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創新的理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2018-07-18 17:52李思慧王斌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李思慧 王斌

【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也取得了較高的研究成果。不過,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環境,還需要不斷以創新的理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指導中國市場經濟的科學發展,不斷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目標。

【關鍵詞】創新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與政治經濟學理論也都處于構建階段。根據習總書記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必須立足于我國基本的發展實踐與國情,不斷總結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規律,從中提煉具有規律性的經濟發展成果,不斷將實踐經驗轉變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拓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1]。在這次講話中,習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所以,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的創新構建理論,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科定位理論

(一)第一種學科定位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延伸或分支,在很大層面上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模式的繼承和發揚。目前,世界上已有的經濟學模式可總體分為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兩大類。其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模式主要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為代表,總的來說,這種經濟學模式可表述為五個方面:其一,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其二,研究的主體是具備一定生產力水平的生產關系;其三,核心內容是對經濟發展表現出來的規律進行總結性的概括,特別是社會主義替代資本主義的必然規律的總結;其四,唯物辯證與歷史唯物主義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其五,《資本論》中的原理與范疇是其研究的主要話語體系。由此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屬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關鍵因素便是其繼承性,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構建的主線[2]。

(二)第二種學科定位理論

從很大層面上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進行中國化研究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展是一種不斷解答馬克思經濟學提出的經濟制度與經濟發展問題。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的建設與發展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體系的構建必須基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突破新的經濟問題,總結新的經濟發展規律和新理論。這個研究過程是不斷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其需要結合時空觀念、物質基礎以及中國發展歷史等多個層面進行深入分析。

(三)第三種學科定位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新的歷史環境中建立的具有創新性的經濟學理論。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不斷實踐過程會推動經濟學理論研究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從而將實踐經濟不斷提升到系統化的經濟學層次。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實體,我國的人均GDP上升到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城市化建設速率步入中期發展階段?;诖?,我國經濟發展問題不再是一味的提升GDP值的簡單問題,而需要滿足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其主要的任務是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促進經濟的新常態發展、完成“兩個一百年”偉大追求目標。為了這些新任務得以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不能出現顛覆性的錯誤,就需要科學的經濟理論作為指導,這也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需要不斷創新。

二、經濟制度的創新理論分析

(一)基本的經濟制度與收入制度

基本的經濟制度與收入制度是社會經濟制度建設的兩個基礎層面。這兩個層面的理論創新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關鍵,而所有制理論又是馬克思主義證據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基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一直以來是一種社會主義公有制理論[3]。社會主義發展的初始階段,需要以實際為基礎,不斷發展生產力,以生產力的提升來推動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的發展,推進各類能夠創造社會財富的動力和源泉得到充分顯露??傮w上來說,基本經濟制度的不斷革新與完善,是對充分釋放的多種非公有制經濟活力與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地位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解答,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過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分配關系與生產關系形成反立的形式,經過長期的實踐發展,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已經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收入分配制度也隨之確立。

(二)多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理論

隨著改革的不斷進展,多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理論是逐漸形成。取得的主要理論成果表現為:

首先,多種生產要素應按照什么樣的原則參與分配。黨的十四大一直到黨的十六大都在大力倡導,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應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基本原則。在黨的十七大與十八大的報告中指出,不斷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中進一步表示:各種生產要素的報酬應根據各自的生產要素市場來決定[4]。由此來說,各類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具體份額,不能只是按其投入的多少,更要分析其做出的“貢獻值”與供求狀況,也就是說按照市場原則進行相應的分配,這充分展現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踐問題。

其次,多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情況需要以何種方式體現按勞分配的主體。由于不同的生產主體所具備的生產力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其生產收入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說,具有較高技術水平、較強儲蓄能力以及經營能力的生產主體,其參與分配時所獲得的份額也越高。

最后,面對當前一線生產主體的報酬顯著偏低的情況,應如何解決貧富差距問題。除去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外,僅從提供的勞動力方面來說,勞動者所獲取的報酬確實表現為下降趨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體現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5]。所以,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創新理論構建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結束語

理論來源于實踐,也離不開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創新的理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過程,還需要結合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實際,不斷從經濟發展實踐中總結和提煉推動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社會經濟理論。未來實現中國社會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需要不斷提升生產力,建設科學的經濟分配制度,降低社會經濟分配中的貧富差距,促進全國人民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劉鳳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則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向[J]. 政治經濟學評論, 2016, 7(2):211-214.

[2]周立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系統構建與創新[J]. 經濟研究, 2016(3):27-30.

[3]喬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構想[J]. 學習與探索, 2017(2):98-105.

[4]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課題組, 白暴力, 方鳳玲. 人民主體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17(1):31-36.

[5]沈開艷.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想[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7(1):26-33.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對蘇聯生態建設的超越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黨為何始終高度重視核心問題
當代青年的“小目標”,該如何實現
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百年發展趨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關系探究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試論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