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與政府監管探析

2018-10-19 16:09聶鑫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政府監管互聯網金融問題

聶鑫

摘 要: 本文主要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及政府監管進行探討,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進行了初步的分析,進而從經營主體風險;法律合規風險以及資金安全風險三個方面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進而從 政府監管的層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為互聯網金融的平穩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政府監管;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金融行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模式金融產品。但也因此,給金融業、互聯網行業帶來了新的問題。由于網絡交易流程簡單,缺乏法律監督,資金盜竊、交易欺詐、個人信息被盜等風險不斷受到侵害,嚴重傷害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必須針對互聯網金融出臺法律監督體系,對網絡安全認證體系進行完善,加強信用信息系統的建設,提高資產安全的監督,規范金融行業,有助于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可持續徐良性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

目前,我國網絡金融發展的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提升,其內容不斷創新和豐富,為實現金融交易成本降低,減少信息不對稱,加強金融交易的工作效率等。這些模式具有豐富的創新內涵和突出的效率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各大銀行推出網絡借貸業務,在銀行的互聯網借貸業務中,銀行的在線借貸業務是通過傳統網下申請和審批,網上發放的形式。其主要形式通過是“銀行=電子商務平臺”形式進行的,進而開發了銀行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第二,在第三方支付方面,是由第三方支付和擔保,進而開發出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各大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相合作的融資;三是P2P貸款。在P2P網絡借貸方面,由簡單提供信息中介服務平臺的內容,進一步產生了P2P平臺與擔保機構的合作,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捆綁以及債權的轉讓等。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主體風險

當前時期,第三方支付除了原有的網絡支付方式,而且隨著網絡的普及,擴大了其綜合支付方式的適應范圍。大多數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將自己定義為用戶支付互聯網費用的中間人。從實際業務而言,這種支付中介,本質上就是銀行的結算業務形式。同時第三方在提供擔保的時候,有大量的資金聚集在該平臺,體現其資金存儲的作用 ,它可以用來在線資金交易,該種形式更偏向于“吸收存款”?!渡虡I銀行發》明確指出,銀行的專有業務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辦理結算。第三方支付的業務范圍超出法律界限。

(二)法律合規風險

法律合規風險重點集中在P2P借貸平臺上。就它的業務范圍而言,它可以被劃分是基于網絡的私人借貸中介。但是,國內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民間借貸進行規定。從當前的業務發展來看,它的風險級別很高,以至于一些P2P借貸平臺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高利貸、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2014年6月11日, “網金寶”是北京第一個P2P網絡借貸網站,該網站在線經營四個月關閉,與該網站無法聯系。在2014年2月推出以來,經營的四個月,其吸收金額超過500萬元。過去,它曾聲稱與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合作,吸引許多投資者。此外,紹興環保設備公司也有使用P2P借貸平臺。短短兩個月,他們就從全國29個省市的2000多名投資者手中非法籌集了4000多萬元。南京的“優易網”,非法集資金額達2000萬,以及2015年12月 “e租寶”事件。

(三)資金安全風險

根據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在支付機構得到客戶的備付金時,應該被存入在商業銀行開立的現金存款賬戶,為了達到資金的整合和清算?!吨Ц稒C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詳細說明,支付機構接受客戶的備付金時,必須全額存進客戶專用的備付金存款賬戶。雖然法律明確規定了客戶備付金存管,但資金的劃撥權仍然掌握在第三方金融機構手中,存在客戶資金被非法挪用的風險。此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對挪用、侵占、借用客戶備付金,以及非法借用客戶備付金給他人做擔保的處罰。

三、強化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政府監管的建議

(一)加強政府監管開放、合作力度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特點是技術高、風險強、跨地區,這使其監管復雜化。當前我國金融體系中,為了避免監管地帶出現真空或者調節系統出現紊亂的現象,加強金融體系的安全,將國家監管機構與行業自律性相關聯, 基于平等、開放和合作的原則,構建一個多層次、多層網絡金融監管體系。其目的,一是加強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強中央銀行在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領導能力,展現其主體的作用,促進銀行、證券、保險三方監管職責的轉變, 有機構監督轉變為監管機構。達到全覆蓋的網絡銀行業務流程管理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部門間的協調能力,提升各監管部門之間合作和監管。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包括地方金融辦、工商局,稅收局,和互聯網的有關部門分享信息,通過分析該地區的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提高監測和預警,并根據當地的實際金融風險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三是增強內部監管能力,構建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成立該組織,不僅是為了加強機構之間的合作和溝通,還有助于內部自律和互相監督的作用。內部監督的方法是:設計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自律公約,維護市場,維護會員及其會員的法律權利,執行法律法規,遵守自律公約。

(二)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法規體系

在當今,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為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監管,維護國家經濟金融的正常運轉。首先要規范互聯網金融,確?;ヂ摼W金融良性和持續發展。其次,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立法過程和發展并不完整,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很少,需要一套新的法律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規范。在當前,我們需要從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社會信用體系,金融一體化的信息,財務信息網絡安全等方面進行立法,進而加快對第三方機構的立法,以確保有關法律制度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構建一個系統性的網絡金融法律。然后,中國目前的金融法律制度的立法基礎是由《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和《保險法》等組成的,其內容并沒有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領域進行規范和涉及,所以有必要對法律條款進行補充和修訂。與此同時,部分互聯網金融機構起步早,發展迅速,業務范圍廣泛。例如,網上銀行和網上證券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金融市場,其內容需要刪除或修正。部分涉及在線支付和在線保險的內容相對完整,但其實際落實情況還有待加強。針對網絡借貸和網絡金融超市的法律是空白部分,它們業務風險級別高,涉及業務范圍廣泛,需要盡快立法進行監管。

(三)保障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在某種程度上,消費者在金融交易中是處于弱勢,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也是弱勢群體。為了實現金融消費的權益受到保護,提升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當前前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領域更是一片空白。在2013年5月,央行出臺了試行辦法明確規定,對金融消費者的定義排除了在網絡金融機構或者準金融機構的消費者,如網絡支付、網絡貸款等。因此,我國有必要加強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覆蓋所有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范圍,建立專門的互聯網金融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管理,完善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和懲戒制度,打造互聯網金融市場良好環境。此外,我們需要增加對欺詐和惡意泄漏的違法行為的監管和懲戒力度,對非法和違規行為嚴厲處理,做到對先關機構的威懾和警示,實現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利的保護目的。

結語

互聯網金融需要遵守金融的相關規律,因為其核心就是金融?;ヂ摼W金融監管方式應該具有適度性和克制性的特點,其監管措施應該適應潛在風險。在金融市場新現象下,互聯網上會出現多樣的新金融產品,面對不同的“新”,我國政府必須正視金融形勢的本質,依據現有的法律框架規則和原則,進而考慮是否采取新的監管措施。在處理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時,針對不同的風險因素,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在制定新的監管措施之前,應考慮到潛在風險,采取適當的監管行動,防止過度監管。做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應該以指導為方向,輕則輕,能重則重。

參考文獻

[1]朱恩丹. 寧波市互聯網金融發展政府監管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6.

[2]潘錫泉. 互聯網金融亂象下的監管思考:激勵還是整治?[J]. 當代經濟管理, 2016, 38(6).

[3]楊莉萍. 比較與鏡鑒: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的困境及對策[J]. 晉中學院學報, 2017, 34(4):55-60.

[4]李夢楠. 互聯網金融政府監管研究[D]. 山東大學, 2017.

猜你喜歡
政府監管互聯網金融問題
公共服務外包該“放”什么,“管”什么
廣州市小產權房的現狀與出路研究
環保投入、政府監管與大氣污染防治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