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傷性脊髓損傷康復治療最佳介入時間窗觀察

2018-10-21 15:13單文敬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關鍵詞:康復治療

單文敬

【摘? 要】目的:分析對于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的最優介入時間窗及其臨床效果。方法:觀察組患者于脊髓休克期后2~4周內進行康復治療,對照組患者則于脊髓休克期之后的4~8周內進行康復治療。結果:兩組患者治療之前Barthel指數均較低(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改善效果較對照組顯著更優(P<0.05);兩組患者接受康復治療前ASIA運動功能評分均較低(P>0.05);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ASIA運動功能評分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結論:針對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在度過脊髓休克期之后的2~4周內開展康復治療可取得滿意效果,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關鍵詞】創傷性脊髓損傷;康復治療;時間窗

創傷性脊髓損傷是指由于各類原因所致導致的脊髓出血或斷裂,進而導致患者創傷平面及以下發生嚴重性肢體功能障礙。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多數為青壯年,如若不能有效治療將對患者的脊柱功能恢復產生嚴重影響。對于此類患者需要進行有效的康復治療,確?;謴推浼怪δ?,然而不同的創傷后康復介入時間對于其康復治療效果也會形成一定影響[1]。本次將著重探討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采取康復治療的最優介入時間窗。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治療的創傷性脊髓損傷病人64例作為此次的研究樣本,以隨機數字法分組,并依次分別納入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資料:共計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齡范圍19~64歲,平均(41.4±0.3)歲;ASIA分級:B級患者13例,C級患者13例,D級患者6例。對照組:共計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21~65歲,平均(40.6±0.4)歲;ASIA分級:B級患者12例,C級患者13例,D級患者7例。兩組觀察對象在一般線性資料對比中均衡度高,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肛門反射球方法判斷其是否度過脊髓休克期,觀察組患者于脊髓休克期之后的2~4周內進行康復治療,而對照組患者則于脊髓休克期之后的4~8周內進行康復治療。兩組患者的康復治療方法相同,均如下:患者接受早期康復治療時間均為脊髓休克期之后2~8周內,患者在創傷之后2~4周內由于其脊柱穩定性和病情穩定性均相對較差,因此需要進行臥床休息以及制動,在該階段內也是患者采取早期康復治療最為關鍵的時期。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依據其所處的損傷階段和創傷嚴重程度采取差異化康復訓練方式?;颊咴谂P床期內訓練方式主要包括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體位擺放,同時采取胸廓治療,包括呼吸訓練、體位引流以及排痰訓練等。同時還需要進行關節被動運動以及膀胱直腸訓練等;患者離床期的康復訓練主要包括殘存肌力訓練、移動訓練,例如坐位狀態下平衡訓練、輪椅訓練以及移位訓練等。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站立訓練,患者每日需接受訓練一次,每周接受訓練五次。兩組患者的觀察周期均為三個月。同時在兩組患者康復治療期間需要進行心理康復治療,患者至受到創傷起將經歷五個臨床階段,包括震驚期、否認期、抑郁期以及對抗獨立期和適應期。結合各階段內患者不同特點,由康復治療師以及護士在患者接受訓練的過程當中進行心理治療配合,通過認知、行為以及支持等相關心理療法促進患者能夠及早進入到適應期,確?;颊咴诮邮芸祻陀柧殨r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3評價指標

(1)分別對兩組患者接受康復治療前后應用barthel指數對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估;(2)應用ASIA運動功能評估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運動功能實施功能。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SPSS17.0處理,均數±標準差用()表示,實施t檢驗,將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比照

兩組患者治療之前Barthel指數均較低(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改善效果較對照組顯著更優,且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ASIA運動功能評分比照

兩組患者接受康復治療前ASIA運動功能評分均較低(P>0.05);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ASIA運動功能評分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明顯更優,且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臨床中創傷性脊髓損傷的發病率也呈現顯著的遞增趨勢,該疾病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并且創傷性脊髓損傷也是脊髓損傷當中最為嚴重的一類損傷類型,將導致患者癱瘓、膀胱腸道功能障礙以及感覺功能障礙等,對于患者的健康及安全產生嚴重威脅,同時也帶來了較高的社會經濟負擔。在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治療過程中在其全身情況條件允許的基礎上開展積極有效的康復治療,對于患者脊髓神經功能恢復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報道指出[2]針對此類患者開展的康復治療時間越早就越能夠取得良好的康復治療效果,早期康復治療對于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脊柱及神經功能等恢復均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脊髓休克期后2~4周內及開展早期康復治療,而對照組患者則于脊髓休克期后,4~8周進行康復治療。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通過早期開展康復治療,該組患者Barthel指數以及ASIA運動功能評分均較對照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優,這表明通過采取康復治療可對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發生損傷的運動神經功能產生有效的修復治療效果,特別是在脊髓休克期后2~4周內盡早開展康復治療能夠進一步促進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這與國內研究報道的結果一致[3]。有臨床研究報導指出[4]對于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開展早期康復治療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諸如通過物理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受損的神經功能,同時這也是此類患者進行康復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康復治療,患者發生損傷的脊髓神經功能將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運動功能也將不斷提升,也可降低患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有利于促進患者的盡快康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的損傷程度較為嚴重,因此存在脊髓休克期,將會對患者康復治療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對其神經損傷平面以及損傷程度等進行科學的評測,待患者度過脊髓休克期之后積極開展康復治療有助于改善其脊髓神經功能損傷[5]。

綜上所述,針對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在度過脊髓休克期之后的2~4周內開展康復治療可取得滿意效果,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參考文獻:

[1]楊俊松,郝定均,劉團江.急性脊髓損傷的臨床治療進展[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8,28(04):368-373.

[2]蔣娜娜,王文學,鄭偉.創傷性脊髓損傷康復治療最佳介入時間窗觀察[J].醫學信息,2018,31(07):85-88.

[3]封亞平.脊髓損傷早期處理[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6,16(03):118-122.

[4]王玉明,武永剛,段力軍.脊髓損傷后的康復實踐結果[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37):6042-6047.

[5]施海燕,郝又國,陸偉偉.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進展[J].中國康復,2012,27(01):44-46.

猜你喜歡
康復治療
針刺優選法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普拉提斯運動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朝陽市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結果分析
探討成分輸血在大量輸血患者中的合理應用
康復治療對脊髓損傷患者功能恢復的干預價值評析
康復治療對脊髓損傷患者功能恢復的干預價值評析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0例臨床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