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分析

2018-10-21 10:09蔣銘勇王素華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關鍵詞:大學生

蔣銘勇 王素華

摘 要:本研究采用《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問卷》,從工具性交往動機(獲取信息、輔助學業)、社會性交往動機(便利生活、證確自我、表達情感)這兩大方面探討當代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的現狀。并得出以下結論:①在性別變量上,在獲取信息和證確自我上男女生存在顯著差異;②在年級變量上,工具性交往動機上存在顯著的差異;③在專業變量上,表達情感上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網絡交往;網絡交往動機;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0-0315-02

1 文獻綜述

1.1 網絡交往動機的概述

黃少華認為,網絡交往的主要社會心理基礎與人追求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對于網絡交往的內容,以及網絡交往的行為也會被網絡交往動機所影響[1]。

1.2 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的相關綜述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社交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在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人際交往模式多元化。中國互聯網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大學生在網絡使用占極大比例[2]。假設網絡交往動機偏差,我們就能更好地做引導[3]。有利于了解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預防或干預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偏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廣西部分大學(包括欽州學院、廣西中醫藥大學)文科、理科、醫學、藝術體育、計算機的大一至大四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2.2 研究工具

本文選用遲新麗編制的《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問卷》。

2.3 數據處理

本論文采用spss16.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在性別上的差異分析

由表1看出,大學生被試的在獲取信息和證確自我的網絡交往動機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獲取信息這一網絡交往動機上男生明顯高于女生;而在證確自我這一網絡交往動機上女生高于男生。

3.2 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在年級上的差異比較

由表2可知,在年級上,大學生被試在獲取信息中有較顯著差異,尤其是大一和大四的,大四遠高于大一利用網絡去獲取信息。

3.3 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在專業上的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在專業上,從總分上來看,藝術體育>計算機>醫學>理科>文科。在證確自我上也有顯著差異,其中理科和文科存在顯著差異,理科>文科。

4 討 論

4.1 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性別上差異分析

在獲取信息和證確自我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并且男生都高于女生。男生的獵奇心理比較強,喜歡關注一些新鮮的事物[4]。女生性格偏向安靜愛學習;再有,女生相對男生更加愛好時尚、追趕潮流、喜歡在網上購物這一生活方式。這也是女生在便利生活這一方面得分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4.2 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在年級上的差異分析

在年級上,獲取信息這一維度有著顯著差異,表現為大四>大三>大二>大一,其中,大一和大四之中的差異性都是顯著的。由于大一的學生剛來到學校,需要進一步認識新環境。大四的學生由于三年的沉淀,接觸的東西更加多,所以定位更明確。也因為畢業及就業的壓力促使大四的更加關注時事的變化。

4.3 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在專業上的差異分析

在專業變量上看,總分沒有顯著差異,藝術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得分最高,這也說明藝術體育的對網絡交往依賴大,這可能跟他們課程有關,課程較少,相對于其他專業更為輕松。表達情感緯度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其中理科>文科>藝術體育>醫學>計算機。

5 引導大學生正確運用網絡進行交往的策略

5.1 加強大學生上網自控力

隨著網絡技術進步,我們對網絡依賴程度也不斷加深[5]。進一步說明了提高大學生自我控能力重要性。

5.2 加強網絡道德教育,規范大學生網絡交往行為

學校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樹立積極的網絡交往動機,防止在網上受騙,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獲取積極的信息等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利用網絡去了解更多的新的社會資訊,幫助學習,這樣來提高自己的修養與能力可以事半功倍[6]。

5.3 增加校園生活多樣性,滿足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需求

大學生活是讓人好奇去嘗試,有著許多的未知性。多人因為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陷入了網絡的世界無法自拔[7]。學生感興趣的領域,轉移注意力也是比較好的戒網癮的方法,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6 結 論

(1)在性別變量上,男女生在獲取信息和證確自我兩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獲取信息上,男生>女生,證確自我上女生>男生。

(2)年級變量上,在獲取信息這一維度,大四與大一存在顯著差異,大四>大一,其他不存在顯著差異。

(3)在專業上,大學生被試在表達情感中有較顯著差異,文科和計算機之間、理科和計算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在證確自我上也有顯著差異。

項目成果:本文是與欽州學院大學生創業項目相關,項目是“互聯網+時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模式研究”。

參考文獻

[1]張 靜.“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社交行為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93~95.

[2]張 治.大學生在社交網絡使用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影響因素[D].鄭州大學,2015,6.

[3]遲新麗.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問卷編制及相關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9,5.

[4]韓 黎.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研究[D].暨南大學,2013,6.

[5]辛妙菲,陳 俊.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的差異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9):975~978.

[6]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7.

[7]李云峰.大學生網絡交往、應對方式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4.

收稿日期:2018-9-16

作者簡介:蔣銘勇(1993-),男,漢族,廣西桂林人,學生。

王素華(1964-),女,漢族,廣西靈川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教授,學士學位。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微信使用對大學生親子關系的影響
淺議大學生國家認同的培養路徑
淺析大學生校園兼職
暑期近萬名大學生兼職送外賣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個村級大學生創業園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