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情境教學法的會計電算化與會計手工綜合模擬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

2018-10-17 08:10鄧凌峰
現代經濟信息 2018年22期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一體化教學改革

鄧凌峰

摘要: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到來對高校會計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挑戰,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一門融合會計理論與信息化的財會專業核心課,其教學過程是實現“懂核算、會管理、擅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目前本科階段的會計電算化課程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改變現有的課程教學困境,改進其教學效果,擬通過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到會計電算化的實訓教學,實現會計電算化與會計手工綜合模擬一體化教學等措施有效提高學生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持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與創新思維,推動適合互聯網+時代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教學改革;會計電算化;會計手工綜合模擬實訓

一、高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高校財會專業的核心課程,有其獨特性。該課程將會計理論、會計實操、信息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際操作性,在橫向上與會計職業規范、真實財務實踐活動對接,通過會計軟件分崗位學習和綜合操作訓練,提升學生財務軟件實踐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在縱向上是會計基礎知識和計算機信息應用技術的運用和融會貫通,通過帶學生了解計算機技術對于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實質影響,強化學生互聯網+會計理念,為培養互聯網+時代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奠定基礎。目前,本科階段的會計電算化課程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教學方法傳統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主要以老師在課堂上講授操作步驟,學生聽完后機械模仿老師的操作步驟,過于關注軟件的操作,而忽視了操作背后蘊含的企業經濟活動的實質以及財務核算的原理。如此一來,整個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教學過程,教師忙于給學生解決操作問題,學生忙于將操作完成,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性與創新思維,不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教學課程體系設計不合理,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難以結合

目前,財會專業的教學課程體系往往將會計電算化課程與會計手工實訓作為兩門單獨的課程,放置在不同學期開設。有些高校甚至把會計電算化課程排在會計手工實訓課前開設,以致學生無法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相結合。會計手工實訓是會計電算化的基礎,如果沒有會計手工實訓的訓練,整個會計循環在學生眼中僅僅是一個文字組成的流程圖。在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環節,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軟件操作步驟而不知為何這樣操作,這樣操作的會計原理是什么。正因為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不合理,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教學的結果往往是學生考完就忘,只知財務軟件的操作,不能將會計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地整合,難以學以致用。

二、基于情境教學法下會計電算化與會計手工綜合模擬實訓“一體化”教學措施

情境教學法下會計電算化與會計手工綜合模擬一體化教學就是改變這兩門課程的傳統授課方式,不再將這兩門課程分成不同的學期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材進行講授,而是將兩門課程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教學,設置情境與角色,通過趣味性的表演,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其核心之處在于改變之前兩門課程的不同步,將時間、教師、教材、地點統一。

(一)配備師資力量

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與電算化的同步教學從學生的角度上來看比較新奇,而站在教師的角度上,同步教學也是一次考驗。教師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取長補短。除了對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操水平有一定要求,課程外還需要教師更多的接觸校外企業實務,可以選擇在企業里進行掛職鍛煉的方法,深入企業一線增強自身實踐能力,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特別是對于一些剛畢業就來學校當老師的青年教師,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在授課過程中僅能教授“二手”知識。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與企業聯系,在進行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同時,給教師也提供實踐機會。

(二)選擇適合“一體化”教學的教材

選擇適合同步教學的教材,二者實訓資料宜采用同一本教材,分別運用手工記賬和電算化兩種方法完成實訓,以此形成兩種會計數據檔案。通過對不同方法的演練,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會計循環有全面的了解,而且通過實驗結果的對比幫助學生比較兩種不同方法的異同以及出現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引發學生思考,更好的自主解決問題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師。不論是基礎會計學的教材,還是會計電算化的教材,選取的企業實例一般都以制造業為主,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產生了很多新興行業,學生就業的方向也發生了改變。應對這樣的多樣性要求,在選取實訓教材時不能局限于制造業,而是從學生的就業方向出發,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業與業務實例來進行操作。

(三)以團隊為單位開展實訓

改變原有的一人一賬的電算化課程教學模式,以團隊形式建立賬套,開展實訓。學生自發組成3-4人的小組為團隊,建立崗位職責卡區。分不同崗位與分工,明確不同崗位的職責與要求,將賬套的操作劃分到不同崗位,如:系統管理員,賬套主管,總賬會計,出納等。最為重要的是設置崗位輪換制度,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全面參與整個賬套工作的同時,樹立職責分工理念,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核算環境。此外,設立操作日志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包括:不同崗位人員的操作任務內容,不同崗位交接工作的基本情況,發生問題的情況,解決方法與結果等。

(四)同步開展會計電算化與會計手工結合綜合實訓

同步進行的手工賬與電算化可以讓學生從本質上認識“賬為何物”,明確“賬從何來”,掌握“如何做賬”,進而從根本上加深學生對會計循環的理解,掌握會計軟件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進行組員之間角色的分配,按照各自的崗位職責根據業務內容進行分工。其次,在任務驅動法下,小組間進行頭腦風暴,根據情境表演下的會計流程,運用電算化將各小組的手工賬從憑證的增加到會計報表的編制流程完成。最后,通過對比手工會計與會計電算化的流程與結果異同驗證賬務處理是否正確,將會計手工賬與電算化有機結合在一起。

(五)設置學習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設錯教學法進行教學

通過對企業完整會計循環的手工賬與電算化實訓,學生可以基本應對企業供銷存各環節的賬務處理。學生以自己的角色為準,根據不同的學習情境進行業務流程的演示,小組間進行競賽與互相評論,教師根據各小組展示情況進行打分。在課前準備中,教師通過設錯法,準備多余的憑證,讓學生進行辨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評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參與度,從根本上了解會計循環是如何在手工賬與會計電算化之間進行操作的。

三、結語

會計電算化課程通過結合會計手工綜合實訓開展一體化教學,改變了原有教學過程中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相分離的情況。通過一體化教學幫助學生從本質上認識“賬為何物”,明確“賬從何來”,掌握“如何做賬”,進而從根本上加深學生對會計循環的理解,掌握會計軟件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時將情境教學法融入會計電算化課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一人賬套的實訓模式,以團隊形式開展實訓教學,真實模擬企業財務工作環境,樹立職責分工理念。并通過課堂演示,要求學生以表演的形式呈現會計憑證傳遞流程,同時輔以小組競賽,增強課堂娛樂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較好的解決現有教學模式下實訓環境脫離企業真實財務核算環境的問題以及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操作無法融會貫通的問題,從課程根本上助力高校培養復合轉型會計人才。

猜你喜歡
會計電算化一體化教學改革
探析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范
會計電算化審計風險的成因與應對措施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