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018-08-15 10:41潘雪冰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培養方式高中語文教學內涵

潘雪冰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既包含對學生語言的培養和思維的引導,也包括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甚至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繼承。本文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培養方法和途徑進行了探索和總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內涵;培養方式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1.掌握和運用語言

掌握和運用語言是高中語文教育核心素養本體性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勾通工具,而由于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掌握和運用它是我們做好一切事情、學好一知識的基礎和前提。因此,高中語文教育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為根基,逐漸通過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和學習,建構學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環境。高中語文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傳授基本的語言知識,讓他們掌握好語言知識并能夠準確明了地運用它,即掌握通過語言獲得信息和表達意愿的能力,從而更進一步地培養高中生對母語的情感和眷戀,更好地完成掌握和運用母語的最基本的素養。高中語文最基本的特征決定了語言的掌握和運是高中語文教育核心素養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

2.發展思維、培養審美

所謂思維本質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概括和理性的反映,是一種認知的過程,這個過程要借助于概念和現象,進行自我的判斷和推理。語言和思維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要借助于大量的思維,同時也可以推動思維的健康發展。高中語文教育要在豐富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并在這種思維訓練中進一步地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思維的發展是高中語文教育核心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高中語文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審美素養體現了這個學科重要的價值取向,即:通過語文教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健全的終級關懷者。審美活動從本質上說自我發現、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和塑造的一種社會化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把握世界的方式。因此,培養審美是高中語文教學核心要素重要的組成部分。

3.繼承和發展文化

由于語文教育是母語教學,所以從本質上說它就是文化的存在,而深化語文教育改革從實質上看就是深化文化的變革。從最終目標上來看,語文教育最高級的目的就是繼承和發展我國的文化。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依托漢語言的文化,在人類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對我國文化進行理解、繼承以及發展的過程。高中語文教育要把文化進行分解轉化,強調文化本身存的整合、教育、同化、滲透等功能,繼承傳統文化,融入多元文化,從而發展出新的健康的文化意義,實現在繼承的基礎上文化內涵實質上的增加,最終形成高中生的人文素養,使他們的文化、精神、生命共同成長。這是高中語文教育核心素質高級的組成部分,在整個高中語文教育中處于重要的地位。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方式

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基于語文學科的本質,統領著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總目標。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培育方式要體現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也要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總目標。

1.培養語言接受、掌握和運用的能力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語言的接受能力主要針對文言文來講,要求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之上,全面掌握接受文言文語言特點、使用習慣及用法的能力。而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則主要是要求高中生能夠掌握漢語語言表達的方式,可以從文章中吸收到有益的信息,并準確理解這些信息所包涵的內容。而運用語言則是最高的要求,他要求高中生能夠把心理的感受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還要能夠把自身的審美意趣和開創精神表現出來。要達到這樣的能力就要借助于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寫作教學及與之有關的綜合實踐教學來實現。閱讀、寫作、口語交際教學在現實中運用的比較多,效果比較廣泛,這里筆者不再贅述。而綜合實踐教學則是指高中語文專題研究、高中語文體驗式課外活動和語文社會調查等三種主要的形式。他們都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把不同學科的知識匯總于語言文學的掌握和運用上,并讓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2.培育思維能力、激發審美意趣

培育思維能力必須以三種方式進行:一是培育正確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通俗地說就是高中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是他們思考問題時穩定而多次重復的思路。要培育高中學生思維方式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形成多元的開放的科學的思維方式,從而最終形成他們思維的開創性;二是培育正確的思維方法。思維方法是高中學生在學習思維過程運用的手段和借助的工具。因此,要培育高中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的能力,加強他們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相輔相成的運用的意識,最后還要加強他們創造性思維的意愿和水平;三是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實質上是學生思維水平的差異,也可以說是學生智力方面的差異。思維最重要的品質是靈活、系統、深刻和創造,這些品質直接決定了思維的質量。同時,審美意趣的培養和激發有利于學生美化心靈、陶冶情操和凈化靈魂。因此,激發審美意趣有重大的意義。高中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就要欣賞和創造語文教學四美:一是語言美。這是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欣賞和創造的切入點,教材是語言運用的典范,學生要用心領悟語言之美,內化為自身的語用素養;二是形象美。優美的語言反映的是豐富多彩的生活,要讓學生體會和領悟生活之美,是激發學生審美意趣最容易也是最根本的途徑;三是情感美。要培養學生對審美客體產生共鳴,進而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審美觀念;四是意蘊美。這個比較抽象,具體而通俗地講就是讓學生領會作品的內在審美意趣和作者的精、氣、神,從而獲得意外的審美驚喜,激發審美意趣。

3.培養繼承意愿,提高發展能力

繼承和發展文化的意愿和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也是最高的目標。學生繼承文化最重要的是意愿,也就是對文化的喜愛和欣賞,而發展文化的能力重要是整合和創造的能力,也就是對文化的整合和創造性地發揮:一是要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關注其與現代文化的關聯。具體就是重視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其所蘊含的民族訴求,虛心接受和整合世界先進的文化營養,全面地掌握所繼承文化的內涵和主要內容;二是要把文化中體現出的民族情感與國際視野相結合。也就是以更多寬廣的視野關注整體文體的演化和發展;三是在充分尊重文化自有特點的基礎展示和發展本土文化的鮮明個性。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和完善地繼承和發展自身的文化。

總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主要包括語言的掌握和運用、思維和審美水平的提高及繼承和發展文化的能力等方面,而筆者根據這些內容探索出了教學培育方式,這對于高中語文教學及至整個國家文化的傳承都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馮為民.語文微探究教學與深度學習[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8).

猜你喜歡
培養方式高中語文教學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
淺析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方式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