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教學改革與技術服務/培訓模式探索

2018-10-21 10:49劉宏迪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理實一體校企合作素質教育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第一線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學技術知識,又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能,能把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技術型、應用型的管理人員和技能人員。中職學校通過教學改革和研究,已在多方面取得了成就;與企業深度合作,開發了工學結合的教材,建設具有企業真實工作情境的實訓基地,并及時將教改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解決了許多在建筑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關鍵詞:教學改革;理實一體;素質教育;校企合作

一、業改革為契機,重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課程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教育中,由于受普通教育學科體系課程教學方式的影響,許多學校在教學中仍沿襲傳統學科課程的教學模式,偏重于學科理論體系的完整傳授,理論和實踐有所脫節,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界限,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從感興認識入手,加大直觀教學的力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成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同時,還包含教學場所的一體化。因此,“理實一體化”絕不是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和實習教學在形式上的簡單組合,而是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近年來,在我校的課程改革思想指導下,我校大力支持精品課程建設,我團隊圍繞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積極開展了教學改革工作,徹底打破原有的課程教學體系,不強調課程的系統性及完整性,更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基于工作過程,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校本教材,并以筆試+實際操作+綜合職業能力等多種考核方式來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畢業生的職業能力逐年提升。

建成了校建筑技術實習實訓基地。將教學課堂搬到實訓現場,教師通過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更好的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形象而生動地解決枯燥難懂的理論難題。近年來,學校也舉辦多屆校建筑施工技能大賽,將理論課程以競賽項目形式呈現出來,通過比賽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操相結合能力,從而更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推廣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現場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同時,積極利用先進的媒體技術,《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課程標準、電子教案、網絡課程、在線測試等內容都已上網,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教學,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極大的方便教與學。

二、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中職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就是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特別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此在人才培養方案上,一方面,在專業改革與建設上我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把服務就業、促進就業的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另一方面,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設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系統是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設計出符合本課程需求的實訓、實習項目;同時,專業基礎教學也系統化,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其能夠可持續發展,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構建校企合作管理平臺,利用雙方資源優勢,通過互補實現共贏局面

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在內的八點要求的意見指導下,確定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改革方向。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與企業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先后與大連市筑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東洲建設(大連)有限公司、大連九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金廣集團、大連圣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近百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學校為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提供技術研發、推廣和員工培訓等服務。建立多家校外實習基地,為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實踐教學、工學結合學習、頂崗實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及專業技能有了質的飛躍。

四、培養一支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突出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學校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實習,提供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把企業一線的技術骨干引進學校,引入課堂,企業的技術骨干進課堂不僅教授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還把企業文化帶進課堂,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熏陶。經過幾年的培養引進,形成了一個專兼結合、高素質的教學團隊,為培養我校建筑施工專業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礎。同時團隊承擔著市的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任務,真正做到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突出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五、師資培養

近幾年來,學校采取校外引進、企業鍛煉、國內培訓、承擔課題等途徑,建立學校教師和企業能工巧匠合作互動機制,建立了一支教育理念先進、實踐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雙師結構”優化和“雙師素質”優良的教學團隊。

主要采取以下方式進行師資培養:

1、下企鍛煉:有計劃的選派中青年教師到生產單位掛職鍛煉;利用假期派部分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組織教師去生產和管理單位實習。學校針對建筑防水工程施工選派4名教師到大連傅禹集團進行為期2個多月的深層實踐調研活動。通過頂崗實踐,教師可以了解自己所從事專業目前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及時補充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科技創新爭取廣闊的操作平臺和支持。

2、學歷培養: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以改善教師的學歷結構。

3、短期進修:選派教師到經濟發達地區學習進修,或到教師師資培訓基地參加培訓,豐富和完善專業知識結構,學習和推廣先進的職業教育經驗,從而跟蹤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我校多位教師參加了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考核辦公室舉辦的施工現場專業人員師資培訓。

4、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鼓勵教師參加行業內的各種職業資格(如建造師、造價工程師、檢測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的培訓考試,使專業教師的執業資格、執業范圍得到提升和擴展。

5、學術交流:安排青年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掌握行業的最新動態,提高實用型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傳播。

6、項目實踐:鼓勵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引進生產項目,提高教師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能力,從而提高課程設計和開發能力,具有真正的雙師素質。

7、教學競賽: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省、市教學比賽,通過比賽的培訓,學習中職最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校不定期舉辦教學相關比賽、錄課等活動,提升教師以及不同教學團隊整體教學水平。

作者簡介:

劉宏迪曾于建筑設計單位擔任結構設計師多年,后入職中職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具有豐富的一線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經驗,同時具有一線教學經驗,能夠很好的將工程實際應用于理論教學中,教學通俗易懂。曾多次主持并參與設計建筑結構,任教期間多次參加學校與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大賽,取得較好成績。參與學校教學改革,將工程實際應用到專業課教學中,指導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夠結合中職學生學情特點,進行創新實踐教學嘗試,教學效果顯著。

猜你喜歡
理實一體校企合作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Javascript課程“理實一體”教學設計的探討
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新裝備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增強現實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