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

2018-10-19 18:51張婷婷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

張婷婷

【摘 要】十八大報告中給予生態文明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用了一個篇章論述了生態文明建設,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了黨的章程。十八大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高度概括和評價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成就,并在此基礎上將建設生態文明上升到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的高度,首次把美麗中國建設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十九大

一、十九大報告中把美麗中國建設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

從十六大報告開始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的建設,都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總體布局謀方略。十九大報告中描繪出了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九大報告中用了大量篇幅闡述了生態文明,報告中共有12次提及“生態文明”這個概念。首次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美麗”一詞首次被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展示了一幅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時間表和具體的任務清單。不僅豐富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且也為我國對全球生態治理和建設謀劃了新的藍圖。

美麗中國建設的提出豐富了我國建設強國目標,使富強、民主、文明和美麗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既相互聯系又互相作用。成為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涵是“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形成,彰顯了我國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們要“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十八大中我們只是參與者和貢獻者,十九大之后我們除了黨參與者和貢獻者,我們還要成為引領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不在只是對物質生活的滿足還要求對精神生活極其生存環境良好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吃的飽更要吃的好,吃的安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體文明進步,是不斷實現和滿足人民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不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以及人自身和諧的偉大事業。

十九大報告還將美麗中國建設上升到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高度?!皹嫿ㄈ祟惷\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包括從政治、安全、文化、經濟、生態等五個方面來解釋的??梢哉f生態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的目標中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就是要為人民群眾創造宜居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包括二氧化碳的減排等世界性的環境問題。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不僅是經濟的全球化更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組成部分,美麗中國建設與美麗世界建設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目前世界性的生態問題正以對全球居民嚴峻挑戰的基本特征呈現出來,要求必須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進行應對和解決。美麗中國建設將為美麗世界建設和促進全球生態安全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二、十九打報告中把美麗中國建設放在了戰略的高度,美麗中國建設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而長遠的工程

十九大報告充分肯定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許多不足和面臨的挑戰,得出了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而長遠的工程。我國在十八大之后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建設美麗中國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生態權益的根本保障。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判斷,是一個重大理論創新。這個新的重大的理論論斷也指導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這個新的判斷是在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及我國生態文明面臨的新的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比如綠色發展的理念日益的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不斷被提及,大氣質量也得到了不斷的改善,城鄉環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城鄉環境越來越美麗,生態環境的治理取得一系列的成績。生態文明體制不斷完善,比如在法律制度、責任追究、獎懲制度方面,特別是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紅線的劃分,對環境污染負有領導責任的領導進行追責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但是,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說的一樣,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但由于我們的歷史欠賬太大,傳統的粗放型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尤其是生態系統問題不是立竿見影就有成效的額,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艱巨任務。

三、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生態文明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實現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

十九大報告中從戰略的高度和宏觀的部署上都對生態文明進行了全面的論述,也有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論斷和新的戰略。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個系統而長遠的過程,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在探索和遵循自然規律中推進生態治理,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要求。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同資本主義生態文明觀是不同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呈現一種時空壓縮的現象,我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完成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兩三百年完成的經濟發展,同時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呈現出了環境問題在一段時間的壓縮式的發展。但是我們形成了一種新的生態文明觀,就是我們要摒棄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我們推行的是一種有效指導生態環境保護和推動綠色發展,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的新型文明觀。認識指導實踐,思想指導行動,美麗中國建設需要的是要人們從認識到認知、從思想觀念到實踐行為、從人們自覺的社會心理到系統的理論化文化價值觀的生態文化變革,需要一場意義深遠的全方位的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和生態文明觀念變革。因此,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有助于激發人們對自然對生態的道德責任,使人們從心里真正的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樹立自然也具有同人類同等價值的生態文明觀。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綠色發展理念進入每個人的心中,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比魏问挛锏陌l展都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事物在發展過程中蘊涵著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政治發展、文化發展、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必須在探索和遵循規律中進行。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中,只有積極探索自然規律和自覺地遵循自然規律,才能取得實際成效,否則,會遭到自然規律的懲罰。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倍鞲袼沟倪@句話,同樣可以看作是反映人類認識和實踐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對大自然無情的索取所受到的懲罰就是自然規律以其固有的法則宣告唯意志論和精神萬能論的失敗?!案鶕粋€自古就為人們所熟知的辯證法規律,錯誤的思維貫徹到底,必然走向原出發點的反面?!币虼?,只有正確認識規律、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現代化建設和建設美麗中國。

同時要通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穩定性。十九大報告針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為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指明了方向。比如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體制、建立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和強化排污者責任以及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等。十九大報告還對如何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以及如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提出了要求,并提出要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進一步完善好和執行好這些制度,必將顯示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制度對于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保障作用。

猜你喜歡
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
為十九大召開 做好三個準備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點話題)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