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

2018-07-18 17:52寧波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表達方式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

寧波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新事物的興起,網絡語言體系的不斷壯大,漢語言文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诖?,本文將針對表達方式、內容感官、語言魅力與傳播等方面來對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規范網絡秩序,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提高漢語言文學重視程度;強化日常語言交流規范;選擇性使用網絡語言等應對策略,希望對網絡語言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表達方式;途徑

一、引言

網絡語言是指在網絡上生成并被廣泛使用的語言形式。它的詞匯語法甚至表現形式都有別于漢語言。自從網絡語言誕生起,網絡語言就因其形式多樣化備受廣泛歡迎,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也從此開始,而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也受到了嚴峻的考驗。淺析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能夠更好地認識網絡語言與漢語言文學的關系,思考漢語言文學未來發展的方向。

二、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

(一)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1.表達方式更生動、準確

大到民族,小到語言,都需要與時俱進才能謀求更好地發展。就漢語言而言,發展本身就需要不斷增加詞匯來適應時代的發展。當然這些詞匯也可能源于網絡語言,就像牛津詞典一樣,每隔一年對新的合成詞進行系統的收錄。在網絡時代,漢語言對既存事物的表達變得不再精準,而為了滿足人們日常交流需要,就出現了網絡語言。也就是說網絡語言的出現,使語言體系在表達方式上更生動、更準確,更便于人們對新事物的理解與情感多要求的表達[1]。

2.內容感官更直接、親切

漢語言文學是歷史沉淀的結果,經濟發展明顯快于漢語言發展,導致了漢語言不能完全滿足文化發展的要求。例如O2O模式,用現有漢語言表達就是線下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相結合,以互聯網為線下交易平臺的運營模式,復雜又枯燥。這就反映了漢語言文學的弊端,事物的命名不夠及時、直接。沿用國外的稱謂,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側面體現。而對于人的內心情感來說,網絡語言在對其進行表達時往往更為生動、親切,比如“囧”字的應用,《泰囧》、《人在囧途》等直接會讓人聯想到搞笑的畫面,窘迫的局面,對人內心的郁悶和無奈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

1.弱化語言魅力

從語言本身來講,網絡語言的弊大于利。這種弊端表現在語言魅力方面。漢語言文化傳承了中華名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網絡語言的盛行使得人們不再愿意思考文字、文化的深度內涵,網絡語言顛覆了對我國古代文學的認識,影響了文化的傳承,弱化了漢語言文化的魅力。而在寫作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網絡用詞越來越多,使得文學的價值與朗誦魅力大大降低,使文章變得平白而普通,沒有深度。此外,很多網絡語言包含諷刺、貶低的含義,雖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一針見血,但是負面情緒表達過多,會影響人們的文化素養以及對正統漢語言文學的熱愛程度。

2.阻礙語言傳播

網絡語言的廣泛傳播阻礙了漢語言文化的正確傳播,特別表現在青少年的語文教育與價值觀教育上。青少年學習能力強,好奇心重,網絡語言往往傳播不夠規范,大量錯別字的運用、詞義的曲解、典故的亂放、新生詞的發明,導致青少年對語言文化的正確性存在質疑,對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對國外的中華文化愛好者來說也是一樣,不知道學習內容的對錯。對語言的傳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網絡語言的大范圍傳播使得人們分不清網絡語言和漢語言,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系,從而造成生活交流的混亂。

三、基于網絡語言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規范網絡秩序,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

基于網絡語言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整頓秩序是前提。而要整頓秩序的關鍵就要建立科學、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為漢語言文學在互聯網上的發展創造條件。也可以在網絡的普及方面做引導,加強網絡的普及度,使得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群加入網絡,進而引導網絡語言的健康走向。此外,還可以借助名人效應,請一些有影響力的人來做漢語言文化的傳播大使,注重網絡語言環境的凈化。例如,余秋雨作為我國資深的有影響力的作家,對網絡及網絡文化的都有自身的理解,宣揚他對此方面的認識對規范網絡秩序,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一定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2]。

(二)提高漢語言文學重視程度

基于網絡語言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提高漢語言文學的重視程度是重點。只有加強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才能保證以漢語言為主體的文化體系。在當今的教育課堂中,一方面,要強化母語的地位,吸取網絡語言的精華,逐步地改善目前的語言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對網絡語言進行正確地引導,區分網絡語言與漢語言文化,讓學生認識到二者的不同之處以及網絡語言的不規范之處,幫助學生樹立起價值選擇的正確方向,并在適用場合上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此外,我國對作家的培養教育過于重視,忽略的語言的使用能力,出現了漢語考試中比不過國外學生的怪現象,所以說改革中文教育,強化母語的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三)強化日常語言交流規范

基于網絡語言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強化日常語言交流規范是必要環節。為了減少網絡語言對傳統文化惡搞的現象,減低網絡語言的負面影響,要從強化日常語言交流做起、從教育做起。許多青少年習慣于用網絡語言,導致在書面表達是也會不自覺地使用,所以在課程中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提醒與教育,用漢語言的魅力吸引青少年的學習,將漢語言文化運用在網絡上,而不是把網絡語言帶到生活中。傳統文化是中華名族的結晶,是我們需要傳承和發揚的,對其進行惡搞曲解,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不負責任。關于這方面,要制定法律法規,加大懲罰力度。

(四)選擇性使用網絡語言

基于網絡語言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選擇性使用網絡語言是時代要求。網絡語言豐富了虛擬生活,推動了網絡的發展。雖然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有很大的沖擊,但是并不是要禁止網絡語言,而是要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對網絡語言要做好甄別。比如,“醬紫”、“你造嗎”、“520”、“你爸是李剛”等網絡用語,要以價值觀以及文化傳承的方向進行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好的可以運用到教育中去,糟粕也要明確告知學習者,這樣不僅可以讓語言的社會深意得到體現,還能夠使教育教學形式得到進一步豐富。以免影響漢語言文化的傳播。而如果完全拒絕網絡語言,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教育效果,影響語言文化的活力,甚至導致兩極化的形成。

四、結束語

網絡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文化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的言論自由,使人們對自身觀點需求表達更清晰準確,也促進了互聯網的發展。在確保漢語言主體地位的同時適當的使用網絡語言,可以對漢語言文化進行豐富,有利于漢語言的發展。所以說,為了保證漢語言文化的與時俱進,我們不能完全地否定網絡語言,處理好網絡語言和漢語言文化的關系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趙涵宇,王新鵬.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2):116-117.

[2]李悅綺.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8(04):294.

猜你喜歡
表達方式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
將感悟能力培養植根于有效的閱讀活動中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圖案的藝術表達
網絡語言朝生暮死現象探析
模因論視域下的網絡語言漢英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