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幫助高職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2018-10-20 12:33葉柏青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物理培養

葉柏青

摘 要:部分新入學的五年高職學生對物理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我們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和概括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物理;教學;實驗;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和概括的反映,人們的已有知識和經驗是思維的基礎。初中物理所討論的一些基本的簡單的物理現象和規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是屬于以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的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五年高職物理教材比初中物理教材有較高的臺階。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正是在這一點上感到不適應,困難較大。因此,在五年高職物理教學中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課題是很有意義的。

前面談到思維的基礎是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但個人的經驗有時并不科學,以至從這樣的經驗出發會使他們的思維活動誤入歧途。例如分析在光滑斜面上的物體的受力情況時,常有學生說物體除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還受到下滑力的作用。犯這個錯誤的學生往往有這樣的經驗——“必需用力推車,車才能前進”,因而他們認為在物體的運動方向上必定有一個力。如果僅僅就事論事地糾正上述錯誤,那么他們在分析光滑水平面上前進的物體的受力情況時,可能又會多一個“物體前進方向的力”。因此,必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中有時會無意形成某些錯誤觀念??梢?,需要引導他們對幾個具體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綜合、比較,最后概括出正確的結論——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產生速度的原因。這樣不僅從根本上糾正錯誤,而且能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自己概括出正確的結論,正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的標志。

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決不是說可以輕視和放棄實驗。例如,學生對矢量的加減法感到難理解。我就在力的合成一節首先做好演示實驗,接著組織學生自己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獲得一定的感性知識——象力這樣的物理量合成時不能用簡單的代數加法,必須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以后,在學習動量定理時,重提速度矢量、動量矢量的合成與分解也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這時,時機基本成熟,就可以成功地引導學生從力、速度、位移這些具體的矢量合成與分解的法則出發,抽象概括出所有矢量的加減法則。這里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的感性知識一般作為具體的形象思維基礎,在條件成熟時促進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邏輯思維的發展。

這里要指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固然首先要求學生正確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則是提高判斷、推理和概括能力。

學生在判斷、推理、概括過程中往往抓不住事物間的本質和事物間的必然的因果關系。如:有些學生認為牽引力一定做正功,摩擦阻力一定做負功;還有的認為物體落地速度大小,與拋出物體時的速度方向有關;等等。顯然這些同學被一些非本質、非必然的因素迷惑了。這種情況下,我一般從兩個方面幫助學生糾正是錯誤。一方面舉例子說明。如:從山崖上拋出石頭(不計空氣阻力),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很容易地證明,石頭落地時的速度大小,與拋出石頭時速度的方向無關。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他們的判斷的錯誤。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指出學生產生錯誤認識的根源,引導學生在判斷或概括時一定要抓住本質、抓必然的因果聯系。如判斷某個力是否做功,做正功還是負功時,要抓住該力與它的作用點的位移這兩個矢量的夾角的情況。因為這個夾角大小與力做功的情況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教學中我有意擺出幾個物理事件,讓學生辨析哪些事件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哪些則沒有。如: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跟①運動方向、②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中哪一個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閉合線圈中是否產生感生電流與①是否有磁場穿過它、②是否有磁通量的變化;等等。學生經過多次鍛煉,抓本質和找必然聯系的能力就提高了,他們的思維活動就逐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技校學生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弱點就是不善于解題,死記硬套公式。這正是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的反映。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操之過急。一開始只要求學生解一些簡單而基本的題目,但在解題過程中則嚴格要求,每題必須認真審題,逐步理順他們的解題思路。我的一般要求是:拿到題目一定要明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研究對象的個別屬性。同時還要分析研究對象與外界的聯系,如是否受到外力作用,與外界是否有能量交換等。這是審題過程中十分重要的而學生卻不夠重視的一步,要求一開始就加強指導,防止學生一見到題目就死套公式的不良習慣。接下來,就分析研究對象的運動可以分為幾個過程,各個過程中分別遵循什么規律。最后按不同過程的不同規律建立待求量與已知量(或中間量)之間的方程,找出合理的答案。這樣的解題思路有條理,符合一般的認識規律,學生一般都能接受。以后遇到較難的題目也能這樣有條理的分析推理,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經常引導學生注意知識的前后(縱向)橫向聯系,并且對學過的知識適時的回顧總結。例如學完“功和能”這一章,我和學生一起把該章內容歸納為兩大部分:一是基本概念,如功、功率、能、動能、勢能等;二是基本原理即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看作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時的動能定理的特例。象這樣把學過的知識壓縮提煉也能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如果每學期都能這樣做,不但能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而且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無疑是有益的。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材,本文所談的僅是點滴體會,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歡
邏輯思維能力物理培養
留言板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