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符號學角度看《詩經》的翻譯對等

2018-09-14 10:55劉榮秀
北方文學 2018年18期
關鍵詞:符號學詩經

劉榮秀

摘要:“對等”是翻譯的目標,但其標準眾說紛紜。符號信息的轉換即是翻譯的過程。本文從符號學角度,探討《詩經》翻譯中的對等,以期分析符號學在翻譯中的影響力。

關鍵詞:符號學;翻譯對等;詩經

“對等”是翻譯界中極具爭議的話題,并且翻譯中的基礎多由實踐而來,即便結合翻譯相關的理論,也難以滿足復雜的不斷發展的翻譯需求。本文試圖從符號學的角度,探討符號學在翻譯中的解釋力。

一、符號學與翻譯

皮爾斯被認為是當代系統符號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把符號看作代表或表現其他事物的東西,它被人所理解或對人具有影響力。符號定義中的媒介、對象、解釋項分成三個級別:媒介是第一性的,客體對象是第二性的,解釋項是第三性的。其中,客體對象決定媒介,媒介決定解釋項,而客體又通過媒介間接決定解釋項(王銘玉,2015)。另外,符號意義是需要在具體的意指過程(semiosis)中形成,是符號、對象和解釋項三合一的過程。代表項和解釋項之間的聯系并非一成不變,符號的使用會不斷產生新的意義,而新意義又是建立在先前意義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與不斷適應環境的解釋主體相互作用的結果。

查爾斯·莫里斯(1901-1979)繼承和發展了皮爾斯的符號學理論。皮爾斯注重抽象實體的分析,而莫里斯主要研究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實際過程的分析。莫里斯提出三分學說,把語言符號的意義分為三大類:言內意義、指稱意義和語用意義。言內意義即符號與符號間的意義;指稱意義即符號與符號所指對象之間的意義;語用意義即符號與符號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意義(王金巴,2004)。采用這種方法認識意義,有助于譯者通過符號與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理解原文的字面意義,更能通過符號之間與解釋項之間的關系理解原語可能包含的一切含義,進行跨文化、跨語言的符號轉換。

(一)言內意義對等

言內意義對等是符號間意義的對等傳遞,其范圍較為廣泛,包括語音、字形、詞匯、句子和話語等層面。例如理雅各的第三版本的《詩經》翻譯: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

《Fu Yi》

We gather and gather the plantains;now we may gather them;...now we have got them;...now we pluck the ears;now we rub out the seeds.(Legge,2016:8-9)

《詩經》的民間歌謠有其強烈的音律感,重疊的用法尤為突出。詩中,除了采、有、掇、捋這幾個動詞外,其余皆為重復使用。理雅各的英譯文中,gatherandgather重復使用的,對應于中文的“采采”;兩個代詞them的重復以及ears和seeds的屈折后綴的重復,也盡可能的呼應中文的“之”的重復使用。

(二)指稱意義對等

指稱意義對等指語義之間的對等,即符號所指稱的實體或傳遞的信息之間的意義對等。由于使用不同語言的民族依賴的外部環境相似,有相似的生物機制如大腦的生理機制和認知生物基礎,因此語言所表達的意義不免重疊,因而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可以為其他民族所認識和理解。這便構成了不同語言之間翻譯的基礎。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GuanJu》

Guan-guan go the ospreys,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ly: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

(Legge,2016:2-3)

“窈窕淑女”意思為賢良美好的女子。但這“窈窕淑女”的形象未必存于別國文化,自然沒有對應的詞匯。理雅各在此用“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四個形容詞將這種形象具體描繪出來能夠保證所要表達的內容指稱意義方面的對等?!熬雍缅稀敝械摹熬印币话銓Ξ敃r貴族的泛稱。英語文化中存在相對應的貴族身份,理雅各把“君子”譯成“prince”,形成指稱意義上的對等。

(三)語用意義對等

語用意義體現的是符號使用者對于符號的運用,即符號使用者在符號使用過程中賦予符號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如說話者的身份、個性、意圖、年齡等。語用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語言的社會文化環境(賈卉,2009)?!蛾P雎》中的“君子”在當時指的是貴族階層男子,理雅各譯為prince,合理地體現了符號語用意義對等。

二、結論

翻譯如同符號意指過程一樣是動態的發展過程。每個符號若要被解釋,至少需要關聯另一個符號,因為對一個符號的解釋本身就是一個符號,解釋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符號解釋的無止境是對傳統翻譯孤立的語言之間的轉換的突破,給翻譯帶來了新的研究視角。因此,翻譯對等是就具體時間具體環境而言的。語言符號是符號的一種,而符號學是分析符號全面的系統,為翻譯對等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陳宏薇.符號學與文學翻譯研究[J].外國文學研究,2003(1):11-15.

[2]賈卉.符號意義再現:杜甫詩英譯比讀[J].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31-53.

[3]王金巴.翻譯對等的符號學觀[J].運城學院學報,2004,6(22):82-85.

[4]王銘玉.語言符號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08-126.

[5]尹城.符號學與翻譯學[J].中國俄語教學,2002,1(21):38-42.

[6]JamesLegge.詩經[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9.

猜你喜歡
符號學詩經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讀詩經
詩經
現代詩經
現代詩經
符號學家重返音樂史
基于符號學的文化衍生產品設計
符號學理論初探
符號學的得與失——從文本理論談起
電視劇《走西口》的符號學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