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書香校園建設的課外閱讀課內化策略探究

2018-10-21 08:46劉洪香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書香校園課外閱讀初中語文

劉洪香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是書香校園建設的必要途徑。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以教材為本去拓展相關文章的閱讀,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诖?,筆者將結合自身在農村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實踐,對基于書香校園建設的課外閱讀課內化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書香校園 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 內化策略

書香校園的建設離不開閱讀氛圍的營造,提高農村中學的語文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實效則顯得尤為必要。為了對課外閱讀中相關指導策略能否促進語文成績提升的有效性進行實踐驗證,筆者自2017年2月開始實施了實驗教學計劃,選擇語文基礎水平、學習接受能力等智力方面基本持平的6個班級,其中3個班為非實驗班,在課外閱讀課中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而另外3個班為實驗班,在課外閱讀中應用如下探討的策略展開教學,進而以最終實效去判定內化策略是否存在可行意義。

一、以教材為本,拓展課外閱讀的延伸

1.同題拓展?!巴}”既有題目相同的意思,也有作品主題基本相同的意思。比如,我們在學習在學習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時,便可在課外閱讀中拓展到三毛的名篇散文《背影》;在學習莫懷戚的文章《散步》時,便可進行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的拓展到龍應臺的散文《散步》等等。

2.同作者拓展。在課外閱讀中品讀同位作者的不同文章作品,能夠讓學生對該作者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有效豐富學生的語文涵養。比如在學習完柳宗元的《黔之驢》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去閱讀其他兩篇《臨江之麋》與《永某氏之鼠》,進而對柳宗元的《三戒》有深入了解;學習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之后,還可拓展閱讀老舍的《濟南的秋天》,了解作的語言風格及個人情懷。

3.同背景拓展??v觀歷年來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選材來看,基于教材文章相同背景的閱讀理解甚多,為了進一步內化學生的閱讀理解知識,也為了學生所學知識的有效遷移,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對文章的背景知識進行講解,進而拓展課外閱讀。比如在學習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時,教師便可當時寫作該首詩的背景知識進行講解,進而拓展閱讀當時白居易回贈劉禹錫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讓學生對當時的宴席情境有更加具象化的了解,進而對這一知識點有效內化。

二、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通過良好閱讀環境的創設去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確保課外閱讀課教學實效的基本前提,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善于利用相關資源進行閱讀氛圍的營造,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發揮示范作用。要想帶領學生走入書籍的世界,培養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因此身為語文教師應當在空閑時間博覽群書,在不斷豐富個人文化內涵與文學修養的同時,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時還能夠以身說法,向學生推薦個人最喜愛的書籍。

2.影視作品?,F如今的初中學生對于影視作品有著較高的興趣,所以教師可因勢利導通過應用多媒體設備去進行精彩影像的播放,進而激發學生對課外讀物的興趣。比如,在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文章時,便可通過《城南舊事》的影片觀看去激發學生對該課外讀物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名著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收看《易中天品三國》等節目,同樣會起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實效。

3.多方位開設閱讀展示平臺。以閱讀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配音秀、話劇節、小品匯、朗讀亭、閱享悅讀分享會等形式,吸引學生參與閱讀并分享成果,使整個校園浸潤在書香的氤氳之中。

三、指導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為了能夠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高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有效指導,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對文學作品的欣賞,重點在于感悟其中的內涵,體會動人情境與形象,并且能夠深入內化文章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為了讓學生探尋到閱讀的樂趣,從中實現知識的遷移,筆者認為將閱讀中的精讀、略讀與瀏覽等方法展開指導,讓學生能夠結合不同文體去選擇相適應的閱讀方法。

1.精讀。該方法是一種結合閱讀、筆記與理解的閱讀方式,要求學生能夠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要求理解率達到90%以上,每分鐘閱讀250字以下。

2.略讀。該方法只要求能夠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屬于一種走馬觀花式的讀書法,理解率在80%左右,每分鐘可閱讀250-500字左右。

3.瀏覽。該方法要求對全文粗略閱讀,必要時可只讀大小標題,對整體結構有所認知便可,理解率在70%左右,每分鐘可閱讀500字以上。

而以上三種閱讀方法需要結合實際閱讀情況而進行優選,比如在進行名篇閱讀時則需要精讀,細細品味其中深刻內涵;而針對新聞故事、娛樂刊物則可快速瀏覽,知其所以然便可。比如,在《西游記》的課外閱讀開展中,針對故事情節便可采取快速閱讀的方法對其大致意思有所了解,而針對作者對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則需采取精讀的方法去細致感受,品味其語言魅力。

經過6個班級用時一個學期的比較教學,以問卷調查與綜合測試的方式去驗證指導策略的實效性,所得數據表明:實驗班93%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厚興趣,而這一數字之前僅為52%,而非實驗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課外閱讀感興趣的學生比例僅僅從51%提升到了63%;通過以聽、說、讀、寫為基本構架的語文測驗成績來看,實驗班學生平均成績由之前的82.5分提升至93分,而非實驗班學生成績則由之前的80.5分提升至85分??梢?,無論從對閱讀興趣提升,還是從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來看,采取文章所探究的課外閱讀課內化策略能夠取得更加明顯的實效。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唯有涉獵廣泛的課外閱讀,才能夠逐步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進而全面提升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實現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初中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實現書香校園建設,則需要語文教師采取相應的策略去進行課外讀物的拓展,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進而實現學生對課外語文知識的內化,提高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實效。

猜你喜歡
書香校園課外閱讀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經典開啟幸福,書香潤澤人生
對拓展農村中小學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