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家庭中清除水垢的最佳方法

2018-08-23 10:11孟凡宇王興輝趙紅艷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8年8期
關鍵詞:稀鹽酸除垢白醋

孟凡宇 王興輝 趙紅艷

水垢形成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象.由于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自來水都是硬水(含有較多Ca2+和Mg2+的水),這類硬水當遇到溫度變化時,特別是當高溫煮沸時,就會形成難溶解的鈣鎂化合物.這些物質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形成固體沉淀下來,附著在發熱體表面,于是就形成了水垢.水壺是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不少人家的水壺已經使用了多年,里面的水垢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積累.很多家庭往往會忽視水垢的清除,覺得影響不大,其實不然.如果不經常清除水垢,小則損壞水壺,浪費能源,大則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尤其對于兒童和老年人,其危害更大.本文介紹運用目前所學的化學知識來驗證水垢的主要成分,并根據現有的清除水垢的方法,探究出在家庭中清除水垢的最佳方式.

一、實驗構想

實驗1:

1.根據Ca(OH)2微溶于水的性質,在水垢濾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反應,看是否有CaCO3生成.Na2CO3+Ca(OH)2CaCO3↓+2NaOH

2.根據MgCO3微溶于水的性質,在水垢濾液中滴加稀鹽酸反應,驗證是否有氣體產生.MgCO3+2HClMgCl2+CO2↑+H2O

3.根據CaCO3與稀鹽酸反應的原理,驗證在水垢中滴加稀鹽酸是否有氣體產生.CaCO3+2HClCaCl2+H2O+CO2↑

4.根據Mg(OH)2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又生成Mg(OH)2的原理,驗證水垢中是否含Mg(OH)2.

Mg(OH)2+2HClMgCl2+H2O

MgCl2+2NaOHMg(OH)2+2NaCl

再通過將陰離子全部轉換為碳酸根,并將其沉淀,過濾得到濾渣,看固體質量是否改變.

實驗2:

1.在同等質量的水垢中分別加入配制好的適量稀鹽酸(HCl)、檸檬酸(C6H8O7)、白醋(CH3COOH)、小蘇打(NaHCO3)、草酸(H2C2O4)等五種溶液,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2.將上述實驗過程做進一步加熱處理,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3.查閱資料,研究稀鹽酸、檸檬酸、白醋、小蘇打、草酸這五種物質對人體危害性的大小.結合上述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得出最終實驗結論.

二、實驗過程

實驗1:

1.實驗儀器:藥匙、試管、研缽、燒杯、膠頭滴管、鐵架臺、漏斗、濾紙、玻璃棒、電子天平、試管夾.

2.實驗試劑:水垢、稀鹽酸、蒸餾水、澄清石灰水、Na2CO3溶液、Na(OH)2溶液.

3.實驗步驟:

(1)在適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過濾.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Na2CO3溶液,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

(2)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實驗現象,驗證實驗是否產生氣體,得出實驗結果.

(3)取三藥匙水垢加入試管中.先加入稀鹽酸,再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實驗現象,驗證實驗所產生的氣體,得出實驗結果.

(4)取試管中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加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

(5)稱取一定量的水垢,記錄其質量m1,加入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至沉淀完全消失,然后加入過量濃Na2CO3溶液.再將溶液過濾,得到一定量的沉淀,測定其質量m2.

4.實驗現象與結果:

(1)沒有白色沉淀產生,水垢中不含Ca(OH)2;

(2)沒有氣泡產生,水垢中沒有MgCO3;

(3)有氣泡產生,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水垢中有CaCO3;

(4)產生白色沉淀;

(5)測定質量m1大于m2,則由此可推知水垢中含Mg(OH)2.

注:碳酸鎂是微溶于水的,Mg(OH)2的濃度積遠小于MgCO3,所以Mg(OH)2的沉淀形式更穩定,不容易被水分子水合電離.水垢中存在氫氧化鎂而不是碳酸鎂.

實驗2:

1.實驗儀器:電子天平、藥匙、試管、燒杯、膠頭滴管、酒精燈、試管夾.

2.實驗試劑:水垢、稀鹽酸(6%)、蒸餾水、石灰水、檸檬酸、白醋(10%)、小蘇打、草酸.

3.實驗步驟:

(1) 稱取6份相同質量(1g)的水垢,分別放入6個試管①②③④⑤⑥中.

(2)配置等量的小蘇打(飽和)、檸檬酸(10%)、草酸(10%)、白醋、稀鹽酸溶液,分別加入上述5個試管①②③④⑤中.試管⑥中加入等量蒸餾水,靜置片刻.觀察實驗現象.

(3)用酒精燈分別加熱試管①②③④⑥片刻,觀察實驗現象.

(4)將上述試管擱置6小時后,觀察試管內水垢的變化.

4.實驗現象:

(1)步驟2中,試管⑤內的水垢溶解迅速,并產生大量氣泡,1分鐘后水垢完全溶解.試管④中產生大量氣泡,1分鐘后水垢明顯減少.試管②中有氣泡產生,仍有較多沉淀,但沉淀開始從大顆粒變為小顆粒.試管③中產生少量氣泡,沉淀較多.試管①⑥無明顯現象.

(2)步驟3中,試管④較未加熱時反應劇烈,產生大量氣泡,水垢溶解速度加快.停止加熱后水垢只有少量剩余.試管①中溶液沸騰,水垢溶解加快,但無氣泡生成.試管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停止加熱后水垢由塊狀大顆?;旧限D換為粉末狀小顆粒.試管③中也有少量氣泡產生,停止加熱后沉淀較多.試管⑥無明顯變化.

(3)步驟4中,試管③內水垢未完全溶解.試管①內水垢有所減少,且顆粒變小.試管②內水垢雖未完全溶解,但基本上變為小顆粒狀.試管④內水垢基本溶解完.試管⑤內水垢完全溶解.試管⑥無明顯變化.

5.實驗結果:

(1)稀鹽酸清除水垢的效果最好,清除得又快又徹底.

(2)其次是白醋,在加熱情況下,效果接近于稀鹽酸.

(3)草酸除垢效果差于稀鹽酸與白醋.在加熱情況下,除垢效果要略微好一些.

(4)檸檬酸除垢效果差于稀鹽酸,其反應的生成物檸檬酸鈣和檸檬酸鎂微溶于水,因而沉淀不消失.但檸檬酸鈣和檸檬酸鎂溶于酸,因此在檸檬酸過量的情況下,沉淀將減少.此外,由于檸檬酸鈣和檸檬酸鎂在清水中雖為沉淀,但其顆粒較小,不易附著于容器表面,便于清洗.

注:任何難溶鹽沉淀在水中后都有一定的溶解度.對于金屬離子的弱酸鹽沉淀,其溶解度還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這可以從平衡移動的原理得到解釋:檸檬酸是一個三元弱酸,0.1mol/L水溶液的PH值約為2.1.如果氯化鈣加到這樣高酸度的檸檬酸溶液中,由于此時對于三元弱酸檸檬酸,溶液中的檸檬酸根的濃度是非常低的(總濃度是0.1mol/L時,檸檬酸根的濃度約為4.8×10-10mol/L),與鈣離子的濃度冪的積小于溶度積常數,因而不會沉淀.這種因PH值降低而導致沉淀溶解度增大或不沉淀的現象,叫作沉淀溶解平衡的酸效應.此外,檸檬酸與鈣還可以生成絡合物,這也導致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沉淀.這被叫作絡合效應.

(5)小蘇打除垢的效果較上述四種物質都差,且不與Mg(OH)2反應.在加熱情況下,能夠加速其與水垢成分的反應速率.

三、實驗結論

1.本實驗所用除垢劑的化學危害性分析.

(1)稀鹽酸具有強酸性,有刺激性氣味,腐蝕性強.若使用不當,可能造成水壺的損壞.因此,稀鹽酸不適宜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如水壺中水垢的清除.

(2)草酸,有機酸中的強酸,但有毒,對皮膚、黏膜有刺激及腐蝕作用,極易經表皮、黏膜吸收而引起中毒.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1mg/m3.因此,草酸不適宜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如水壺中水垢的清除.

(3)檸檬酸,一種較強的有機酸,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等領域.因此,檸檬酸可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如水壺中水垢的清除.

(4)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是家庭中常用的烹調佐料,易于獲取.因此,白醋最適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如水壺中水垢的清除.

(5)小蘇打,其中食用小蘇打可用于日常食品的加工.因此,小蘇打可應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如水壺中水垢的清除.但其除垢能力不強.

2.本實驗結論.

(1)檸檬酸、白醋、小蘇打可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如水壺中水垢的清除;

(2)在加熱條件下,上述三者的除垢效果要優于非加熱條件下;

(3)白醋的除垢效果要優于檸檬酸、小蘇打;

(4)白醋是家庭生活中的常用品,易于獲得,因此用白醋(在加熱條件下)進行除垢是家庭中清除水垢的最佳方式.

四、生活實踐

在有水垢的水壺中加入清水,加入適量的白醋,加熱煮沸一段時間后冷卻.放置6至8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用潔凈布片擦拭,水壺中的水垢即可被清除.

猜你喜歡
稀鹽酸除垢白醋
白醋洗頭
泉水與白醋
雞蛋微笑了嗎
SY-J除垢劑對三元復合驅集油管線垢質清除效果研究
對一道經典化學題的質疑
泉水與白醋
鍋爐用有機膦酸除垢劑實驗研究
利用pH傳感器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稀鹽酸的反應
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實驗探究
沐舒坦預處理對大鼠急性肺損傷的肺保護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