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紡織業對出口貿易經濟的實證分析

2018-10-22 10:42梁靜穎
商場現代化 2018年13期
關鍵詞:紡織業出口貿易實證分析

梁靜穎

摘 要:紡織業在中國出口貿易經濟中占主導地位,早已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大紡織業大國,其中主要出口紡織品和服裝業。為了深入研究紡織業中紡織品和服裝業兩者之間對出口貿易經濟的顯著性影響,建立計量模型進行實證分析,進一步驗證從而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紡織業;出口貿易;計量模型;實證分析

一、紡織業出口經濟發展現狀

1.出口額逐漸回升,比重持續下降

加入WTO以來,中國在全球紡織領域中實力小覷。紡織行業的高速發展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在進出口貿易中給國家帶來了可觀的出口貿易額。2017年我國紡織業出口額在經歷了兩年持續下降情況下開始增長,出口可達2685.96億美元。

雖然出口貿易額呈增長走勢,但紡織品出口總額占貨物出口總額的比例在逐年遞減。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總額所占比例相對較大,帶動了中國總貨物出口總額的增加。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總額所占比例也逐年下降。這其中的原因不難詮釋--我國紡織業無自己的色譜模型和品牌。

隨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紡織業已經不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技術與產業結構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下,紡織業生產量不斷提高。但由于沒有品牌效應,更多的是貼牌生產,只是賺取加工費,所以我國應轉變經營與管理模式,樹立正確的品牌獨立意識。從OEM思維轉換到自主設計,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創新,成立中國高端品牌,打入國際市場。

2.美國、東盟、日本出口市場恢復增長

美國、日本、東盟、歐盟是紡織業的主要出口市場。在出口經濟回升的前提下,出口美國、日本、東盟市場開始恢復增長。首先,美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紡織業的主要出口國,在2016年美國國內經濟發生波動,第一次對美國出口呈現下降狀態,對出口經濟造成負拉動形勢。2017年美國國內經濟逐漸復蘇,對美出口同比增加1%,達到453.93億美元。其次,東盟十國在總出口貿易額出現增長中占主導地位,在四大主要出口市場增長率最高,同比增長4.5%,出口貿易額達到347.5億美元,越南依舊是東盟十國中進口中國紡織業的第一大市場。最后,中國紡織業出口日本從2013年至2016年連續4年處于下降形勢,2017年將不利轉變為有利,同比增長0.05%,出口貿易額達到203.2億美元,出口日本呈現微弱增長趨勢。

3.國內資源優勢

(1)棉花產業世界第一,豐富的自然資源

棉花是紡織業生產的主要原材料,棉花產量絕大部分投入到紡織業的生產消費。棉花原產于印度和阿拉伯,后經東西方文化交流傳入中國。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紡織業的迅速發展,棉花產量的需求不斷增大,通過大量栽培及結合高新技術,中國儼然已成為棉花高產量大國。與美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埃及等世界上各產區相比,中國是棉花單產量最大的,占世界棉花產量的1/4左右。

(2)勞動力資源豐富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紡織服裝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得在中國仍有較大的欠發達地區,從而有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因此在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上有比較優勢。紡織服裝業可以將本國成本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與外商的投資相結合,轉變資本要素短缺的局面。同時可以通過對外開放的趨勢,參與國際經濟的分工,將廉價勞動力用于人力出口紡織業產品。通過出口乘數的拉動,促使提高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將勞動力資源進行最大限度地優化與配置。

4.出口持續價跌量增形勢

經過長期的產業調整、轉型升級,紡織服裝出口結構在不斷地改善。2017年,紡織業兩大分類所占比重發生改變,從而說明出口結構也在發生改變。服裝業出口占比降至58.9%,第一次低于6成,相對應的紡織品出口占比上升到41.1%。服裝業出口同比下降1.4%,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4.2%,優于服裝。導致這樣的結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出口仍然是量增價跌局面。由圖1可知,不管是紡織品還是服裝業,出口數量指數都高于出口價格指數,這說明紡織業的對外出口增長長期依賴于數量,價格的下跌仍然限制著出口。

二、紡織業對貨物出口總額影響的計量分析

紡織業出口總額對貨物總出口額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為了進一步驗證紡織業中紡織品和服裝兩者之間對貨物總出口額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影響,通過Eviews軟件對紡織品出口額、服裝出口額和貨物出口總額建立二元線性回歸模型。運用最小二乘法得出模型的分析報告,從而進行一系列檢驗分析,論證二者對貨物沖出口額的影響程度。

1.實驗數據的來源

實驗數據選取的長度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當數據太長時,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化,容易影響分析結果,數據太短實驗結果又會缺少可靠性。因此模型采用2004年-2017年的數據作為樣本區間對該問題進行分析,如表1。

實驗數據的最后4組數據官方數據采用單位為億元,實驗中數據單位必須統一化,根據中間匯率將其單位轉換為億美元。

2.繪制散點圖并建立計量分析模型

假設變量X、Y之間存在某種函數關系,即Y=f(X),那么就存在一組觀察值(X1,Y1),(X2,Y2),...,(Xn,Yn)分布于函數Y=(X)的圖像上。在現實經濟中,雖然存在一組經濟變量的觀察值,但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無從得知。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采用散點圖來觀察它們之間的關系。散點圖是數據點在直角坐標系中的分布圖,它表示被解釋變量隨解釋變量變化的大致趨勢。

將通過EViews軟件,生成散點圖觀察兩者之間的關系,推測兩者之間的函數關系。Y代表貨物當年總出口額,為解釋變量;X1為紡織品出口總額,為被解釋變量;X2服裝(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總額;為被解釋變量;

3.模型數據的穩定性檢驗-ADF檢驗

在模型進行回歸之前,必須對數據的平穩進行檢驗。如果實驗原始數據是非平穩序列,直接進行回歸分析,模型任何檢驗分析結果都是錯誤的。因此,檢驗實驗數據的平穩性是進行回歸分析的首要步驟。

ADF檢驗方法主要是檢驗數據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如果存在單位根說明數據序列是不平穩的,不存在單位根說明數據是平穩的。比較ADF值和臨界值的大小是判斷單位根是否存在的標準,當ADF值<臨界值,說明單位根不存在;當ADF值>臨界值,則單位根存在。

由表2可知,實驗原始數據在均小于其ADF值,說明單位根是存在的,數據是非平穩序列;進一步對數據行進檢驗,數據的一階差分序列的臨界值(10%)大于ADF檢驗值,則單位根是不存在的,數據是平穩序列。所以,模型在進行實驗采用的數據將是變量的一階單整序列。

4.線性回歸分析

使用Eviews軟件對2004年-2017年紡織業中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額與貨物總出口貿易額的數據進行二元線性回歸分析,分析結果如圖4。

5.結論分析

(1)經濟意義

從該模型可以看出紡織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貿易額平均每增加1%,貨物總出口貿易額相應平均增加16.87%;服裝(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貿易額平均每增加1%,貨物總出口貿易額相應平均增加4.86%。

(2)統計檢驗

①模型的擬合優度檢驗

模型分析采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找出一條擬合曲線,使殘差平方和達到最小。最小二乘法可以在毫無規律的點中也找到一條樣本回歸曲線,但這樣的樣本回歸曲線是毫無意義的。因此,需要對樣本回歸線反映變量間變化規律的程度進行擬合優度檢驗。所謂的擬合優度檢驗,即對樣本回歸直線與樣本觀測值之間擬合優度的檢驗。判斷其擬合優度的指標為R2,被稱為判定系數。當R2越接近1,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越高。從圖4可以看出,R2值為0.95,十分接近于1,則模型有十分高擬合優度。

當一個因變量由多個自變量進行估計時,模型擬合的優劣不能僅憑判定系數R2的大小來判斷。為了避免增加解釋變量帶來的誤導,在解釋能力的提高和估計結果變差之間的利弊權衡時,可以采用另一種判定系數,被稱為校正的判定系數,即R2。當R2越接近1,則擬合優度越高。從圖4所知,R2值為0.94,接近于1,模型有非常高的擬合優度。

②參數的顯著性檢驗

雖然多元回歸模型的判定系數R2度量了回歸曲線的擬合優度,對模型中的解釋變量X對被解釋變量Y的解釋能力的強弱給出了一個模糊的推測,R2本身卻不能告訴我們估計的偏回歸曲線是否在統計上是顯著的。因此,有必要進行參數顯著性檢驗t檢驗。顯著性檢驗的思想是:若變量X是顯著性地影響被解釋變量Y,那么,其模型中的參數β應該顯著不為零。

EViews軟件在給出回歸結果的同時,也給出了t統計量值,如圖4,同時也給出了t檢驗的原假設H0成立的概率,即Prob值,直接判斷模型的整體顯著性。從圖5可知,β1、β2的Prob都接近于零,說明參數估計值為零的概率小于0.01,表明在1%的顯著水平下,顯著不為零,則紡織品,服裝是顯著性地影響貨物總出口貿易額。

③方程顯著性檢驗

t檢驗是單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顯著性影響的檢驗,不能解釋出兩者是否在總體上存在線性關系,則進行方程顯著性檢驗。F檢驗基本思想是:設立原假設、備擇假設,當原假設成立,說明所有的參數都顯著為零,表示被解釋變量與所有的解釋變量之間不存在線性關系;當原假設不成立,備擇假設成立,說明模型中至少有一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是顯著的。

EViews軟件在給出回歸結果的同時,也給出了F統計量值,如圖4,F統計量值為92.05,同時也給出了Prob(F-statistic)值,即F檢驗的原假設成立的概率,可以直接判斷模型的整體顯著性。從圖4可知,Prob(F-statistic)值為0,則原假設不成立,模型整體顯著概率不為零,則模型在總體上是顯著的。

四、相關的政策建議

從實驗分析得出,紡織品出口額相對于服裝出口額對貨物貿易出口總額有較為顯著的影響。為了提高服裝業的影響度,首先,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企業不僅要融合當地文化,提高購買欲望,對產業鏈結構進行全面優化,而且需要大力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技術創新,減小各方面多造成的出口弊端;其次,創立自主品牌打響品牌效應,尋找大量技術人才投入到研發與設計當中,提高行業競爭力。在紡織業中,具備研發能力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結合面料的多變性和樣式上不斷地創新,推出吸引廣大消費者眼球新產品,從而抓住買點提升品牌效益。

參考文獻:

[1]杜江.計量經濟學及其應用.第二版,2016.

[2]黎有隆.中國紡織業出口競爭力的前景分析[D],市場經濟與價格,2010.

[3]蔣龍.我國紡織品營銷戰略[D].天津大學,2008.

[4]廖錚.中國紡織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6.

猜你喜歡
紡織業出口貿易實證分析
透過世紀之窗再看中國南通紡織業
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電子服務質量與顧客忠誠的關系研究
營改增對紡織業影響的研究
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比較分析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基于省會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的實證分析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