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文化是推動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8-10-14 17:16陸建珊
企業文化 2018年29期

陸建珊

摘要:公路文化建設對公路事業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深入開展公路文化建設工作,能夠促進公路事業發展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為公路事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本文從公路文化建設入手對推動公路事業快速穩定發展的措施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為公路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公路文化;公路事業;重要力量

實踐證明,深入開展公路文化建設活動,大力弘揚公路行業精神,努力提高公路職工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文化素質,激發廣大職工強烈的愛路護路熱情,可以有效地推動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因此在發展公路事業的過程中,必須針對公路文化建設工作做出系統的探究,為公路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文化輔助。

一、文化知識的力量是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關鍵力量

建設公路文化,推進公路事業,關鍵要立足于人才資源的深度開發,首要工作是提高公路職工的綜合素質。多年來,公路部門各單位包括市(縣)局的黨組織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始終把提高職工素質作為首要的職工教育環節來抓。一是按照領導干部理論學習求深、管理干部理論學習求嚴、職工學習求實用的要求,加強全體干部職工的文化知識學習,主要是全面貫徹落實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知識和業務知識,增強“四個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不斷推動公路行業文化健康發展,并使之形成制度化;二是全面加強職工的教育培訓,把職工的崗位培訓與學歷教育結合起來,采取脫產與半脫產、長期與短期輪訓、函授與面授、外送培訓與自己辦班相結合的辦法,如僅2015至2017三個年度河池公路管理局就完成各種職工教育培訓3846人次,其中送培701人次,學歷再教育106人,工人技術等級培訓663人次,把職工教育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進行嚴格的量化考核;三是把職業技能提升活動當作提高職工業務技能的重要手段,如全區公路系統戰備鋼梁架設比賽河池公路管理局也取得了較好的名次。

實踐證明,通過扎實的文化再教育和理論學習輔導、深入多樣的教育培訓和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技能比賽,能夠有效地武裝職工頭腦,統一職工思想,促進職工技術上規范、操作上規程、養護上水平、工作上臺階,培養和造就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精良、樂于奉獻的公路職工隊伍,不斷適應公路養護向精細化管理、機械化養護轉變的需要。

二、打造公路行業的特有精神并使之凝聚職工力量

路風是公路職工信念、價值觀、道德觀等思想素質和行為取向的綜合體現,集中反映公路職工的精神風貌和行業形象。河路職工長期身居山區養護形成的“河路精神”,體現了新時期“鋪路石”精神的深刻內涵,這是群體意識,這是共同追求的結果。建設公路文化,推進公路事業,就是要大力弘揚“鋪路石”精神。

一是適時組織職工認真學習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以開展“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為契機,對職工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增強了職工的職業道德意識,端正工作作風。通過開展踐行榮辱觀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職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做堅定理想信念的模范,做踐行黨的宗旨的模范,做遵守黨的紀律的模范,做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模范,做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模范。

二是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堅持以人為本,施行人性化管理,開展經常性地“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既可以凝心聚力,又可以引導公路職工形成扶危濟困、同舟共濟的互助精神,如2008年至2009年,巴馬公路管理局先后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13場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30320元,真正實現了把溫暖送到職工的心坎上,職工擁護叫好?!八蜏嘏?、獻愛心”活動的經常開展,還可以樹立公路職工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

三是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創建工作是最直接、最現實、最顯而易見的社會建設工程,首先是軟件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適時引導職工樹立文明意識,在生產工作中要注重文明施工、文明養護、文明執法,在生活中要注重文明交往、文明相處、文明服務等,同時要營造濃厚的文明創建活動氛圍。如巴馬公路管理局就始終堅持文明創建活動,不僅鞏固和保持市級“文明單位”的榮譽,還積極爭創自治區“文明單位”,獲得了“文明單位”稱號,實現了今非昔比的科學發展目標[1]。

縱觀河池公路管理局近幾年的蓬勃發展,從市局機關到縣局機關再到養護站一線,處處展現生機勃勃的行業特有精神,塑造了公路行業的良好形象,更為難能可貴的是2015年2月28日,河池公路管理局榮膺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同時2014年至2017年河池公路管理局還多次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卓越單位。這種以思想教育、堅定信念、文化自信、提高素質為出發點,以精心養護、文明施工、安全暢通為工作目標,以立足本職、養好公路、奉獻社會為宗旨的“鋪路石”精神,一定能夠形成良性循環,更進一步地凝聚廣大公路職工的力量。

三、用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良好的公路文化氛圍

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有利于創設濃郁的文化氛圍,有利于員工個性發展,有利于部門協作,有利于創造民主、團結、和諧的人文環境。河池地處桂西北要沖,而東巴鳳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公路文化建設極其富有挖掘潛力的寶地,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這個優勢,組織開展各式各類紅色文化的創作和娛樂活動。

一是廣泛開展文藝創作和文化藝術節活動。河池公路系統有許多的文學愛好者、書法愛好者和攝影人才,在歷屆歷次的全區公路系統書法比賽、攝影比賽和政研論文評比中,金榜題名,作品獨特,感染力強,極具藝術品味,深受職工喜愛,他們的作品謳歌描寫了公路職工改革建設的火熱生活,職工們在格調高雅、健康向上、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潛移默化、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培養品格[2]。如2007年自治區公路管理局舉辦的全區公路系統職工文化藝術節活動,河池公路管理局獨領風騷,囊括包括小品、相聲、演唱、健身操等在內的多項金獎,令兄弟市局刮目相看,本人的書法作品也榮獲了廣西公路“和諧杯”攝影書畫比賽“二等獎”,這對巴馬公路管理局職工來說是一個無窮無盡的人格自信和精神鼓舞。

二是廣泛開展新聞宣傳工作。新聞宣傳作是公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不懈地加強新聞宣傳工作,積極宣傳公路建設事業取得的新成績,及時報道公路系統涌現出來的先進模范人物,報道公路行業的新氣象,為推動各項工作起到加油鼓勁作用,在全局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三是深入開展思想政治研究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我黨的政治法寶,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政治研究工作,是團結和凝聚公路職工奮發向上的有效途徑。多年來,河池公路系統各級黨組織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不斷創新思想教育活動形式,并根據新形勢下公路職工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研活動,安排部署全局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經驗[3]。如2008和2009年度政研工作取得豐碩的成果,共收到職工政研論文101篇,其中22在篇社會公開發行的雜志刊物上發表,有的還獲得優秀政研論文獎和黨建研究課題調研優秀成果獎,并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到上級主管部門表彰。

四、結語

總之,公路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必須通過思想教育、文化熏陶、行業精神、隊伍素質和社會環境影響等多途徑、多渠道來加以建設。只有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文藝創作,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以及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訓,陶冶廣大職工的情操,在單位形成一個團結、和諧、愉快、寬松的環境,激發職工愛路護路的熱情,促使廣大干部職工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公路事業中去,才能推動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小珊.加強公路文化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17 (35):219.

[2]金國慶.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積極助推公路事業發展——南通市公路管理處廉政文化建設調查[J].交通企業管理,2015 (6):22-25.

[3]陸小昌.加強公路文化持久建設推進公路事業科學發展[J].中國信息化,2013 (10):191-19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