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埋閱讀種子,綻放思維之花

2018-08-25 19:52袁菲
課外語文·下 2018年7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策略

袁菲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迎來全面改革,無論是觀念還是教法都要革新,在傳統基礎上進一步改善,結合實際,突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學科能力的提升。為了落實這一目標,在語文閱讀課堂上開展深層閱讀,引導學生探究文本,透過文字挖掘內涵,有效激發其閱讀意識,埋下種子,等待其思維發展、延伸,為終身閱讀奠定基礎。本文就結合實例具體闡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深層閱讀策略,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語文;深層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當下閱讀教學,大部分教師已經開始關注學生語用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但是效果并不顯著。分析問題,原因主要在于課堂閱讀過于淺層,大多是理解文字表面,在低水平徘徊,無法促進學生思維的延伸。對此,就要適當改善,結合實際,準確把握學生“最近發展區”,在原有基礎上適當深化,在理解的層面上更進一步,以此激發學生思維,將其“理解”與“表達”有機結合。

一、銜接——整體感知,品味語言

這里的“銜接”,不是通俗意義上的新舊知識的過渡,而是在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遵循邏輯,將表層與深層銜接,相對做到深化,在“學段目標”的基礎上促進理解,更進一步引導學生,讓其從整體到細節充分感知文本。

首先,可在教學內容上適當拔高,在學生理解文本內涵的基礎上引發更深的思考,讓其有更多發現和體會。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時,針對“保護弱小”展開探究,如果學生能夠理解“保護弱小”的主旨以及母親話語的內涵,那就是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如果學生能進一步理解指向故事表達的秘密,那就是深層次,完成感悟任務。其次,就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借助閱讀充分體會,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把握行文線索。在教學《愛如茉莉》時,我就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概括,在掌握大意的基礎上梳理文章,意識到文章是沿著“兩條線索”描寫“兩個事件”,在這一過程中突出了“兩個細節”。最后,就是品味語言,旨在提升學生對細節的把握,透過文字深入內里,感受文本獨有的韻味,并且挖掘其隱含意義。在講解《理想的風箏》一文時,我就抓住“他臉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覺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個同我一樣的少年”帶領學生分析,學生找出關鍵詞“少年”“甜蜜的笑”,這時,我提醒“‘漾出意為液體因滿而流出”,這與“甜蜜的笑”屬于很特別的搭配。由此,學生便進一步體會到劉老師發自內心的快樂。

這樣,便能做好整體到細節、內容到結構的銜接,在學生可接受范圍內引導其深入探究,用心品味,領會字里行間的韻味、魅力,并在這一過程中產生閱讀興趣,積極投入到更深的思考中,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循環——巧用策略,感悟內涵

所謂“循環”,即整體與個體的循環,這種觀點來自解釋學,由來已久。這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策略,將其運用到課堂上,主要促進三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提供學生更多表達、交流的平臺,以此促進其思考、展示。

首先,是寫作順序與具體語言的循環。以《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為例,教學初我就先讓學生談談對金字塔的理解,以此作為導入開啟課堂,之后根據學生閱讀需求給文章排序,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哪些需要重點介紹。在此基礎上進行文本探究,在原有框架上看作者是怎樣介紹的,以此體會數字精確的表達效果,弄清楚層次,明白建造的具體階段。最后,帶領學生統觀全文,借名字體會特殊含義,借外形和用途體會建筑價值。這樣,就將“序”與“趣”結合,充分引導學生,讓其由表及里深層閱讀,認識到“物”的價值、“文”的意義。其次,是事件與細節表現的循環。在教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概括出主要事件:相救、送回、看望。在此基礎上,我提問學生:既然是敵軍的孩子,為什么還要救?救了為什么還要送回去?想去看望為什么還要等到40年后?這一連串的問題激發了學生探究意識,引導其回到文本深入探究。在此基礎上,我就會關注細節,弄清楚“主要事件”后捕捉細節描寫,由整體到細節,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充分感悟文本內涵,以此深化感悟。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的閱讀就更有挑戰性,并且充滿趣味,就像一首動人的歌,有平緩處可細細品,有高潮處可心潮澎湃,滿足跳躍的心理需求,以此調動興趣深入其中,促進能力思維發散。

三、互動——傾聽述說,個性解讀

課堂,通常來講,是由“教”和“學”組成的,但是從學科角度來講,語文課堂可以是由“傾聽”和“述說”兩個方面組成,這體現的是師生、生生互動、表達的過程,一方面輸入語言,積極內化;另一方面感悟反饋,促進輸出,以此循環往復,帶動思考。

按照“傾聽述說”的活動幅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傾聽—述說—再傾聽—再述說”,活動間隙較小,相對而言學生表達的空間大。以《愛如茉莉》教學為例,我就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展開活動。首先,我讓學生提煉文章主要內容,圍繞“寫什么”展開討論,這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接著,就是重點——細節體會,這是“愛”的著重表現,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之后班級匯報,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細節中“愛”的流露。最后,是語言的品味,這個比較開放,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理解個性解讀,我會提供充足的時間交流,讓學生深入文本體會感悟,以此觸摸內涵,產生共鳴。

由此,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就能自由發揮,在文本理解的基礎上自主探究,借助文字深入內里,把握內涵,走進作者的世界,在與其產生思想共鳴的同時延伸話題,個性解讀,以此促進思維發散。

總之,深層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對于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在傳統基礎上走出“低水平”“淺層次”的理解頹勢,還能挖掘文本,在探究過程中獲得豐富體驗,以此實現素養提升。

(編輯:龍賢東)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