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冰期機制看氣候變化與經濟降速主因

2018-10-16 02:59王立功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29期
關鍵詞:氧氣二氧化碳

王立功

二氧化碳主要是地球自然產生的,就像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的一樣。早在3~4億年前的石炭紀,就可看出那時自然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在蕨類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積累的化石能源。而且,一切有機物都是由四價碳組成的化合物。不但如此,大氣圈內的氧氣也都來自二氧化碳和水。況且大氣的組成部分中二氧化碳是最重的(44),比氧氣的分子量(32)還多12,天生是緊貼地面的存在的,是為了動植物生存發展繁衍生息安排妥當的,怎么會被誤解為“十惡不赦”的人類“公敵”?這哪里還有科學思維的影子!

科學研究最忌諱的就是主觀片面,視野狹小??茖W研究不是公投表決能解決的事物??茖W研究往往是少數人掌握真理的領域!人類應對失策了,代價不菲!

一、氣候變暖的機理

(1)為什么預言落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從日本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前后經歷了幾十年,但是以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為主要論點的理論所提出的預言一直沒能兌現:到現在只增加了區區的0.2~0.3攝氏度。這是因為什么呢?

是因為忘掉了二氧化碳是大氣中幾乎最重的成分,幾乎緊貼地表,反而把目光只聚焦于二氧化碳的高空溫室氣體作用,同時嚴重忽略了長期控制地球氣候的主要因素——冰期和間冰期。只需提一個簡單的問題:“一個系統里面有水和冰,外面加熱,什么時候溫度才開始上升?”答案是:“在冰完全融化以后?!彼?,只要兩極的冰蓋尚存,就不會有明顯的升溫出現!在地球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冰期一間冰期”循環現象,是地球區別于其他行星的不容忽視的重要特點。這么重要的因素長期被氣候學家們所漠視,豈不令人匪夷所思!我們人類一直沒有破解這一大謎題,幾十年來動用了大量人類寶貴資源與錯誤的方向,豈不是極大遺憾!

(2)我的研究結果表明,現在正是處于地球的第三間冰期,所以氣候變暖是必然趨勢。造成第三間冰期的原因:中美洲的大陸橋把赤道熱水流阻擋了,形成了北大西洋暖流:赤道蒸發量減少了,大氣環流使地球兩極的降水量減少;北大西洋暖流北侵,使北極冰蓋逐漸消融;還有,非洲和歐亞大陸以更為強勁的方式阻擋了赤道熱水流,使熱海水向南,逐漸消融南極附近浮動的冰山。

(3)改變氣候發展趨勢的辦法與二氧化碳無關,只需打通赤道熱水流的阻礙,就可以扭轉并控制地球的氣候,達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的目的。

二、二氧化碳的豐功偉績

二氧化碳不壞。如今.對二氧化碳的貶損、攻擊、污蔑之詞,已經在世人之間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我要說幾句公道話:沒有二氧化碳,哪里來的有機動植物大千世界?

( I)碳是生物的組成部分碳是唯一對生物提供碳元素的恩人,就人類知識所及,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碳,哪一樣不是從二氧化碳得到的呢?這包括我們人體的所有組織和器官。二氧化碳不是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在高空行使溫室暖棚的作用,而是依賴超過氧氣的比重積聚在地球表面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碳氫化合物。不然的話所有動物的食物鏈如何構建呢?動物如何呼吸呢?

(2)二氧化碳來于大自然生物產生以前各行星普遍自然地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所有行星生老病死的生命活動過程,都必然經過恒星對其進行潮汐摩擦制動,使其自轉速度減慢。這樣的過程使星體內部的摩擦熱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會使巖層中的碳酸鹽發生熱分解反應,同時形成形成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鈣(Cao)和碳酸氣(co:)。所以人類不是制造二氧化碳的主要力量。就是現在,地球每天還在不斷慷慨地免費提供這種寶貴的原料。比如《科學》月刊就曾經報道非洲沙漠里人稱的“仙女環”,我認為那就是地下石灰巖熱解產生的二氧化碳大尺寸氣泡,向上突破沙漠表面造成的痕跡。任憑風雨的涂抹,依然再現面容。還有非洲乍得湖畔一村莊的數百人在一夜之間神秘窒息而死的事件,也一定是地下冒出的二氧化碳做的孽!同時證明二氧化碳是沉在地表的!不應過度重視夏威夷火山邊采集的數據!

所以現在的火星、金星都存在大量二氧化碳,可是那些地方不具備進行光合作用的充分必要條件,不會有生物存在。金星是因為處于死亡前的彌留時期:所有碳酸鹽全部熱解,形成了厚度達50公里的二氧化碳氣體圈層!火星因為質量過小,只能保留不多的氣體,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比較重的二氧化碳氣體占比多,但也很有限!花大量人力物力去那里,真的,不值得!

(3)動物賴以生存的氧氣有三份之二是二氧化碳提供的,其余是水分子提供的。由于在石炭紀地殼變動的緣故,大量動植物被層層泥土砂石掩埋,退出了大氣圈這個化學反應環境,氧氣這種葉綠素光合作用的副產品逐漸積累豐富起來。這就是地質學著名的大氧氣事件的機理。當然這種滄桑變化不始于石炭紀,也不終于石炭紀,而是隨著地球生命過程的發生發展不斷進行的。二氧化碳參與的化學反應也從遠古的無機循環(從碳酸鹽的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金屬氧化物,經過水合反應形成氫氧化物,到吸收二氧化碳還原為碳酸鹽)過程發展到無機、有機兩幣贍環并存的狀態。于是地球特立獨行,成了有氧氣的藍色的星球,火山爆發流出的巖漿遇到了氧氣,其中的鐵元素被氧化成紅色,風化得到的土壤也具有了紅色,不再是以前的黃色,如中國的黃土高原,世界到處的黃色沙漠,以及著名的北美洲黃石公園。

(4)二氧化碳仍舊在不斷提供氧氣和食物,以及所有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如果真的如那些僧惡二氧化碳的人們所愿,消滅了二氧化碳的蹤跡,葉綠素可就再也不能為我們制造食物和氧氣了;

(5)煤炭、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這些化石能源的儲藏總量不必擔心枯竭。因為大氣圈里面的氧氣總數量應當與制造出來的碳氫化合物(包括地表和地下的)大致相當。所以可以推算出尚未勘測出來的化石能源總儲藏量。計算的結果一定會遠遠高于已知的探測結果。這也說明了為什么會不斷地有大型石油天然氣礦藏被勘探人員發現的緣故。

不但如此,地球還在不斷繼續制造各種化石能源以備人類將來開采利用。例如:大洋中存在的生物死亡禁區,那些地方被泥沙掩蓋后在上地慢提供的適宜溫度下,會使厭氧的沼氣菌之類生物滋生興旺大規模發展。這就是將來的石油天然氣礦藏。

那么,可燃冰的形成機制呢?我想前面說的天然氣的形成提供了甲烷的來源,在地殼變動的情況下會從地下冒出來。在前述海底高壓低溫環境中,與水構成穩定的水合物,就是如今的可燃冰寶藏!

(6)天文學方面我們不要再花費人類的寶貴人力物力去尋找以光年計算距離的類地星體了,因為人類永遠到不了那里!也不用在其他星體搜尋水:因為即使有水也沒有用!重要的是看看有沒有氧氣?有氧氣就知道有植物、光照、水、適當的溫度和壓力;如果連氧氣都沒有,就不值得繼續在這樣的星體上浪費精力了。是不是?

我們應該關注地球的情況,以便長久安心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三、改造地球扭轉氣候走勢

(1)諱疾忌醫會耽誤病情,不可取。像我們人類得以繁衍生息不斷發展的環境出現了不斷升溫的現象,也不可以一味堅持聽信庸醫神婆的擺弄遭到大劫難吧!我本人曾經在22年前研究地球變暖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地球變暖主要來自太陽月亮的潮汐減速制動摩擦力。并計算了金星和地球的熱能平衡。連同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等等說明了不是二氧化碳的罪過。文章的標題是《無情的地獄之火》,發表在中文《科學》月刊1996年第3期第53-58頁。由于該刊屬于《科學美國人》外文翻譯刊物的性質,英文原版不〔其他三+幾個其他文種的姐妹刊物都沒有這篇文章,所以沒有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

到現在又過去22年了,問題日益嚴重。熱浪襲來,許多人甚至被熱死了!

(2)針對地球發高燒的病情,對地球做手術:挖掘中美洲熱洋流通道,增加赤道海水的蒸發量,就會增加南北量級的降水量,從而中止第三間冰期的繼續發展,開啟人工控制氣候的先河。同時,進行各種模型模擬實驗,摸索改變氣候的經驗。

(3)好處:首先,回歸正確的科學理念,停止在錯誤岔道上失落的情緒;其次,原來所謂的清潔能源、可持續能源等等影響經濟發展的辦法都停止繼續發揮負面作用,全球的經濟會大大好轉;第三,某些極端惡劣天氣會明顯減少,至少不會變本加厲地惡化!

四、掀起一個尊重科學的高潮

(1)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現在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出現了不少明顯的方向性重大錯誤。比如氣候問題,甚至在研究冰期的問題時,發現地質科學的研究受到某些基礎科學方面錯誤的負面影響,把震旦紀和前寒武紀定位為全球五大洲的冰雪球狀態!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逐步糾正。

(2)熱力學只有三定律!如果按這樣的理論推測,宇宙就一定會逐漸變冷成為寂靜的死寂場所!怎么會有現在看到的眾多星系、類星系?怎么會有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的大千世界?于是我在《科技與創新》期刊上發表了論文《熱力學第四定律》,這篇文章雖然篇幅有限(只占一頁半),但是解決了宇宙復雜變化的全部機理問題:在什么條件下冷卻收縮?在什么條件下發熱膨脹?而不是像愛因斯坦當年那樣為了適應現實世界,考慮修改他自己考慮的公式里的系數選擇!為什么濕度計的水自動降低溫度把能量供給少數水分子使其蒸發?為什么凍干血漿、凍干果蔬可以成功?最近,2018年8月12日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這個探測器要了解的問題是:為什么日冕的溫度竟然比日面高300倍?以及太陽風的機理。我相信看過我的熱力學第四定律的人們,自認會自己得出解釋!而不看我的熱力學第四定律的參與上述實驗的科學家們,完成了7年多的任務以后,依然糊涂下去!這就是那句老話:“實踐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作指導,就是盲目的實踐!”

猜你喜歡
氧氣二氧化碳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氣啦
揚眉吐氣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氧氣能用得完嗎?
高性能可變進氣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