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德昌電影中的后殖民景觀

2018-09-17 07:25王倩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

摘 要:楊德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運動”的旗手,被譽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臺灣電影導演之一。他用自己準確的鏡頭記錄了臺灣近代社會的歷史變遷。這種變遷中包含著社會的復雜性和日殖后的殖民記憶,在本土與他者、傳統與現代之間,殖民文化潛移默化中對臺灣電影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鍵詞:楊德昌電影;后殖民主義;文化霸權

作者簡介:王倩(1992.8-),女,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現就讀于河北大學藝術學院2016級戲劇與影視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影視藝術與文化批評。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1

在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五十年里,殖民母文化已經滲透到臺灣的科技、經濟、文化、社會中,臺灣電影作為文化的一種,也總在有意或無意的敘述、強調、表現“后殖民”這一敘事主題。在社會大背景下,楊德昌電影也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后殖民景觀。

一、道具作為符號:武士刀中的殖民意圖

道具作為電影創作者的一種主觀選擇,往往都附帶著導演濃烈的個人主觀意識?!蛾魩X街少年殺人事件》中,不論是小四住的房屋還是小馬、小貓王的家,都是日式風格建筑。這些日殖侵略時期遺留的房屋,作為半永久性產品,它們記錄著殖民母文化的侵略。在這些住房里,有很多日本人撤離臺灣時并未帶走的遺留物,它們影響著臺灣普通民眾的生活。像小貓王,從家里的屋檐橫梁上翻出了一把武士短刀。新轉學來的小馬,父親是位將軍,家室顯赫的他在閣樓里翻到了一把制作精美的日本武士刀,傳言他曾用這把武士刀殺過人,所以大家很忌憚他。

不論是小貓王翻出的武士短刀還是小馬翻出的武士刀,作為道具的它們,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小馬,因為武士刀傳言使他擁有著自己不可撼動的地位,小馬和小馬背后的武士刀象征著一種暴力的勝利。臺灣歷史上的腥風血雨已經模糊了臺灣社會的道德觀,對日本武士道暴力精神的曖昧,使之成為了青少年之間所推崇的一種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推動下,小四偷取了小貓王家里的武士短刀,最終刺進了小明的身體,這也暗示出臺灣少年處在麻木不仁、冷漠殘忍的社會大環境下做出的犧牲。

二、語言作為工具:文化侵略的遺留

語言作為信息交流的渠道,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也顯示出被殖民對于宗主國文化認同的態度。在楊德昌的電影中有普通話、閩南語、粵語、日語、英語等,多種語言相互交織在一起,呈現出語言多元化狀態。但影片中對于日語的運用,毫無疑問也在說明著一個事實:在日本統治臺灣的五十年里,日語在臺灣社會文化中的滲透,其根蒂無法輕易拔出。

《青梅竹馬》里的阿隆是一個保守傳統的人,他最喜歡去日式卡啦OK屋,整墻的日式歌曲磁帶,舊式的放片機,優美的日本歌曲,讓人們看到了那個時期臺灣社會的娛樂文化環境。日式卡啦OK屋,對于阿隆和他的朋友們來說,是放松心情、尋找感情釋放的港灣?!兑灰弧防锏娜毡救舜筇镌诰瓢筛吒枰皇兹瘴母枨鷷r,旁邊的聽眾都能用流利的日語來合唱,酒吧的氣氛也因為這首歌變得火熱。這些細節的呈現,都說明了臺灣大眾對日語的熟悉程度和對日本歌曲的喜愛。即使日本殖民者已經撤離臺灣,但日殖時期所留下的語言、文化還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經歷過這一時期的民眾,他們身上印刻著的歲月痕跡,無法消解,他們的存在也時時刻刻提醒、警惕著民眾后殖民時代的文化霸權。

三、情感依附:日本人智者啟蒙形象

在臺灣電影里對日本人的身份設置似乎暗示著他們來臺灣的目的好像是教化民眾,作為智者啟蒙的形象構建民眾的心智的同時,成為臺灣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依靠。在《一一》中,大田作為NJ公司邀請的生意伙伴,他認真嚴謹,十分直率誠實,大田的出現不僅是公司的指路者,更是NJ的情感歸屬。這位人到中年的中產階級男性NJ,通過一次“日本之旅”,重溫了自己的初戀時光,獲得了新的生活動力。在這次“心靈朝圣之旅”中,日本不僅是他慰藉心靈鄉愁之地,跟大田的交流更是解開了他多年的心結。大田就像上帝一樣,對于一切了如指掌,又適時引導。不論是《一一》中擔負智者啟蒙的大田,《海灘一天》中傳言逃到日本的德偉,還是《青梅竹馬》里在日本生活的阿娟,都在無形之中告訴人們,殖民地經驗依然在影響著臺灣大眾的日常生活、文化想象。

結語:

殖民者的離去并不是殖民歷史的終結。在經受長久的政治、經濟、文化殖民過程之后,殖民主義文化已經成為被殖民者的集體無意識,他們總在無意中認同于殖民者的身份、思想,楊德昌電影中就向人們呈現出了大量的后殖民景觀。電影中不同風格的日式建筑、說著流利日語的阿隆、唱著日式歌曲的普通民眾、從居住的日式建筑里翻出的武士刀、代表日本文化的插花和茶道,還有遵循日式禮儀的長輩、日式風格的屏風花瓶、日本人的智者啟蒙形象、日本是電影主人公的心靈歸宿等等,它們的存在都在說明著臺灣社會對于殖民國母不僅是文化的依賴,更是一直精神上的依賴,殖民地成為了被殖民一個心靈歸宿的港灣。這種混亂的現象也正表明著臺灣民眾對于自身身份認同的缺失和迷惘。

參考文獻:

[1](美)約翰·安德森.楊德昌[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2]劉翠霞. 從殖民記憶到后殖民想象——臺灣電影中的“日本書寫”[J].社會科學,2009.

猜你喜歡
后殖民主義
從后殖民主義角度解讀《魯濱遜漂流記》
《山河故人》:從民俗符號的顛覆看全球化語境下“文化鄉愁”
行走在本土與全球化之間
尋根與扎根
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中安托瓦內特的身份認同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隱憂
心是從來不會旅行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