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后大學生文化自卑問題及其破解袁

2018-08-27 08:35哲韓鑫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大學生

哲韓鑫

摘 要:本文敘述了在我們國家經濟、文化、教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95后在校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度與日俱減,敘述了大學生群體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的轉變以及過度西化的現象,潛意識中的文化自卑現象凸顯。根據對這些自卑現象的分析,總結出教育方面存在的忽視傳統文化以及商業媒體對西方文化的過度炒作等問題,發現95后大學生文化自卑問題亟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破解這些文化自卑問題的建議和措施,從而引導95后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群體重新建立文化自信。

關鍵詞:大學生;傳統文化;文化自卑;文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中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的認同與尊崇?!拔幕孕攀且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念?!盵1]文化自信就應該深深地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發展的契合點,以傳統文化、革命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源,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進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實現更高層次的飛躍。大學生作為社會青年群體最具活力的群體之一,承載著祖國偉大復興的希望。但近年來,大學校園成為了文化自卑的重災區,尤其是校園內95后的年輕大學生群體,文化自卑深入到了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一、95后大學生文化自卑的現象

(一)對西方文化的迷信與崇拜

在這近代的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中,中國的主權遭到嚴重的侵犯,外國人在中國同人不同權,同罪不同罰;經濟上,受工業文明的影響,本土的自然經濟無法延續,國民經濟一度處于壓迫狀態;文化上,富裕階層興起了穿西服,吃西餐,喝洋酒的潮流,傳統服飾和餐飲文化受到很大的沖擊;科技上,軍隊裝備更新為“洋槍、洋炮”,在民間則使用“洋車”、“洋火”等西方工業產品。國人們形成了嚴重的對西方文化的崇拜慣性,即使在我國綜合國力極大提升、國際地位明顯提升的現在,這種傾向也十分嚴重。在這樣的歷史環境和社會環境下,95后大學生對西方工業產品的青睞顯得尤為突出,比如,手機是蘋果好,鞋子是耐克和阿迪達斯好,衣服是杰克瓊斯好,對國產的生活用品表示不屑。像這樣的對西方全盤肯定的現象,在95后年輕大學生群體中時有發生。

(二)對傳統文化的輕佻與無知

從被韓國搶走的端午節開始,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日漸加劇。甚至中醫、象棋、筷子這些原汁原味的中國特產,也正在被瘋狂地貼上日本、韓國的標簽,搖身一變,成了他國遺產,他族國粹。[2]“重陽”、“七夕”、“清明”,這些曾被我們的祖先敬仰膜拜的節日,在情人節,圣誕節,愚人節等花枝招展的洋節日面前毫無招架之力。有人這樣形容:自圣誕老人駕著馬車洶涌而來,中國傳統文化便在“鈴兒響叮當”中漸行漸遠,那陣幽幽的國風也正飄搖而去。

據一份對西方節日認同度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西方節日的了解程度如下:了解圣誕節占65%、了解情人節占70%、了解萬圣節占50%、了解愚人節占79%、了解母親節占64%;對西方節日的參與情況如下:和朋友聚餐占30%、參加各類節日活動占28.57%、發送祝福短信占31.43%、表白占10%。95后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的主體部分,可以說是對西方節日的了解程度非常高。據一份關于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熱愛程度的調查報告顯示,經常過的占54.29%、有時候過的占34.29%、看情況而定的占8.57%、從來不過的占2.85%。從這份調查報告中顯示,經常過傳統節日的大學生雖然超過了半數,但這相比西方節日的熱衷程度明顯較差。

《西游記》已經逐漸淡出了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小學生們的節目單,超過60%以上的小朋友已經不再把孫悟空作為自己的偶像?!褒R天大圣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3]像這樣描述傳統英雄的文字越來越少出現在孩子們的視野中。

(三)在迷信與無知中墮入文化自卑

對西方文化的迷信和對傳統文化的自知缺失,95后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墜入了文化自卑的泥潭。許多學生熱衷于把自己的網絡ID地址改為國外的一些城市,像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的現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國外旅游也在這些年輕人群體中成為了“時尚”,同樣的旅游成本,國外景點成為了年輕人的首選,盲目地追求國外的“文化氣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世界文化舞臺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文明中燦爛奪目的瑰寶。然而,文化自卑的傾向,對95后大學生群體為代表的年輕群體的文化傳承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對傳統曲藝、陶藝、茶藝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形式的繼承和發展產生了極大地沖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忽視,一方面會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巨大的阻礙作用,對保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文化自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腐蝕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利于中華民族長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95后大學生出現文化自卑的原因

(一)文化自卑的現實社會原因

一方面,近代史是學習西方的歷史,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從此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4]西方的工業文明對中國的自然經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從洋槍洋炮到工業化產品,從君主立憲到三權分立,從進化論到細胞學說,中國人產生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自信,民族自卑心理嚴重。洋務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學習近代西方在科學技術,派遣留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自卑心理中醞釀自強的渴望,但因為種種原因,洋務運動破產。

另一方面,中國在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成績斐然,但是仍然和西方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往往最為直觀,比如發達國家城市的基礎建設和服務制度確實要比我們國家仍然在城鎮化進程中的城市更為完善一些,蘋果手機的性能確實要比一些國產手機相對完善一些。這樣在基礎設施和商品供應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發展差距,讓95后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群體對部分發展領域的不自信,“錯位”地導致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產生了偏差,對傳統文化的自信產生了動搖。經濟實力上的差距轉化為了對傳統文化的自卑情緒。

(二)教育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傳統文化認知缺失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多考多學,不考不學”的情況十分普遍。從小學到大學,從娃娃到成人,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教育出現了很大的缺口。80后到00后逐漸成為了社會的年輕力量和主導階層,各方面思想成為了社會輿論的主要聲音,尤其是網絡輿論,但傳統文化的缺失使思想西化十分嚴重,圣誕節、萬圣節成了年輕人的時尚,端午節和中秋節反倒容易被忽視。據一項調查顯示,真正地耐心地聽完一場京劇的大學生只占調查總數的23.4%,完整看完四大名著的占29.6%,對中國的傳統藝術,如書法、陶瓷等,一點都不懂的占到了17.2%。由此看來,以95后為主體的大學生群體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樂觀,文化自知的嚴重缺失,可以說學校教育和教育體系難辭其咎。

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沒有使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中國輝煌的古代史,偉大的四大發明、中國傳統哲學的博大精深,沒有深刻地印在學生的頭腦中。背誦和記憶只是為了應對考場上的考試,只是為了取得不錯的成績,沒有形成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深刻認同,這就是去了傳統文化的本真,模糊了“學而知禮”的目的。

(三)商業和媒體對西方文化的過度炒作

隨著媒體時代的進一步發展,電視、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人們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碎片化的信息一股腦的涌入人們的信息庫,身邊事、世界事盡收眼底。電視、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分布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眼睛。然而,肩負著人們重要價值導向的媒體西化嚴重,許多電視臺對西方文化大肆推崇,動輒演繹世界各地游記的相關綜藝,吃牛排、拉小提琴這看似高端的生活對年輕人的價值觀進行誤導,尤其是95后為代表的年輕大學生群體,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一些大學生甚至對傳統文化產生偏見,認為傳統的東西就是上不了臺面,而西化的東西就是高端的、時尚的。

商業炒作對西方文化的炒作也難辭其咎,認為西方節日或者文化習俗對與商品來說更有賣點。許多商場在圣誕節前后都會進行裝潢,滿大街的圣誕老人和圣誕樹,西方文化在商業環境中明顯有后來居上的味道。許多商家打著圣誕節、情人節的幌子,對商品進行促銷,客觀上也助漲了西方節日的“潮流”。據一項對大學生了解西方文化途徑的調查顯示,由商家炒作而得知的占34.29%,通過西方文學藝術作品了解的占22.86%,英語報刊雜志了解的占48.57%,廣播、電視了解的占到了82.86%,通過同輩群體了解的占5.71%。[5]顯而易見,廣播、電視和商家炒作已經成為大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最為主要的途徑。對西方文化的過度宣傳炒作,必然會對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繼承和發揚造成巨大的沖擊。

三、破解95后大學生文化傳承與自信問題的路徑分析

(一)發揮學校教育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學校作為文化傳遞、知識傳播最基礎的載體,必須發揮其在傳統文化傳播、傳統文化繼承和傳統文化認同的主體作用。傳統文化的內涵、發展歷史和意義,必須以生動性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做到傳統文化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從娃娃抓起,樹立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尊崇傳統文化。

針對年輕大學生群體,豐富課程形式,開設國學方面的課程,調整高等教育招生考試的結構,提高傳統文化的分值比重。教育資源的有限和不均衡,必然導致應試教育的結果。我們要善于運用應試教育的優勢,實現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迅速普及,讓傳統文化成家長重視、學生重學的必要方面。[6]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實現真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根穩葉茂。

(二)管控商家對西方文化的過度炒作和提高傳統文化產業比重

市場監管部門要適當擴大監管范圍,對部分商家打著西方節日大肆進行促銷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必要時候進行制止,尤其是靠近大學校園和大學生聚居地的商圈。部分商家依靠西方節日進行裝潢,打造相對熱烈的氛圍,無形當中對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進行西化引導,對此必須嚴格管控,對這種所謂的“西化的時尚潮流”進行釜底抽薪。通過對商家的教育引導,規范商家正常的促銷方式,實現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的雙贏,進而對95后的大學生群體進行引導,形成正確的有民族特色的消費觀。

在新的歷史環境,提高優秀傳統文化產業的比重有了新的要求。要想提高傳統文化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必須在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的同時,勇于創新。提高傳統文化出現在大學生群體視野中的頻率,形成大學生們追求傳統文化的新潮流、喜好傳統文化的新形式。

(三)對媒體炒作西方文化進行管控

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工業文明的入侵,人們形成了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從洋務運動的“學技”,到維新變法的“學制”,再到新文化運動的“學文”,甚至全盤否定傳統文化,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巨大,對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產生了一定影響。

要改變長久以來由于歷史原因而形成對西方文化的崇拜慣性,必須運用多種形式的手段:①嚴格管控娛樂自媒體對西方文化的過度宣傳,防止其對大學生群體價值喜好的錯誤導向,提高不同形式、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路徑的傳統文化在文化視野中的出鏡率,潛移默化的引導潮流文化向傳統文化的傾斜;②加強對精英階層的傳統文化教育,發揮其在社會大眾中的影響力,尤其是活躍在人們視野中的公眾人物,讓其主動承擔起宣傳傳統文化的責任,進而建立社會廣泛的文化自信心,帶動社會正能量的傳播。

參考文獻:

[1]肖珩.領導干部堅定文化自信的現實意義和路徑選擇[J].世紀橋,2016,1(12):64-65.

[2]陳池.多點反思,少點義憤[J].社會觀察,2004,1(7):16-17.

[3]帝癡.大圣如何歸來?[J].小學科學(學生版),2015,2(11): 4-7.

[4]陳正權.第二次鴉片戰爭給我們帶來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2(5):4-5.

[5]江玲娜.中職非英語專業學生中西民俗文化知識調查——以傳統節日為例[D].武漢:湖北大學,2010.

[6]王彥明.論教學習慣[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袁哲(1993—),男,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韓鑫(1994—),男,漢族,河南澠池人,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研究。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