心理暗流就會爆發出來,表現為各種心理疾患。

(五)童年期心理創傷對神經生理機能的損害

虐待會導致神經通路異常,兒童期極度的情感忽視會造成神經生理上發生改變,不能正常發育。澳大利亞的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軀體虐待、情感忽視會引起海馬回、杏仁核、大腦眶前葉、扣帶回發育,擾亂正常代謝,導致兒童認知能力、執行能力、共情能力、情緒情感的發展緩慢。

三、緩解童年期心理創傷的方法

(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中的心理創傷

我國有部分山村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長期分離,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缺少家庭溫暖,形成心理問題。16歲以下是農村留守兒童形成心理問題的年齡界定點,分為學前和學后兩階段,其中在學前階段,父母精心呵護、教育孩子,但長期的隔代監護、單親監護、他人監護,甚至無人監護,導致留守兒童無法獲得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成長存在嚴重安全問題,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兒童得不到安全監管,且農村生活環境及條件相對較差,溺水等惡性案件時有發生,所以,綜合考慮上述問題,有關監護人要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少有的回家的時間里盡可能的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給予孩子更多陪伴,讓孩子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關,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問題。家長要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平時多打電話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在孩子有情感問題時及時解決。

(二)針對單親家庭的成長創傷

不健全的家庭結構會從不同層面、不同程度地對孩子形成心理創傷,使子女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影響心理健康。單親家庭學生的抑郁程度較高,學生心理障礙較嚴重,表現為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等特點。這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家庭結構不健全,只能獲取部分關愛,失去與一方家長溝通的機會,心靈蒙上一層陰影,產生異樣心理。針對于單親家庭學生,學校應采取團體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接受現實、接納自我、振作向上克服自卑、自負心理。

(三)針對父母粗暴的養育創傷

父母養育方式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關調查顯示,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的一般出于民主型家庭。父母懲罰為手段糾正孩子錯誤,子女往往缺乏安全感,表現出神經質、失落寡歡、敏感多疑;而父母過分干涉或保護導致學生喪失自信、自卑易怒、自我否定。父母養育方式是形成學生自我概念的基礎,而自我概念是否完整、是否積極將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家長要斟酌教育方式,選擇民主、開放、包容的養育方式,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環境。

四、童年期心理創傷的預防方法

(一)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系

嬰幼兒到童年期時孩子受到軀體虐待和情感虐待、情感忽視,會破壞安全的親子依戀關系,形成反抗矛盾性依戀或混亂型依戀、回避型依戀的親子關系。相比較之下,建立安全型依戀關系的嬰幼兒,易對他人建立信任感,能形成高自尊的人格特征;而回避型依戀的嬰幼兒易焦慮、缺乏自信,對人際交往有障礙;而具有混亂型依戀關系的嬰幼兒則會惶恐不安、退縮、缺乏自信,反抗矛盾型的依戀關系則會導致嬰幼兒極度謹慎、自我封閉。

家長要想從源頭上防治童年期心理創傷,必須充分的照看、養護兒童,日常親密的照料、陪伴,給予慈愛的撫觸、擁抱,著力打造安全的親子依戀關系,避免因監護人的虐待、忽視而不慎建立了不良親子關系。

(二)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

“哪種事情最讓你傷心?”這項調查中,有占51%的受訪者認為“親人的死亡”最為傷心。所以家長要對少年兒童進行生命教育,讓他們明白人的生死不可避免,是一種自然現象。充分認知生命的特征,減輕兒童的恐懼與悲傷,這種教育性防御機制為第一級預防機制,主要面向正常兒童、教育工作者,養護者要掌握兒童心理危機干預的知識,減少創傷性事件發生幾率,在面對危機事件時,兒童能夠正常承受、應對。第二級干預機制的場所主要是幼兒園、學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學會初步評估、處理兒童應激反應和創傷的知識,一旦出現此類狀況,要及時進行處理。專業治療是第三極干預機制,即專業機構或專職醫生進行對存在嚴重心理創傷、應激反應嚴重、具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兒童進行相關對癥治療。專業心理治療師可以用精神分析法進行治療或使用催眠法進行治療,這對處理童年期心理創傷造成的心理障礙效果較好。

(三)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

第一,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考核力度,將有師德不良給兒童帶來嚴重傷害的教師驅除出教師隊伍。有項調查統計發現,有占28.3%的被調查者認為對他造成最大傷害的人是“任課老師”,教師——靈魂工程師,卻無形中對兒童少年造成了心靈傷害。所以對于教師的考核必須嚴謹,不僅考察其教育心理學知識及教育法規,更要重點審查他們的道德品質;第二,有關學校要建立嚴謹的教師準入制度,建立師德征信體系并測試教師的人格。師范類大學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培養和考核,建立師德征信體系,收錄該生從小到大的品德表現及人格特征的記錄,在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的師資混入教師隊伍。

(四)建立家長培訓學校

政府應建立家長培訓學校,防止教養方式不當對兒童造成傷害。所以,要想預防兒童心理問題,要對家長進行培訓,改善家長的教養方式。地方政府出資設立家長培訓學校,鼓勵父母或即將成為父母的夫婦參加學習,開設心理學、兒童養護知識、兒童教育學等培訓課程,目前社會上存在許多培訓家長的收費機構,如果政府能出資興辦免費培訓機構,不僅對于公民來說是一種福利,更有利于培養等多人才。

(五)政府介入建立兒童援助機構

許多歐美發達國家建立了“兒童援助機構”,由政府出資對處境不利的兒童進行專項援助計劃,機構負責安排社會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心理治療師對受過心理創傷的兒童實行寄養,且政府派出社會工作者陪伴、指導、協助這些兒童。由于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壓力相對較大,無法寄養處境不利兒童,我們可組織志愿者、專業心理治療師陪伴這些處境不利兒童。在周末或者節假日,社工或志愿者可以父母帶領兒童參加社會活動,幫助處境不利的兒童健康成長。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具有童年期心理創傷的學生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無法構建正常的交往活動,甚至會影響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社會混亂?;诖?,心理工作者應鼓勵有條件的父母盡量多地與孩子共處,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童年期心理創傷的影響不容小覷,必須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歸根結底這是影響后代、造福后代的社會性活動,愿有更多的有識之士投入到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

【參考文獻】

[1]刁鵬飛.童年期創傷的研究綜述[J].科學導報,2015(1).

[2]巫好娣,陳忱,王慧明.關于學生童年期心理創傷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193-194.

[3]郝秀杰.淺談大學生童年的心理創傷對個人成長的影響[J].明日風尚,2018(1):204-204.

猜你喜歡
新時期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新時期高職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討
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