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附中,改革從打破行政班開始

2018-07-11 02:30蒲公英教育智庫
新校長 2018年12期
關鍵詞:書院學院學校

文/劉 泱(蒲公英教育智庫)

案例學校: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在北大附中,沒有教研組或者年級組,取代的是四個學院:行知學院,涵蓋國家課程里的必修和選修;元培學院,提供一些深入學習的課程,包括跟大學銜接的專門化、高等級課程;博雅學院嘗試一些通識教育,提供跨學科的人文教育類課程;道爾頓學院提供中外比較課程,并負責引進國外新課程等。

北大附中也沒有班級,1200多名高一、高二學生分布在八個書院。學校沒有班級為單位的教室,實行學科教室制,學生每學年選擇學習科目,設計個人課表,每堂課走班到專用教室學習。他們人手一臺電腦,上課和作業大都在網上進行。

學生還沒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在書院活動室,有孩子在那里或自習或閱讀;當然也可以什么也不干,無人干涉。學校內隨意而自由:多個小劇場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平臺;學生咖啡廳是給學生體驗創業經歷的場所。學校還孵化了一個叫“探月學院”的創意學習組織……

那么,這所學校的改革,是基于激進的理想還是基于對未來的預見?

書院的誕生

很多人說北大附中像大學,不同的學生按照不同的課表去上課。北大附中的師生則認為,這里更像小社會,學生的交往理應不受班級限制,學習內容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換句話說,校方更希望學生是一個學校人。那么,這就產生了一些問題:

1.教師怎樣緊密聯系學生?

2.家長怎樣找到孩子在學校里的關系人?

3.學生的家在哪里?

針對“家”的問題,北大附中設計了全新的組織:書院制。

書院提倡“生活與教育融合”,是學生自治單位。它有靈活的組織形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被分開,書院制取代行政班成為新的集體。

書院自治會是書院的管理單位,由學生選舉產生,實行自主管理。包括書院的文化、管理、發展都由學生解決。書院的功能很像行政班的某些功能,但又不是。行政班沒有上下傳承,書院有學長制;行政班是學生一起學習,書院是一起活動;書院的規模更大、更豐富,里面還有小型組織。

此外,北大附中的書院跟上課沒有關系,是學生課外交往、活動、生活的單位。高低年級混搭生活、切磋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自治、活動和學長制的傳承是一個新的模式。

如今,北大附中新生入學后都要報選一個書院,并經書院學長和學生雙向選擇,加入之后參與商議、決定書院事務。所以,招新是書院每年的重頭戲,高二學生要策劃整個活動,老師只在錄取時把關信息公開和透明。

書院資金。全部由學生籌備。戲劇節、舞蹈節、籃球賽和足球賽是書院的盛事,賽事獎金是書院主要的資金來源。

書院的換屆。學生進入高三,將回歸行政班序列,書院的換屆以公開選舉的方式進行。

最終我們看到,這些平常穿梭于各種專業教室的學生,因為組織參加各種賽事,聚攏一起研究和分配角色,形成項目式團隊,統籌各大學院的比賽,并引發協作和競爭的關系,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集體生活和同伴的意義。

再回到前面的問題:1.教師怎樣緊密聯系學生?2.家長怎樣找到孩子在學校里的關系人?

學生的伺服系統: 四中心 + 導師制 + 學長團

在北大附中,學校層面的機構設計更像基于用戶的“伺服系統”:四個中心+導師制+學長團。

一、視覺與表演藝術中心

1.定位:活動類課程

2.選課制:40門藝術課,每天都有藝術課可選擇

3.學分制:2個月為一個學段,6個學分即可完成畢業

4.教師要求:每一個教師都要編寫自己的教材,形成課程群

5.活動:全校每年的舞蹈節和戲劇節,8個書院都要參加,8場8天

北大附中把舞蹈、戲劇納入課表,把美術和音樂引申為視覺與表演。視覺藝術就是美術、視覺設計、影視制作;音樂、戲劇和舞蹈作為表演藝術,學校再圍繞六個領域開設課程,教師以戲劇節和舞蹈節的賽事為驅動去設計課程,讓學生通過選課參加到賽事中。

比如舞蹈節,雖是分劇組去呈現舞蹈,但書院之間要比賽,要在劇場展示,要做服裝設計,要賣門票,做平面設計、海報設計。要打燈光,開設燈光課。同時還有編劇課、導演課。最終,一個舞蹈節的周邊形成了課程群。

作為學校方,給予學生的支撐是:修建多種專業劇場;外聘專業藝術院校老師,合作開設專業課程;小班化教學,給學生更多展示機會。

二、運動與健康教育中心

1.定位:活動類課程

2.選課制:20門專項課程

3.金字塔課程:基礎課程,賽事課程,俱樂部課程

4.學分制:4個學段,9周課,16個學分即可完成畢業

5.教師要求:每一個教師都要編寫教材,精細化教學

6.活動:每年的籃球賽事和足球賽事,8個書院都要參加

學校通過建立運動與健康教育中心,將體育教科組重構,增加了很多特色課程,如飛盤課、擊劍課、柔道課、旱地冰球課等20多門專項課程。

學校鼓勵體育競賽精神,設置初級、中級、高級課程架構,底層是基礎類課程,中間是賽事課程,頂端是俱樂部課程?;A類課程是必修課,針對籃球、足球賽事,開設賽事課程,俱樂部課程是培養學生對外交流比賽的榮譽課程。

三、信息與通用技術中心

1.定位:活動類課程

2.選課制:十余門模塊課程

3.學分制:4個學段,9周課,36課時完成一個模塊得2學分

4.教師要求:每一個教師都要做教學設計,精細化教學

5.俱樂部:組織同學們參加多項科技制作活動和比賽

信息與通用技術中心為學生提供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課程和活動,涉及程序設計、網絡應用、開源硬件、多媒體應用、人工智能、電子控制技術、創意設計、機械工程、建筑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等十幾門課程。

技術領域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未來社會生活做好準備。課程整體立足實踐、高度綜合、注重創造、強調合作,是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

技術中心為更好發展學生的愛好與技術能力,成立了信息學、互動電子、創意設計與制作、Flash動畫、APP設計、機械傳動等俱樂部,組織同學們參加多項科技制作活動和比賽。

從2016年起,每年舉辦的北大附中科技節、期末作品秀等活動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創新創意、技術理解與創作平臺。這些社團、活動、比賽能開闊視野,增加對科技改變生活的體驗,增強對未來科技的向往,激發學習與創造熱情。

四、成長與實踐體驗中心

1.定位:活動類課程及項目

2.課程目標:公民教育

3.課程設計:公益與實踐課、創客與創新教育

4.學生成長:指導書院自治及學生成長

北大附中的成長與實踐體驗中心,更像學生處、德育處的整合,學校把成長輔導處與綜合實踐處合并,增加了創客與創新教育部分。

第一部分是“書院和公民教育”。書院是公民教育的核心載體,學生在書院中自治,課程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形成好的自治文化。

第二部分是“公益和實踐體驗”。學生的實踐和公益其實是在服務社會,也是踐行自己的目標和價值,通過感興趣的項目去體驗反思,這里面包含了考察探究、職業規劃體驗、社區服務。

第三部分是“學生成長輔助”。在學生自治的狀態下,學校的作用是提供機制,例如書院的邊界在哪里,這些必須為學生搭建好。例如書院活動經費的預算就要通過中心審批,書院召開議會需要在中心報備等。

中心更多是鼓勵學生自主和自治,讓學生參與公益,鼓勵學生做職業規劃,甚至細致到每一次考試,每一次創新和創意的發揮,都旨在讓學生充分體驗校園生活。

五、導師制

從學生管理到學生指導,北大附中在建立一種更適合學生成長的新系統——導師制,目前設置有學業導師和專職導師。

專職導師。北大附中鼓勵學生自治,自主成長,導師扮演的是建議者和制度設計者的角色。例如,他們規劃新學期的導師培訓工作,將重點放在研究性學習結題指導、教育心理學和生涯規劃上,同時加強學生個案分析和行動指導能力,并通過首席導師帶領小組討論、專家培訓與講座、課題研究。

學業導師。主要由學科教師承擔,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受到導師的深度關注,讓學業成績有所保障。例如對于不會規劃時間的學生,每次考試后就會有所介入,輔導解決問題。

六、學長團

高年級的學生,有義務成為新生的“學長導師”,同時也是他們吸納新伙伴加入書院的必要步驟。軍訓時,學長團的同學參與協助新生軍訓。軍訓結束后進入5天入學教育,而北大附中并沒有統一的入學教育課程,完全由書院自行安排。

教學及課程實施:學院制

既然上課是根據自選課程走班,那么教師如何實現學科教學,核心素養與能力培育如何設計,高中階段教育應該如何實現多元?我們來看看四大學院體系的整體設計。

行知學院:依據國家課程標準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及英語等六個學科,面向國內高校升學。高一年級以必修課程為主,數學必修8學分,化學、生物、地理必修各4學分。英語、物理必修6學分。英語高一以英文文學原著閱讀為主,分初、中、高三級;高二年級開設以上六科的國家課程選修系列一的所有課。

博雅學院:開設國家課程標準的語文、歷史、政治課程,開設校本必修寫作、文化研究選修等課程,同時開展人文俱樂部。各年級混選,學生依照國家規定必修學分,修滿相關課程。學院課程強調閱讀與寫作,以線上課程保障學生的泛在學習,并強化知識點;以線下討論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合作學習能力。依托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支持。

元培學院:強調深入學習、批判性思維及跨學科視野。強調課程的選擇性與差異性,建立榮譽課程體系,開設知識理論、綜合科學實驗等專屬課程,以俱樂部方式開展學科競賽。學科深度延伸,提供學科競賽和自主招生方向。

道爾頓學院:作為北大附中中外合作項目,是學校對外教育合作開放交流的基地。道爾頓學院開設英文課程和中外比較課程。學院借鑒道爾頓制的模式,倡導學生任務驅動型學習,促進自主學習探究的發展。此外還有小班化(15人以內)教學,外語授課及中外文化比較課程。

以行知學院為例,行知學院主要是完成國家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保證學生完成高中學業,為高考奠定基礎。目前,行知學院以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科目來組建教師團隊。行知學院只有院長一個行政崗,并對校長負責。

學校的創新改革,極容易搞成點狀創新:這里借一點,那里拷一點,今天改一點,明天改一點,彼此沒有邏輯關聯,沒有科學步驟,缺乏整體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勇氣。但是我們看到,北大附中緊緊圍繞學生,始終堅持做系統性結構化改革,這正是北大附中改革的意義所在。

猜你喜歡
書院學院學校
朵云書院黃巖店
寧波大愛書院樣板間
《江陰介居書院成立祝詞》
白鹿洞書院記
海盜學院(12)
海盜學院(7)
學校推介
西行學院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