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基于痕跡檢驗鑒定技術的一起交通事故再現研究

2018-10-20 03:30吳潤華
躬耕·文化精粹 2018年5期
關鍵詞:因果關系交通事故分析

吳潤華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目前交通事故痕跡檢驗鑒定現狀,分類闡述了不同項目痕跡檢驗鑒定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車體痕跡、碰撞痕跡、路面痕跡、輪胎痕跡等,并對痕跡檢驗鑒定在交通事故現場分析中運用進行了說明。通過一起死亡交通事故的痕跡檢驗鑒定分析交通事故的關鍵點,再現交通事故的發生過程,進一步闡述了交通事故痕跡檢驗鑒定技術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關鍵詞:交通事故;痕跡檢驗;再現;分析;因果關系

目前,在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快速發展的同時,交通事故案件起數也居高不下。為了防止交通事故當事人逃避責任和出現錯誤認定,有必要對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進行檢驗。交通事故中的痕跡是車輛、人體等客體在路面上相對高速運動狀態形成的痕跡,相對于其他類型案件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即為現場分布廣、痕跡物證數量多、能有效的甄別關鍵痕跡物證是必備的素質。對于疑難、復雜的交通事故現場,必須熟悉各種交通事故痕跡物證之間的關聯性,才能采取相對應的提取固定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把握交通事故痕跡物證的關鍵點,以避免被無關信息干擾,避免使對案件的判斷認定走入歧途,非常值得我們進行研究。

一、痕跡檢驗鑒定的分類及運用

(一)車體痕跡檢驗

交通事故碰撞變形痕跡檢驗鑒定,通過車體上的碰撞痕跡在形態、粘附物成分、尺寸、距地高度、形成方向是否具有一致性,判斷是否有碰撞事實發生及何種形態碰撞接觸;線條刮擦痕跡在交通事故中很常見,可以進行線條拼接、測量比對。

(二)整體分離痕跡檢驗

整體分離痕跡檢驗鑒定在交通事故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交通事故逃逸案件都是靠現場遺留物進行拼接比對確定的。通過現場遺留的碎片與嫌疑車輛相對部位進行拼接認定肇事車輛。

二、基于痕跡檢驗鑒定技術的一起交通事故再現

(一)案情摘要

2017年xx月xx日xx時許,張xx駕駛甲車,郭xx駕駛乙車沿廣東省某國道由西向東行駛至某處時,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該起交通事故的爭議點為甲乙兩車在交通事故中是否發生碰撞接觸。

(二)檢驗所見

1. 交通事故現場

發生事故道路單幅寬度為11.00m,2條機動車行車道,1條非機動車行車道。甲、乙車失控起始于某國道7xxkm+400m附近。

甲車由西向東行駛中失控向東南方向橫向滑移,越過道路南側路緣石向左側側翻于路基下。甲車左前輪、左后輪分別距道路南側邊緣線(下稱基準線)0.80m、1.30m,車頭向東稍偏北,左前輪距道路北側“某國道7xxkm+400m里程牌”(下稱基準點)的直線距離21.10m,甲車左前輪、左后輪分別在事故現場路面留下11.00m、10.00m 的滑移印痕,印痕起始點分別距基準線4.90m、4.50m。

乙車由西向東行駛至事故路段,向東南方向滑移中掛車向左側側翻后向前滑移(滑動)一段距離停止,乙車主車右前輪、右后輪分別距基準線2.00m、2.50m,車頭向東稍偏北,右前輪距基準點的直線距離為78.00m,乙車掛車左前輪、左后輪、著地輪、分別距基準線5.20m、6.70m,左前輪距基準點的直線距離為67.40m,乙車在事故現場路面留下90.00m的輪胎搓滑印痕和75.00m的掛車側翻后的挫滑印痕,印痕起始點分別距基準線7.30m、8.50m。

2.事故地點

發生事故地點為瀝青道路,路面干燥,事故地點之前路段路面潮濕并有浮冰。

3.事故車輛

(1)甲車。前護杠、前保險杠、前圍板、中網破損、脫落、左前組合燈損壞、脫落、前風擋玻璃破損、脫落、左、右縱梁前端部彎折變形;左側較嚴重左前懸架變形、左前輪輪胎破損、車頂拱曲變形。左A柱變形、左前門拱曲變形、左側中間車門前邊緣有刮擦痕跡;左側后窗前窗框、下窗框變形、窗玻璃破損、脫落、窗框變形處表面有明顯擦痕,擦痕處有黑色非金屬附著物;車身左側車頂中部凹陷變形,變形面積為45.0cm×25.0cm,車身左后部塌陷變形;中間車門軌道后端部留存有細沙粒,后車門變形;后車門玻璃及左尾燈破損、脫落、駕駛室工作臺變形、局部破損、方向盤扭曲變形、車身右側無碰撞、刮擦痕跡。

(2)乙車。主車前部、左右兩側均無與其他車輛碰撞、刮擦痕跡。掛車牽引架扭曲變形、前橋旋轉移位(逆時針);貨箱左側欄板有多處與地面的摩擦痕跡。

(三)交通事故因果關系分析

1. 事故現場路面痕跡分析

(1)事故現場路段路面散落物。根據甲車車身左側、左后部受損狀況和甲、乙車質量相差懸殊。若甲、乙車發生碰撞接觸,現場路面應該遺留車體碎片散落物?,F場照片表明,甲、乙車失控發生橫向滑移和側翻路段路面無任何散落物。說明甲、乙車在此處未發生碰撞接觸。

(2)事故現場路段路面痕跡。經現場勘查測量,現場路面甲車橫向滑移印痕起始點與乙車掛車側翻挫滑印痕起始點沿車行道方向相差11.0m,乙車掛車側翻在前,側翻后的乙車掛車輪胎側面是不會與甲車車身接觸的。甲車車身左側也未見乙車掛車輪胎胎冠的接觸痕跡。經現場勘查,測量甲車左后輪橫向滑移印痕起始點距基準線4.90m,乙車掛車左前輪搓滑印痕起始點距基準線7.30m且搓滑印痕與車行道方向的偏離角度為17.82° 偏向東南方向。若乙車掛車與甲車車身發生碰撞接觸,則乙車主車在超越甲車時與甲車碰撞接觸的可能性更大。經檢驗,乙車主車車身未發現與其他車輛碰撞、刮擦痕跡。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痕跡檢驗工作必須對各種痕跡進行全面、客觀、細致的綜合分析,對交通事故發生全過程要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過程,要使勘察檢驗者能夠意識到并全面提取交通事故痕跡物證,必須對各種交通事故痕跡之間的時空關系把握準確,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現場勘查和痕跡物證檢驗中的失誤,才能使交通事故痕跡檢驗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提供經得起多方考驗的證據體系。

參考文獻:

[1]張忠智,馬洪超.對交通事故中痕跡證據的一些思考[J].社會縱橫,2010,25(8):86~88.

[2]李麗莉.幾種交通事故痕跡鑒定類型的鑒定要點[J].中國司法鑒定,2011,(5):41~45.

猜你喜歡
因果關系交通事故分析
預防交通事故
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分析:是誰要過節
做完形填空題,需考慮的邏輯關系
回頭潮
探究刑法的因果關系
月圓之夜車禍致死率高
從哲學中的因果關系到刑法學中的因果關系
愉快的購物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