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校圖書館的市場化運作

2018-09-04 14:08史微微
西部論叢 2018年9期
關鍵詞:知識服務高校圖書館

摘 要:高校圖書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盡管發展穩定但也經受市場的沖擊。圖書館服務市場化不只是社會所需,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客觀需要。應積極樹立市場化觀念,建立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服務機制,進而在市場經濟中提高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市場化;知識服務

1. 前言

高校圖書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是非營利組織,經費主要源自國家撥款。隨著逐步建立并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高校圖書館盡管發展穩定但也經受市場的沖擊。逐年增大的投入及日益涌現新建館舍,也存在著一定的危機。為應對市場經濟沖擊,實行市場化運行是圖書館改革發展的趨勢。

2. 高校圖書館市場化運行的重要意義

一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一直依靠國家投入經費,經費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發展。為改變該狀況,將高校圖書館納入主義市場經濟,采取多種經營,將被動的單一服務改變為主動的多種服務,將單純無償服務轉變為有償服務,使投入渠道增多。由于圖書館逐漸轉變為經營型,使其公益性質、管理體制及運行方式改變,服務態度轉變,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對于工作條件的改善,以及自身發展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高校圖書館市場化后,接觸社會愈加廣泛,對社會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使信息資源配置有的放矢地,圖書資料采購的盲目性得到克服,經營條件明顯改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二是對社會主義市場逐步完善的客觀要求。在市場經濟中,信息市場是重要內容,市場經濟的完善及發展離不開信息市場的培育及發展,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十分豐富,不融入市場,影響社會有效利用,將浪費市場資源,進而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因此應采取合理配置市場機制及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等方式,突破封閉管理模式,與市場相融合,轉變為開放型管理體制,進而使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更加完善。

三是高校提高社會效益的客觀要求。受計劃經濟影響,高校圖書館盡管在教學科研及生產服務等諸多方面成績斐然,但封閉式管理限制了服務范圍不超出校內。不只是對社會效益產生了影響,對于其發展也具有一定限制。市場需要社會分工,市場經濟與高校圖書館具有相互依存、滲透及促進作用。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應積極與市場相融合,提高發展能力。將傳統辦館思想打破,樹立社會需要及市場效益觀念。使資源共享,實現信息市場化和社會化,進而提高社會及經濟效益。

3. 高校圖書館的市場化優勢

一是資源優勢。大部分圖書館目前不只是擁有實體和虛擬的文獻信息資源,還擁有先進技術設備。尤其是普遍應用計算機網絡,使服務向社會群體延伸,并在社會信息服務體系中逐漸成為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近年來管理手段和設備的變化很大,由手工方式向電腦管理方式逐步轉變,實現現代化、科學化管理,圖書館自動化初具規模。一些高校已建立國際檢索終端,普遍應用了光盤、縮微及視聽等現代化技術管理手段。

二是人才優勢。圖書館擁有高水平的專業圖書情報管理人才,對于查找和檢索文獻信息十分熟悉,無論是采取傳統手工方式還是計算機及網上查詢檢索方式,對于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十分靈活,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較強的信息意識,經培訓鍛煉后將培養成為優秀的信息服務人才。

三是網絡環境優勢。隨著計算機管理在圖書館工作中全面應用,逐步建立了網絡環境。內部網絡環境采用自動化集成系統建立,通過互聯網與世界相聯,在圖書館外部組成開放網絡。日新月異的網絡技術,不只是提供給圖書館的信息來源,并提供便捷通道為圖書館傳遞信息,使圖書館不斷擴大信息服務范圍,信息服務對象明顯增加。

4. 高校圖書館市場化的有效途徑

一是樹立市場化觀念。解放思想,將思想障礙破除,使觀念更新。高校圖書館敞開大門,為社會開放服務,以提高收益為重點。樹立市場、信息、競爭及效益觀念等,為高校圖書館市場化提供重要思想保證。

二是建立與市場經濟需求相適應的服務機制。開展圖書館信息開發等多樣化服務,對高校圖書館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提高認識,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在市場經濟中不斷發展。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利用文獻資源優勢二次開發形成新的知識產品并轉化成為生產力。在市場競爭中,內部采取科學管理及市場化運作,對服務程序和內容更加規范,使讀者消費需求得到不斷培養,用需求促進圖書館市場的發展。

三是建立市場化用人機制。人才的重要不言而喻,建立圖書館市場化的用人機制非常重要,但復雜的用人關系,難以落實的人才政策,對于建立圖書館人才任用機制也具有重要困擾。圖書館館員在知識經濟時代應具有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業務能力、較高的工作效率,成為知識創新型人才,收集、創造、共享和服務在知識和信息中只與特定人才具有一定關系,使其作用充分發揮?;诖丝刹扇「偁幧蠉徍蛯ν庹衅阜绞?,在吸引人才方面采用優惠政策,崗位安排方面人盡其才,使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發,進而展現人才的價值。

四是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競爭機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逐步顯現出文獻收集、保存的既有固定模式的不足之處,工作方式及服務范圍與市場需求不適應。為結合開展信息資源共享的有償服務及競爭氛圍的營造?;趫D書館之間互助的單純非利益伙伴關系,進而形成基于市場原理的互利互惠關系。信息資源的合理流動離不開規范的市場秩序,使利用信息資源的人能夠獲得所需效益,合理回報給信息資源生產者及傳遞者。共享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動力機制是實現利益平衡,在很多國外圖書館之間的互借、文獻傳遞都采取收費服務。

5. 結語

綜上所述,圖書館提高信息服務能力應基于全方位建立市場意識,將市場營銷理念引入,對社會及市場各方面的競爭積極參與,為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根據市場營銷機制制定決策及管理,對于知識服務及知識創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永生.市場經濟條件下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論[J],圖書館學研究,2015.8

[2] 張梅.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風險與成本初探[J],情報雜志,2016.10

[3] 朱丹.論市場營銷觀念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運用[J],晉圖學刊,2016.3

[4] 郭曉津.虛擬圖書館與圖書館的虛擬運作[J],情報科學,2017.12

作者簡介:史微微,女,1975年,遼寧興城人,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知識服務高校圖書館
基于知識服務的檔案管理模式研究
跨境電商供應鏈中的知識服務供需匹配模型研究
構建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體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約的館員知識服務能力建設研究
從西方國家保護消費者權益政策看用戶信息消費的安全管理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