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性

2018-10-20 04:28衡孝紅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作業批改多樣化有效性

衡孝紅

摘 要:在新課改的今天,數學作業的批改必須打破以往單一的模式。有效的批改作業,能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癥結,能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批改;多樣化;有效性

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僅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還可以看成是一種課堂教學的延續。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方式主要是教師全批全改,形式上主要表現在勾與叉的提示,內容上表現為非對即錯的機械性。傳統數學作業的批改,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作業內容的特殊性。

這種傳統的數學作業批改方式是存在著極大的弊端的,這些弊端主要表現在:

1、加重教師的負擔,占用教師太多時間,從而使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備課,去鉆研教材教法。

2、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一般是老師批改,學生訂正,至于學生知不知道為什么做錯、錯在哪、是運用什么知識點解題的,往往不清楚,因為訂正時學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這些需要訂正的同學,往往是該訂正的還沒訂正(因為真的不懂),而新的作業又布置了,教師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對這些題目進行講解,作業對學生和老師變成了一種枯燥的任務。因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便無從談起。

3、單純地用勾和叉來判斷正誤,用百分制量分,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評價的結果頁帶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判斷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潛能。用分數衡量作業,會導致學生的解題思路、學習方法、過程與習慣、能力與品質等各方面的因素不能體現出來,而這些東西正是小學生學習的潛能之所在。單純地用勾和叉來評價,影響了師生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

4、師生雙方獲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學生中有應付抄襲作業者,而教師也因量大時間少,批改形式簡單,致使作業的功能并沒有完全發揮。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作業的“全批全改”使教師很辛苦,它不但束縛了教改的手腳,還束縛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所以,改革作業批改方法應當受到應有的重視。有效的作業批改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師從學生作業堆中解脫出來,保證教師有充裕的時間備課,同時又能使學生由單純地做作業的被動狀態變為積極參與作業批改的主動狀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本人結合自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有效地批改小學數學作業淺談以下幾點:

一、創新傳統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方式,多種方式綜合利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有必要去改革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方式,創新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作業批改。

1、全批全改。雖然全批全改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但它不是一無是處。全批全改在評價學生成績,判斷解題正誤,比較學習差異方面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在使用全批全改時,要及時批改,不然作業情況不能及時反饋,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甚至學生一次次照犯原有的錯誤,效果大打折扣。要充分發揮全批全改的優點,教師及時記錄缺漏信息,這些信息在單元、期中、期末考試應該有效利用起來,以這些學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識作為復習的重點,將會事半功倍。

2、隨堂面批。數學作業批改越及時,越有利于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念。通常一些可當堂完成的課堂練習作業,學生在做作業時,教師應作巡回輔導,巡視時應關注中下生,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即批閱,但看到錯題時可暫不作批改,只悄悄指出學生的錯誤,指導正確解題,讓他們自己訂正完后。這樣邊巡視邊指點,一般可批完中下學生的作業。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知識,如計算題,力爭課堂作業在當堂完成,而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我批改,同時在錯題旁邊用鉛筆做記號,校對完立刻訂正,再讓教師批改。這種方式提高了作業批改效率,縮短了反饋時間,并可以在課堂上及時輔導差生,同時有利于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3、學生互批。課堂上有些作業可以采用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批改的方法這種作業批改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責任感和自身的評價能力,學生在批改別人的作業時,往往都特別認真,不放過一點細小錯誤,甚至于比老師改得還認真,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識別判斷能力。從別人作業中接受教訓,從別人作業中吸取優點,指導自己作業。但是我比較反對同桌互批,因為試過幾次這樣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每個學生都有好勝心,非常關注自己的作業情況,老師在校對時,他時不時的看自己的本子,生怕同桌同學把他改錯了,因而而忽略了自己改別人作業的過程。

4、隨意抽改。對于一堂新授課的作業,在課堂上先及時隨意的抽改幾本,發現問題當堂即時的解決,然后再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這樣可以了解每個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情況,檢查本節課的教學效果調整下堂課的教學內容,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除了在全班進行講解還要在當天的家庭作業中適當布置一些相應的習題進行練習,舉一反三加以鞏固。對于個別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的書面修正、或找其他學生上黑板板演或教師課后進行輔導等方法得以解決。

5、二次記分。在評價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傳統的做法往往是教師經過一番審閱和批改,然后給予一次性的成績。學生很少去思考和訂正,為應付老師,可能直接抄答案。二次記分的做法是:先由教師對學生的試卷、練習、作業等先打一個基本成績,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評語;然后將作業發還給學生,要求他們對照評語,深刻反思自己的作業過程,認真訂正自己的作業,如果正確,便追加成績,否則便不給分。事實表明,這種方法一方面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及時訂正作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逐漸養成仔細檢測作業過程、自覺優化作業思路等良好習慣。

教師選擇哪種方式進行批改作業,要注意因作業內容而異,因學生學習情況而異,因教師教學風格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不管采用哪種批改方法,只要是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業批改中來,能從作業批改中學習到好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在掌握知識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都是好的批改形式。

二、創新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1、巧用評語,激勵為主,加強了教師與家長的交流。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結果應具有激勵導向作用,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評價時,教師應盡量從積極的方向把鼓勵和批評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評語,是一種作業批閱的方式,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還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統一的進步。將評語引入數學作業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績,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評語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利用評語適當給予啟發,以幫助激發學生的潛能,激活創新意識。例如有的學生想到一個好的解題思路,我會寫上:“你的解法太妙了!”,再例如遇到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我會寫上:“你能不能想到更好的方法呢?”。對作業質量差的學生要盡量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鼓勵的口吻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再仔細些,你準行!”、“你是個漂亮的孩子,你能‘字如其人嗎?”、“看到你的進步,老師非常高興,祝賀你!”“老師期待著你下次的進步”,對作業有進步的同學,我會寫上:“你真棒,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的!”。我還利用作業本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配合教師進行教育,例如“某某同學,最近計算錯得多,請家長給他多練習!”,“某某同學最近上課有點貪玩,請家長配合教育?!蓖ㄟ^這些溫馨的提醒評語,及時給學生激勵,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改“╳”為“○”,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批改數學作業時,我發現有的題目,例如在方格圖里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如果打“╳”,學生就沒有地方訂正,于是就給學生畫“○”,讓學生擦掉重寫,訂正后再打上“√”。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法很好,特別對作業錯得多的同學,如果全打“╳”,作業本會很難看,學生心理也很難受,不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錯題上畫“○”,讓學生訂正后再打上“√”,這樣作業看起來漂亮多了,我相信學生的心里也會一樣地愉悅美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笔堑?,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貴的,是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的。雖然改“╳”為“○”,只是一個小細節,但作為老師就要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

總之,評價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方式,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及時訂正,及時整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再好的作業批改方式和評價語言都需要學生進行及時的訂正和整理。每個生準備錯題集,不僅抄上錯題,還讓學生在邊上寫出錯誤原因,然后再寫上正確的答案,考試前再做一遍同類題。這一做法被證明是大考前復習的最有效方法。教師也要摘錄一本錯題集,把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歸類和研究,找到相應的措施。每單元結束,進行綜合選編,印發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完成改錯,教師再把改后的作業收集批改。這種方法可使學生對易錯處舉一反三,認真糾正。對提高教學成績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數學作業是教學的一面鏡子,或者說是師生交流信息的一個窗口。通過批改作業,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促進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智能,矯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彌補知識的缺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說明,教師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機械性的重復勞動,而是一種復雜的、具有創意的過程,需要教師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憑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才能夠把學生的作業批透,獲得教學信息反饋的第一手資料,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成為教師教學的幫手。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大廟鎮大廟小學)

猜你喜歡
作業批改多樣化有效性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莫讓批改作業成為你的“包袱”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物理復習課堂中復習內容的設計*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巧用評語,優化數學作業批改
數學問題解答方法多樣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