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配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研究

2018-10-21 06:15張煥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張煥

【摘? 要】目的: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復訓練的方式,觀察該治療方式對其血清缺血修飾清蛋白,神經功能和神經元的特異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響。方法:將急性腦梗死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4例患者,共68例患者。其中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治療組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其是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的。每天需要進行一次治療,每十天為一療程。然后在患者進行三個月治療之后,對比對照組和治療組,觀察其治療前后血清的相關指標水平,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評分,以及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結果:在患者治療以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相關指標評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血清相關指標要明顯低。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的血清相關指標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結合用藥治療,對患者的神經功能康復具有重要作用,其與患者相關指標有關。

【關鍵詞】早期康復訓練;針刺療法;急性腦梗死

急性腦梗死是老年人經常出現的病癥之一。為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進行改善,臨床上采用了早期針刺治療和康復訓練。相關研究表明,早期康復訓練對患者肢體能力恢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針刺配合早期康復訓練的治療,觀察患者血清IMA,NSE水平和神經功能康復所受到該治療方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我院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共68例。然后對其分組,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其中治療組有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在46到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7歲,其中有各5例小腦梗死患者和腦干梗死患者,3例腦栓塞,8例基底節區腦梗死,7例腔隙性腦梗死,6例多發性腦梗死。對照組中有女性患者12例,腦性患者22例,年齡范圍在50到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7歲。其中腦干梗死患者5例,小腦梗死3例,各6例多發傷腦梗死和腔隙性腦梗死,4例腦栓塞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患者每十天一療程的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針刺配合早期康復訓練的治療方式。其中早期康復訓練是一種功能康復訓練,采用先簡單后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調整方案。主要內容是患者肢位的合理擺放?;颊攮h節的活度訓練,有主動訓練和被動訓練兩種方式。還包括患者平衡,轉移訓練,如:患側翻身,從坐到站,從臥到坐等。另外,還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如大小便自理能力,飲食自理能力等。其治療時長為三十分鐘。每天一次治療,每十天為一療程。

2 治療效果

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失情況進行觀察,采用MESSS評分進行評定。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觀察,并進行BI評定。對患者運動功能進行觀察,并進行FMA評定。兩組治療前的MESSS,BI,FMA評分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該指標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MESSS要低,EI評分高,FMA評分高。兩組的血清相關指標IMA,NSE水平,治療前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IMA,NSE水平要低。

3 討論

現階段,針灸治療已經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效果明顯。在患者病情穩定時,可以進行針灸治療。其對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運動能力恢復具有改善和促進的作用,可以使其神經功能缺損得到改善。改善患者肢體活動,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治療效果。

早期康復訓練對患者吞咽能力恢復,語言能力恢復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患者病情穩定,不再進展,就可以進行康復訓練。早期康復訓練可以促進患者新的神經軸突出聯系的建立,對其神經細胞功能和運動功能的改善具有促進作用。早期康復訓練可以促進患者肌張力,神經功能的恢復,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實驗研究表明,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MESSS評分均降低,且治療組明顯要更低。兩組的BI和FMA評分要明顯提高。治療組要比對照組高。所以,針刺配合早期康復訓練的方式可以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對患者肢體活動改善,語言,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實驗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IMA,NSE水平要明顯比治療前低,而且治療組要更低。也就說明,針刺配合早期康復訓練可以對血清相關指標水平進行降低,對患者的腦缺血狀態進行改善,有利于患者腦細胞的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針刺配合早期康復訓練可以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提高,使其血清IMA,NSE水平降低。

參考文獻

[1]劉桂英. 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2014,(2).

[2]石堅,蔣洪敏.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飾清蛋白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變化的臨床價值[J].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4,(2).

[3]任彥景,艾炳蔚. 針灸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研究[J]. 吉林中醫藥,2011,(1).

猜你喜歡
急性腦梗死
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與炎癥因子的影響
臨床檢驗學中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聯合檢測變化研究
擴大時間窗動、靜脈聯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降纖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對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影響
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血栓通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分析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分析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