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創新研究

2018-08-07 08:03楊柳
科技資訊 2018年4期
關鍵詞:工作創新角色定位高校輔導員

楊柳

摘 要: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各個方面,在整個校園被網絡覆蓋的情況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這就要求輔導員在發揚傳統教育方式的基礎上,針對網絡帶來的影響也要有所創新,正確定位自己“輔”和“導”的責任。

關鍵詞:網絡時代 高校輔導員 角色定位 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a)-0250-02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已經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情感等各個領域,為大學生交流思想、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休閑娛樂、溝通聯絡提供了重要平臺,對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行為準則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隨之而來的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出現了新問題、新情況,這也給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在延續原有的工作經驗和方法的基礎上,必須要有所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素養,積極主動地占領網絡高地,建設網絡平臺,傳播先進思想文化,更好的管理好網絡時代的大學生。

1 網絡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要想做好輔導員,首先要明確輔導員自身的角色定位:輔導員應該在“輔、導”兩個字上狠下功夫?!拜o”就是輔助學生這個主體,在學生在成長的路上將其扶正;“導”就是做學生活動的領導者,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工作的指導者,學生思想的引導者和黨和國家信息的傳導者。輔導員這個角色定位,在工作中處處能體現出來。下面我們一邊研究網絡時代輔導員工作的創新,一邊感覺一下輔導員這個角色的定位!

2 網絡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創新

2.1 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

在傳統媒體時代,輔導員掌握著信息傳播的主導權,在教育形式上采取單向灌輸,強制式教育。輔導員可以直接屏蔽有害信息,將正確的思想和社會主旋律傳遞給學生。但在網絡時代,學生接受信息更加快速化和多元化,學生有了更大的自由性和隨意性。知識面更加豐富,表達方式更加靈活。輔導員不能再以一個施教者的身份去教化大學生,而應該變傳統單一的灌輸教育為多維空間、多種方式的溝通模式。然而輔導員在接受新技術手段、新媒介以及信息攝取等方面往往落后于年輕的大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更廣泛的網路知識與應用技術,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網絡心理并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2 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

首先,輔導員要學會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引導大學生去尋找并開啟這些共享資源的大門,帶領大學生進入自主學習先進網絡知識的殿堂,培養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獨立性,自覺學習并擴展網絡上相關的專業知識,提高大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要引導大學生利用網絡開闊視野。網絡是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世界的門戶??梢酝ㄟ^網絡了解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通過網絡我們可以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發明,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通過網絡我們可以掌握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動態,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借鑒他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網絡這種超大容量的載體可以讓大學生在知識文化的海洋里盡情暢游。

再次,利用網絡進行資源共享。輔導員可以通過網站、博客、QQ群等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共享需要學生們下載的表格、信息、文件資料等。學生也可以把相關的學習、工作以及活動等信息上傳到共享平臺,供師生查閱。這些做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減少輔導員的工作量,方便學生快速獲取各種信息資源。

最后,輔導員同樣可以利用網絡更好的了解學生動態。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輔導員可以隨時通過QQ、微信等聊天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有效地拓展了教育途徑。但在網絡世界里,可以隱藏身份,有利于老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提高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同時,輔導員也可以在建立工作QQ群,微信群,或者加入學生建的班級群,在群里與學生直面交流,在不經意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 幫助大學生樹立三觀,去除網絡負面影響

大學是學生確定自身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三觀”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未來成長道路。輔導員除了關心學生日常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還應及時發現并解決網絡帶來的新問題。防止反動思想的滲透,把少數陷入低俗網站的大學生拉回正軌,關心幫助網癮同學,最大程度預防網絡犯罪情況發生。

3.1 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能力

大學生是運用網絡的重要群體和受體,高校是各種思想斗爭必爭的場所。網絡上摻雜著眾多的虛假、反動信息。大學生容易接受外來事物,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又是高科技人才,自然成為外來反動勢力爭奪的重點人群。在信息網絡化、經濟多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發展存在著不確定性,如不及時引導大學生辨別這些外來信息的真偽,將會對國家和社會帶來潛在的危害。

3.2 關注學生經常點擊的網站

網絡時代的匿名性打破了一些人的道德底線。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監管和體制尚存的漏洞,傳播不良信息,使得網絡色情、淫穢和暴力的視頻網站在網上流傳,意圖借此獲取不當盈利。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李天一事件、非誠勿擾拜金女這類道德敗壞的事件在互聯網平臺上被不斷的轉載,這些低俗信息很容易讓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學生失去判斷力,影響大學生健康的學習生活。這就需要我們的輔導員留意大學生平時瀏覽過的網站,適時給予點醒和指正。

3.3 關注學生日常狀態,防止大學生網絡成癮

網癮是伴隨著網絡出現的一種新的心理疾病,對于身心發展尚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網癮不僅會使人缺乏學習動力,還會影響行為性格、價值取向等更深層次的東西,進而顛覆大學生美好的人生之路。輔導員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牢固的綠色上網意識,經常組織集體活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一般發現有網癮傾向的同學,輔導員要及時進行干預,并幫助網癮學生做心理疏導。

3.4 做好安防教育工作,防止網絡犯罪進校園

近年來,全國高校大學生網絡受騙事件屢見不鮮。首先,在于大學生參與現實和網絡社會比較頻繁,很容易將個人信息泄露,再遇到販賣個人信息的組織,給犯罪分子留下了很大的利用空間;其次,在于大學生涉世不深,欠缺處事經驗,容易輕信他人,對詐騙行為的警惕和防范意識不足,詐騙行為人早已摸清大學生心理狀態,利用精心設計的騙局很容易得手。針對這一情況,輔導員應該定期舉辦網絡安全防騙問題講座:如提醒大學生要定期查殺系統,遇到陌生人主動交談要小心應對;遇到熟人轉賬請求務必電話確認;購物一定要到正規網站并仔細核對網址,陌生網站和風險網站謹慎點擊等等。還要組織同學們互相提醒,共同學習防騙知識,形成網絡安全群體意識,及時上報疑似詐騙事件,做到有備無患。

4 結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身心發育還不是很成熟。他們缺乏社會經驗,模仿性強,叛逆心理嚴重,如果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近幾年大學生犯罪事件也屢屢發生。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刑法》分則中規定的犯罪有10大類422個罪名,目前大學生犯罪已涉及5類共10個罪名。輔導員應結合網絡時期大學生心理特點,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防范策略,幫助大學生樹立終生發展的理念,樹立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完善大學生自我人生發展的規劃。

參考文獻

[1] 曾學毛.淺談網絡時代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廣州大學學報,2011,4(9):30-31.

[2] 邢增豐.當代大學生違法犯罪的特點、原因與對策研究[EB/OL].法律搜索網,www.flssw.com.

猜你喜歡
工作創新角色定位高校輔導員
讓學生動起來、笑出來
關于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
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媒體融合下廣播電臺編輯工作創新研究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談新課程標準的新認知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