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2016-12-05 20:01王洪梅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實效性提高

王洪梅

摘 要: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傳統的學科,因為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如此,想要更好地研究中國的歷史,明白中國文化的傳承,在這之中,漢語言文學起到了關鍵性的工具作用。漢語言文學教學不僅僅對于我們自身的文學素質修養有著極大的提升,同時也對于社會的繁榮穩定的發展有著不菲的人文價值貢獻。本文我們針對發現漢語言文學教學現在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教學 提高 實效性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效性的重要性

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如此,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是中國人文素養的表達同時也是文化文明發展的代表。但是在現實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老師們過于重視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沒有去關注這個教學的實效性到底幾何?信息高速化發展的今天,想要獲得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如果漢語言文學教學不能重視其實效性,那么就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引發學生的熱情,同時也不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以及調動其積極性,也就不符合中國現今這個學習型社會的初衷。[1]

二、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教材過于落后

現在很多漢語言文學教學使用的教材過于落后再搭配上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最大的程度上引發學生的熱情,同時也不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以及調動其積極性,也就說明了目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教材并不具備實效性,實效性來源于實踐,要在實踐中提升自己,并不是單純的的理論知識配合傳統的教學。[2]

2.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考核方式單一乏味

不能否認,目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考核方式依舊是以學生的卷面分數為主,搭配老師的的績效考核。這個考核方式究其根本只強調了背誦以及記憶的能力,對于漢語言文學的能力的提升并沒有什么直接性的意義。

3.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

正如我們前文的提到的一樣,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方式過于傳統,這就會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必要性的溝通以及教學互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課堂氛圍過于沉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學生處于什么年紀都是如此,課堂氣氛過于沉悶會讓本來學生就沒有興趣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變得更加乏味。[3]

4.學生沒有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是中國人文素養的表達同時也是文化文明發展的代表。這個課程的本身的趣味性也就不高,甚至有時可以說是枯燥難懂。沒有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再配合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會導致學生在心中就產生一定的抵觸或者反感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

三、如何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

1.加強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方式過于傳統,這就會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必要性的溝通以及教學互動,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一定要提升師生之間互動氛圍,打造一種和諧健康輕松的課堂氛圍。老師通過交流,不斷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學素質修養,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尊重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想法。

2.提升老師滋自身的職業素養

想要更好地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教師就不能放棄對于自身職業素養的追求。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老師不僅僅應該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存,并且應該具有良好健康的品格,要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具備淵博知識和人格魅力的個體。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老師要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堅持讀書,讀好書。從內在提升自身的人文藝術修養,從而增加自身人格魅力,一旦學生崇拜或者欣賞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學才能更好的構建課堂教學氛圍。

3.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教學不能再被傳統的教學模式所束縛,這就要求,老師要尊重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從根本上改善自己的教學觀念,從行動上轉變和改善自身傳統的教學方式。設計新穎的課堂教學,將自己的切實可行的想法和先進的科技化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

4.創新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穎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離開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手段。教師們要明白這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手段都是為了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這就要求老師們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圖文并茂的特點

從而將枯燥無味的漢語言文學變成有聲音有圖畫的展示,學生受到了聽覺以及視覺的雙重刺激,也就更容易明白教師的教學意圖,更加可以深刻的了解到漢語言文學的深刻的中心思想以及內涵,同時學生有了代入感,更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也就從根本上提升了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

(2)教師要善于利用發達的網絡資源。

學習就其根本是需要學生獨立的思考性,這就要求學生要獨立思考漢語言文學的內容。老師課前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課程內容的檢索,這樣做,在課堂上,老師不僅僅能節約基礎知識普及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對于自己已經了解的知識進行課程探索討論的效果遠遠勝于老師們的填鴨式教育模式。

5.強化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思想道德建設

漢語言文學教學不僅僅是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教師們也不能放松對于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設。健全的道德文化體系以及完善的漢語言文學的能力,都是從根本上鞏固漢語言文學教學實效性的方式。

結語

中國目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仍然存在實效性不高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回避這個問題,要勇敢地面對這個問題。并且對其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以及提升,此舉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提升中國人文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老師并不能僅僅著重于知識的講解,也要善于強化中國優秀的漢語言文學在歷史中的應用,扎扎實實的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并且為成為中國未來所需要的學習型人才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石。

參考文獻:

[1]張愛明,宗瑞.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問題及分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8)234-235.

[2]霍愛群.淺談新課程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觀念的轉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23.

[3]紀紅蕊.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9):152-153.

猜你喜歡
漢語言文學實效性提高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策略研究
探析漢語言文學中國學文化的魅力
讓作文互評提高能力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