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辦學模式,整合優質資源,探索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路徑與實踐的研究

2018-10-16 02:59方紅彬趙雙全孫志平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29期
關鍵詞:應用型辦學學院

方紅彬 趙雙全 孫志平

本文通過應用型本科四年的探索與實踐,闡述學院在改革辦學體制、創新辦學機制、改革培養模式、整合優質資源、共享辦學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探索地方本科向工程技術應用型本科的轉型實施方法。通過應用型本科建設,推進院校學科建設發展,實踐探索出一條提升共建院校辦學實力和水平之路,項目研究填補了邢臺地區機電類工程技術應用型本科的空白,對促進我省推動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河北省教育廳批準由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邢臺學院、邢臺市裝備制造行業協會按照“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育人”的原則成立邢臺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成立,學院利用邢臺學院在基礎學科、師資條件、教學實驗等方面的優勢,依托河北機電機電類專業先進的職教理念、雄厚的師資團隊、一流的實訓設施,借助邢臺市裝備制造行業協會機電專業雄厚的技術人員和實習實訓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學院主體、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模式。本項目立足于邢臺區域的裝備制造業,學院緊密對接地方產業設置專業,共同培養機電類專業工程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

學院是經河北省教育廳批準的應用型本科試點,采用了“3+1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培養不斷線”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校企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最終實現了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一、項目研究方法

本項目研究與實施的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宗旨,以對接區域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為導向,從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出發,創新辦學體制機制,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四年來主要進行的工作有:

(1)統計調查:對機電類相關行業各類型、各層次人才需求進行問卷調查,結合典型調查,分析需求特征、職業領域崗位群從業標準,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

(2)資料研究:對相關地方本科學校機電類人才培養模式及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借鑒成功經驗,按照我院本科生定位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

(3)專家研討:邀請企業、學校及行業協會代表多輪討論,精心設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

(4)企業調研:走訪京津冀裝備制造行業有代表性的企業,調研企業在專業方面主要的人才需求情況,本科生主要的就業崗位,確定學生的職業能力需求。

二、人才培養模式

為適應當前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構建出一條主線、兩大平臺、3+1的人才培養模式。

1.一條主線

自動化專業以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較為系統地掌握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并能在工業生產一線、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有關制造系統自動化、運動控制等方面的系統裝調、運行管理與維護、技術改造與創新、工程設計等工作的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

2.兩大平臺

(1)學科專業平臺

學校在理論教學方法上進行適當創新,課堂理論教學中,突破過去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精簡課程講授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指導性,積極采用交互式、研討式教學法。同時,引入企業技術專家開展理論教學,大力推行項目慕課教學、微課教學、模擬角色演練、問題決策教學等教學形式。

(2)綜合實踐教育平臺

學校對實踐教學進行了創新性設計,通過對實踐項目的甄選和凝練,加大學生動手能力,提高設計性、創新性實訓項目的比重,倡導多形式開放性實踐教學,實行時間、內容、設備“三開放”。

3.3+1培養模式

學生通過三年的理論和實踐學習完成大學本科全日制教學計劃,在掌握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利用最后一學年的企業崗位實踐,提高自身技術技能。以學校+企業的教育培養環境,培養適應當前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三、應用型本科人才教學探索與創新

1.以金工實習為介入點安排學生接觸專業知識

為培養學生適應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以金工實習為介入點的循序漸進的模式,熟悉實習過程。

自動化專業金工實習安排在第二學期,共計一個月時間。金工實習前期,實習任務和實習內容在第一學期時以《工程制圖》課程任務形式下發,通過繪制鐵錘加工尺寸、裝配圖,為金工實習做準備;在金工實習期間,學生按照圖紙加工,除基本的車鉗焊操作訓練外,將本科階段后續課程所需要涉及的內容也融入到這一環節中,比如《電機與電力拖動》、《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運動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課程中用到的各種電機、普通機床、數控系統的操作、步進系統和伺服系統等運動控制系統,每個環節都由工廠技師和專業課程教師共同實施,實訓內容更具有針對性。

2.堅持基礎課程為專業課程服務

為保證本科人才培養知識前后的銜接,學院多次組織不同部門的教師進行教學對接,如組織了數學基礎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對接,《電路原理》、《電子技術》、《電機與電力拖動》、《信號與系統》等專業課程的教師與《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課程任課教師進行課程對接,根據專業課程對數學知識的要求來組織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組織了信息技術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對接,《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組態監控技術》等專業課程教師與《C語言程序設計》《信息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等課程任課教師對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與重點根據專業課程教學需求來調整。

3.專業基礎課程弓!人新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和適應當前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機械灌輸概念性知識的時代已經翻篇,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都需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如:《電路》課程將“翻轉課堂”融入到本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式、啟發式的學習思維模式,《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引入視頻展臺,直接將實驗運行結果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專業課程注重技術技能的培養

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本專業所有課程均采用理實一體授課方式。如《電氣控制與PLC》課程中引入“邢臺太行型煤配送中心的自動化布煤系統設計”真實完整的案例,以每三名學生為一組,完成整個項目設計、安裝及項目的演示,最后以項目總結匯報的形式提交成果。新式授課方式的引用即培養了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5.注重最新前沿知識的引入

(1)講授新知識,注重課程知識的前沿性。

《現場總線》課程中,應用西門子最新的編程軟件博途作為現場總線網絡的搭建平臺,利用西門子S7-1200、S7-1500等目前國際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控制器,講解Pfofibus-Dp,PfofiTiet網絡系統的搭建過程。

(2)購置新設備,保障實訓有序進行。

師資投入是保障正常教學的必要手段,為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學院投入大量資金采購了ABB、FANTJC等國際知名品牌工業機器人、現代電氣控制系統、YL-336B自動化生產線等設備,并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自動線安裝與調試》等相關課程中應用,讓學生掌握新技術的應用。

(3)讀施“走出去”戰略,擴展學生視野。

為了解當前自動化發展水平,開拓學生視野,認識自身不足,鼓勵學生學習新技術。學院先后組織學生參觀"2017年第十三屆國際工業自動化展覽會”和大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

(4)邀請專家進行講座。

為增加學生對本專業行業深入的了解及對前沿科技的認知,學院特邀冀中能源礦山設備分公司的楊振亞工程師,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學院院長李鐵軍教授等各級各類專家為學生做報告,加大學生與行業專家學者的交流機會,激勵學生學習前沿技術,為成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而努力。

6.精心組織,安排實習企業共學生實習

為做好學生為期一年的企業生產實踐環節的教學安排,學院派出多名專業教師到北京、鄭州、蘇州、昆山等地考察可以接納學生實習的企業,確定以北京大豪科技集團、蘇州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作為學生實習地點,統一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學生主要的工作崗位為自動化設備的安裝調試及技術服務,在生產車間學生可以接觸到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通過對設備的安裝調試和使用維護,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以后的京赴業打下基礎。

四、首屆本科學生培養成效

1.在各級各類專業比賽中成績顯著

2016河北省電子信息職業技能大賽電子設備裝接項目中榮獲得個人二等獎、三等獎;

2017年7月在邢臺市"2017北斗+寬帶”創新創業大賽暨北京"2017北斗+寬帶”河北省分賽區決賽中榮獲優秀獎;

2017年8月在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智能制造總決賽中,學院三名同學以華北賽區一等獎的成績代表河北省出征全國總決賽,取得了“連續過程設計開發”項目全國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2.學生專業素質好,得到多家用人單位的青睞

張超同學因實習期間良好的表現被富士康(太原)公司提前錄用,直接聘任崗位為工程部副總經理;張英峰同學因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被北京清大天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業一部錄用,從事系統設計崗位工作;趙文路、侯曉東同學被河北鼎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直接錄用到公司技術部從事技術開發工作;

目前河北佳博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博昊自控設備股份公司、邢臺納科諾爾精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均提供優質的工作崗位希望能招攬到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學生供不應求。據目前統計情況來看,學生大多數都到了專業技術崗位上,從事應用技術開發類工作,服務區域主要為京津冀及其周邊區域,實現了服務區域經濟的目標。

五、特色與創新

1.項目的特色

本項目創新辦學形式,實施了三方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育人、共享成果。創新了管理模式,完成了地方院校、高等職業院校和行業共建應用型本科辦學模式的探索,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按推廣價值。

2.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創新辦學體制,共建了邢臺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創新辦學機制,建立了科學高效的應用型本科管理制度。

整合邢臺學院、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邢臺市裝備制造業協會三方優質資源,充分發揮最大效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3+1>4”的培養效果,完成了首批工程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

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對全省乃至于全國的地方院校都將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猜你喜歡
應用型辦學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學院掠影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