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困難兒童數學認知能力的發展

2018-10-21 08:46李慧敏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認知能力小學數學

李慧敏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講述,還需要重視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由于每一個學生都屬于獨特的個體,他們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數學基礎等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對于一些數學困難兒童,尚未建立自身的認知體系。本文主要圍繞數學困難兒童數學認知能力的發展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困難兒童 認知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他們更重視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講述,對于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這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一些班級中,存在著部分數學困難兒童,這些學生的認知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使他們的數學成績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進而打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對于數學困難兒童數學認知能力的發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對數學困難兒童學生認知能力進行培養的主要意義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一股腦的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之中,他們對學生是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要更為關注,忽視了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在這種背景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水平也駐足不前。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國實行了新課程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去構建數學知識體系,使他們更好的適應今后的數學學習【1】。在每一個班級之中,總有一些數學困難兒童不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這使得他們與其他學生的學習差距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數學學習越來越吃力,這使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逐漸消退。而如果教師重視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就能夠使這些學困生建立起數學認知體系,那么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就不會感到吃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認知能力培養的主要原則

1.突出數學教學的趣味性

在對數學困難兒童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時,教師需要突出趣味性的原則,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根據這些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等進行設計,以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軸對稱圖形”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將生活中的一些軸對稱圖形展現到學生的眼前,例如,翩翩起舞的蝴蝶、閃閃發光的五角星等,這些圖片就會讓學生眼前一亮,使這些學困生積極參與到接下來的教學之中,然后教師再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軸對稱圖形畫出來或者寫在本子上。這樣一來,就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使這些學困生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2】。

2.重視教學的實效性

在對學困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時,數學教師需要遵循實效性的原則。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許多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紛紛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用一些新奇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卻忽視了教學的基本規律。在這種背景環境下,許多學生的注意力被教師新奇的教學方式所吸引,導致他們對教學內容的接受不夠理想,例如有許多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插入形形色色的圖片以及視頻動畫,導致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觀看圖片以及視頻中,這反而不利于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

三、對學困生認知能力培養的主要策略

1.自主設計課題

在培養學困生的認知能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自主設計問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學生在自主設計課題的過程中,他們就會重新去預習或者復習教材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克服教學的難點。與此同時,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學習路徑,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這樣一來,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之時就不會過于依賴教師,而是自己去設計問題,然后分析問題,繼而總結問題。

2.采用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對游戲活動都非常的熱愛,可以說愛玩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因此,在對學困生的認知能力培養時,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這樣能夠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及時進行總結,不能夠讓學生再沉迷于游戲情境之中。通過讓學生將游戲中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3】。小學數學知識有著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對學生的想象力有著一定的要求,而這也是困擾許多學困生數學學習的一大原因。因此,在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要加強數學知識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理解。例如,在“年月日”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編撰口訣來輔助學生學習,也可以通過競答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日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閏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通過這個歌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夠有助于這些數學困難兒童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3.創設生活情境

要想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需要創設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對接起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都能夠從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原型。有許多學生之所以對數學不感興趣,就是他們覺得數學學習沒有意義。因此,在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情境,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結語

綜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困生認知能力進行培養,以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而要實現這一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課題;可以開展游戲教學法;加強數學知識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如此,便能夠促進學困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陳英和.韓瑽瑽.兒童青少年元認知的發展特點及作用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2012,3503:537-543.

[2]華曉騰.司繼偉.盧淳.數學困難兒童的數學估計能力[J].心理科學進展.2012.2010:1633-1641.

[3]閆伯漢.鄉城流動與兒童認知發展基于2012年中國城鎮化與勞動移民調查數據的分析[J].社會.2017.3704:59-89.

猜你喜歡
認知能力小學數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高校案例調查及啟示
無人駕駛車輛認知能力測試方法
我國大學生健康認知能力培養思路研究
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發揮體游的寓教于樂的作用
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