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定性決策分析

2018-08-19 09:26張勇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3期
關鍵詞:決策分析建設模式實訓基地

摘要:生產性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場所, 是學生技術技能培訓和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基地,建設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高等職業教育響應國家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決策分析

1、概述

當前,眾多高職院校紛紛開始建設具有生產性功能的實訓基地,但由于不同的高職院校自身的條件和特點的差異,選擇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也不盡相同,建設的實訓基地的實踐效果也不相同。目前學術界關于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比較通行的劃分方法是按照建設的投資、運行和管理主體來劃分的,分為學校主導模式、企業主導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等三大類。

2、建設管理模式定性分析

2.1 學校主導模式

學校主導模式即投資建設的主體為學校自身,強調建設中的經費來源、運行和管理的主體是學校,基地的實訓和生產都是由學校自行負責的。一般來說,學校依托自身專業優勢和辦學資源, 獨立籌建包括實訓場地、先進教學設施設備、先進技術方法、先進管理制度、相當數量和水平師資力量等內容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投資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學校自籌,此外也有學院教師融資等方式興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學校作為出資主體對生產經營產生的經濟效益享有資產受益、任命生產經營管理者和對生產經營作出決策等的權利,保證投資經營目標的實現。此外,學校設立專門的產業部門,負責實訓教學與生產經營、生產與服務、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學??梢岳米陨砜蒲泻图夹g優勢幵發開放新課程、新教程、新產品、新技術,在高職學院中推廣新課程、新教材,面向社會進行產品推廣和技術應用。

學校主導模式的優點是學校自主地控制實訓形式和生產經營的范圍,有較高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學??梢愿鶕虒W計劃要求,靈活安排學生展幵實訓和生產經營活動,基地管理經營人員大多為學校內部的教師,能更好地利用實訓基地這個平臺實現教學科研的研究工作。學??梢酝ㄟ^校辦企業與生產性實訓基地相結合建設的形式,實現了學生頂崗實習和生產性實訓的同步發展,同時還能避免資金的重復投入,也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和機會。當然由于學校集建設、生產、經營、管理于一體,制約因素較多,管理成本較高,一般市場化程度相對較差,缺乏技能較高的教師進行指導,產品銷售渠道相對狹窄,經濟效益表現一般。此外學校一次性資金投入較大,持續發展的能力較差,較難適應科技、工藝以及社會的發展速度。對于專業基礎條件好,實訓設備條件較高,師資力量強大,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社會知名度的高職院??煽紤]采用學校主導模式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

2.2企業主導模式

這種模式是以企業為主組織生產和實訓的一種模式。強調企業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擔負著實訓生產組織者和引導者的重要任務,學校則在以企業為主導的模式中起的是輔助作用,由學校提供場地、基礎設施等條件,選派教師輔助企業進行實訓管理和生產管理。企業投入大量資金、設備、技術和師資,企業自主經營,采用企業化生產和管理方式。企業憑借其自身在設備、技術、營銷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保證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承擔學校教學實踐任務和相應產品的研發任務。在這種模式下,生產性實訓基地能夠有效進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增強了經濟和質量品牌意識,促進了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市場化和社會化。

企業主導模式下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更加規范化,責權界限更加明確,基地實行企業化的規范管理,企業和學校有著明確。學??梢苑奖汩_展生產性實訓,介紹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承接企業業務,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當然企業主導模式也存在很大不足,學校在教學中設置教學計劃的時候主動性較差,需要考慮企業生產的特點和要求,諸如企業生產車間教學性不足的問題,所以在安排實訓的時候缺乏主動性,給校企合作增加了不穩定因素。企業和學校實訓基地建設目標不完全一致,在合作中增加了更多的風險因素。所以這種基地運行模式比較適用于和企業有很好合作關系的院校,在此基礎上,可以擴大和加深更深一層次的合作,加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

2.3 校企共建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是一種相對靈活的組合形式,只要有合作結合點,校企雙方就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校企共建模式主要3種形式,一是學校管理、提供場地和投入一定的資金,企業投入設備和技術支持。二是學校提供土地或廠房,企業自主投資、自主經營、自主管理。三是學校企業共同提供設備或師資,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實現優勢互補。這幾種方式都能實現校企共建模式的優勢互補。但在這種模式下企業雖然有資金、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優勢,但在場地或師資方面存在一些困難;而學校具備場地和師資方面的優勢,但在資金和設備上相對缺乏。很顯然, 如果雙方合作, 就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建設規模適當、功能完備、設施完善、設備先進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滿足企業生產和校企共同培養人才的目的。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可以直接提高實訓基地培養企業急需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效率,也有利于基地實訓教學、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服務等功能的發揮,并且還可以減少企業生產成本,實現了教學服務企業、企業帶動教學的雙贏局面,是目前值得推廣的一種建設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對企業而言,可以讓企業降低對員工的培訓費用支出,并且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其次從學校角度來看,降低了學校的實訓教學成本,企業在設備、資金等方面都具備明顯的優勢,在生產的同時帶動了實訓教學,為學生的實訓教學提供了真實的現場環境,形成了教育與產業緊密結合的互動機制。不足之處,就是雙方在對實訓基地的管理協調和配合上可能會產生差錯,所以如果要采用這種模式建設功能完備的實訓基地,為避免人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影響生產和教學的融合,就要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體制。

3.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各種建設模式其優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學校主導模式能夠為實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提便利的實踐教學安排,對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有利。但由于學校自建模式,可能對企業真實環境的模擬不到位,或很難創設真實的生產經營管理環境,使得生產性實訓基地可能停留在生產的產品不能成為商品。企業主導模式,即就是企業進校園開辦工廠,把生產經營的車間搬到學校,利于學校聲譽提高企業經營范圍和效益,對企業非常有利,但是學校的實訓教學很難融入好企業生產中去,合作不長久。對于校企共建模式,這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建設模式,在實訓安排上比企業主導模式靈活性要大些,但比學校主導型模式靈活性差。學校在實訓安排上可以采用“錯峰實訓”,就是在企業生產經營繁忙時段,靈活地安排學生實習實訓,盡量不干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梢?,采用校企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機制將會是現在及未來很長時間內較為通行和普遍采用的建設模式。

參考文獻:

[1]童衛軍,丁金昌.民營經濟環境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社會科學戰線,2008

[2]陸勤豐.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管理機制的探索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

[3]林愛暉.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方案探討[J].職教論壇,2014

作者簡介:張勇(1988.04),男,漢族,四川南充人,助教,碩士,主要土木工程專業教育

猜你喜歡
決策分析建設模式實訓基地
基于大數據應用的智能公交決策分析平臺
當前軍事決策分析關注的幾個問題
適應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設模式探討
土建類專業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研究
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模式及路徑對我省的啟示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主要類型及其存在價值初論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模式研究
加強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 培養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聯合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實施策略與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