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禮貌原則的教師課堂話語分析

2018-07-18 17:52肖夢雅賈玲華傅筱萍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話語分析禮貌原則

肖夢雅 賈玲華 傅筱萍

【摘 要】在日常交際過程中,人們要保持友好關系、尊重對方、維護對方的自尊,這就要求人們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考慮話語的得體性,必須尊重禮貌的規范。禮貌能維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使相互間的交流更順暢,以達到交際目的。教師正確掌握禮貌原則的涵義及內在要求,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禮貌原則,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禮貌原則;課堂話語;話語分析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利奇(Geoffrey N. Leech)在《語用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禮貌原則,并將禮貌原則分為六大準則: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虛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其中前兩者是從利益分配的角度來論述,得體準則指如何對待他人,并將其應用于請求或命令他人做一些言語行為??犊疁蕜t是如何對待自己,適應于幫助他人做一些言語行為。贊譽原則和謙虛原則是從評價的角度論述,也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贊譽準則提供了如何對待他人,謙虛準則提供了如何對待自己。而后兩者是從對待他人的角度來論述的,表達了說話者和聽眾的情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參與主體,教與學必須在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中才能順利進行。為了讓課堂教學順利有序的進行,教師要遵循一定的禮貌原則。

贊譽準則是盡量少貶低別人,盡量多贊譽別人。這一準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用的最為廣泛。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表現良好時,教師要多贊譽他們,不吝惜贊美的言語,給予他們肯定,這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例如:“Very good”, “Great”,“Excellent”,“Well done”,“Wonderful”等。這種贊美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成就感得到滿足,也能讓他們感到愉悅以及鼓舞。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親切感,在師生互動中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一個經常贊美學生的教師更有利于贏得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同樣當學生回答錯的時候,不能直接表達“NO”,這樣會使他們的自尊受到傷害。

慷慨準則指最小程度上另自身受惠,最大程度上令自己受損。當教師完成一個知識點或者一節課的教學后,在詢問學生是否理解相關內容時,通常不會直接問他們是否聽懂了沒有,而是反問自己剛剛是否講清楚了。例如“Have I made myself clear?”,“Are you satisfied with my answer?”,這樣的表達體現了教師把自己放置在客體位置,而將學生放置在主體位置,做到了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損最大。

謙虛準則是盡量少贊譽自己,多貶低自己。謙虛,作為一種內斂、不張揚的內在品質,一直是中國人所奉行和倡導的優秀傳統美德。謙虛的人更受歡迎。教師亦是如此,一名謙虛的教師,更受學生的尊敬與喜愛。知識沒有邊緣,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人民教師,也是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句子或者是語法,也是正?,F象。此時,切勿不懂裝懂,給學生灌輸錯誤的知識。正確地做法應該是“Sorry, I am unabl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教師要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人無完人,切勿驕傲自大,吹噓自己,盡可能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典范。

一致準則是盡量減少對方的分歧,盡量增加對方的一致。當學生提出他們的觀點,如果教師與他們的觀點一致或者相似,要表達出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如果教師與學生的觀點不一致的,也要先同意他們的觀點,其次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I quite agree with you”, “its a good idea. I think……”一致準則的使用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距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減少師生之間沖突,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

同情準則是盡量減少對被人的反感,盡量增加對別人的同情。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不存在尊卑觀念,更不存在等級觀念。教師要時刻牢記換位思考,多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居高臨下。這樣做有利于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課堂用語中多使用“We”,少使用“you”。面對學生,教師有時可能會自然而然地使用第二人稱。而這里,盡管教師作為授課者,而學生作為學習者,他們是授課的對象,但是“you”的口吻具有命令性、強制性,這樣會使學生有壓迫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互動與學習中來,而“We”會讓學生感到親切。而不是將教師放到對立面去。例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這樣的表達更易于讓學生接受。

得體準則指使他人最小程度上受損,最大程度上受惠。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一定是建立在得體準則的基礎上,教師在遵守這一準則的前提下才能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而該準則最主要體現在教師用語的得體性,例如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或者做錯事而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時,不要一味的責備或者批評他們,而是采用溫和的言語加以引導、鼓勵他們。最重要的是要維護他們的面子。例如“It doesnt matter”, “Dont worry about that”, “All right” 等。這些話語的使用一方面維護了他們的自尊,使學生的面子上的受損達到最小,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課堂教學的繼續進行。另外,教師在互動過程中要多使用祈使句,例如“Please……”, “Lets ……”,祈使語氣的使用更加禮貌得體。得體準則從另一方面來說,其實是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虛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的概括和總結,它涵蓋了其他五種原則的要義,因此,它在這六種準則中是最為重要、最為基本的一條。

教師不僅在教學內容上要傳道授業解惑,在教學方法上,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方面,也要注意使用禮貌的話語。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確保課堂順利開展。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虛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這六大原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對教師順利開展課堂教學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

【參考文獻】

[1]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1983.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史寶輝,李建,孫亞.語言交際研究與應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話語分析禮貌原則
多模態視角下外語教學研究
科技新聞報道中的共識制造:轉基因議題的框架與話語分析
從話語分析理論看《暮色》中男主角參與的對話
《老炮兒》之語用分析
從合作和禮貌原則談商業場所公示語的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