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2018-10-24 11:03溫泉
學理論·下 2018年9期
關鍵詞:新時代

溫泉

摘 要:時代的變遷、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發展布設了宏大的背景,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也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供了難得機遇。新時代要解決的是高職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要解決的是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新時代教育在思政課的角色定位、體制機制、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方法、評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也指明了改革發展的方向和機遇。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挑戰與機遇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9-0229-04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生力軍,成為培養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改造迫切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主力軍,撐起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半邊天。這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保證高職教育的正確方向和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功不可沒。但新時代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積極應對挑戰、更新理念、抓住機遇,才可大有作為。

一、新時代、新思想、新作為

(一)新時代

新時代我們開拓進取的思想基礎是準確把握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結果,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踐主題的歷史邏輯背景,它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時代;它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戮力同心、艱苦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新時代中國人民將在繼續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礎上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踏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其本質來說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強起來的時代。

在教育領域,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基固本工程,必須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深化教育事業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職業教育方面,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奮斗目標。這就是新時代的教育或教育的新時代,就是我國教育發展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坐標系。

(二)新思想

新時代的發展要有新思想來領航和指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無比的理論創新勇氣,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集體智慧,總結波瀾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經驗,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理念,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為根本目標,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導向,以“四個全面”為戰略布局,形成了涵蓋我國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的系統理論架構。新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教育作為社會大系統不可或缺的子系統,在今天現代化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思想主題更加鮮明,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和引領國家現代化;辦好更加公平、高質量的教育,不斷推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標準化和教育機會均等化;加強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每個受教育者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受教育者個性化發展,“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1],更多家庭實現希望。對于職業教育,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重點抓住支撐“中國制造”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三)新作為

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領航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作為。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探索,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我們勇往直前的行動指南,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中國人民必將以新的偉大實踐繼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盵2]這“四個偉大”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描繪了我國未來幾十年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

新時代教育,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按照習總書記強調的“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的精神,加快改革發展步伐,使教育完成從數量擴張型向內涵發展型轉變,使教育強起來。辦人民滿意的、更加公平的、高質量的教育,切實解決人民對高質量、更美好教育需求與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用教育的發展成就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教育的發展成就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二、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十九大報告中對主要矛盾的表述是“社會主要矛盾”,而非某個單方面或個別領域的主要矛盾,所以理解新時代我國主要矛盾必須從戰略高度全方位來理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涉及我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它立足于新時代我國的基本國情,反映了我國國情演進中量變與質變的規律,我們研究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目的就是把握其背后的規律性并指導我們的實踐,以更好地做好我們的工作。

此前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源自1956年黨的八大,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依據改革開放后的具體國情又進行了新的表述。十九大前和后,社會矛盾由“需要”和“生產”的矛盾轉化為“需要”和“發展”的矛盾,這表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內容更加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已經由數量短缺型供需矛盾轉變為優質不足型供需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量的方面,人民需要的內涵大大擴展,更加豐富。在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對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等多方面各個領域都提出了更多要求。在質的方面,人民需要的層次大大提升,質量不斷提高。在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以后,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社會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更加追求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更加追求多樣性、個性化、多層次、有品位的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不平衡”表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多層次性,在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還存在著諸多不平衡問題,地區差距、行業差距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尤其是產能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特別突出,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就業、教育、醫療、居住、環保以及養老等方面依然是發展中的“短板”,人民內部不同群體、不同階層在社會財富的分配,發展成果的共享上也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如貧富差距問題、利益藩籬問題?!安怀浞帧敝饕侵肝覈洕鐣撔掳l展的能力不夠強,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夠高,發展的后勁不足,發展的動力源還不夠充實,主要表現為高質量發展的不穩定性和不可持續性。新時代發展要求我們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增強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更大挑戰。我們不僅要敢于擔當、敢于實踐,而且要善于在實踐中把握規律性,善于理論聯系實際,以更大勇氣把握新時代,引領新時代。

(二)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高職教育已經成為培養我國急需的服務于生產建設第一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陣地,推動我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生力軍,撐起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半邊天。這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功不可沒,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新時代同樣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自身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

1.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角色定位不清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高職教育以服務區域發展為宗旨、以市場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為辦學方針,以提高辦學質量為核心,以增強專業特色為重點,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目標。據此,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職業素質課程,必然具有高職教育的屬性,必須服務于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辦學方針和人才培養目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和“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等根本性問題。江澤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在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過于注重專業教育,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甚至擠占思想政治教育時間、空間和資源,造成了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滑坡、精神頹廢等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根溯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擺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

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靈魂,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大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生命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為了保證和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出臺了“05方案”,2015年又制定了《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力圖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些措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機構的獨立建制和課程體系的完善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地位的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那就是過分強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其在整個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時代我們要解決的社會主要矛盾就是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之間的矛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就應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服務于社會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高職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在一般的高職課程教育還是具有獨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意識形態教育)之間搖擺不定。這種角色定位的不清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地位和作用的發揮。新時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怎樣積極參與并綜合其他課程,發揮人才培養靈魂和主線的作用,培養政治合格、技術過硬、全面發展的人才,避免迷失自我或者偏執一端。

2.主渠道和主陣地之爭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在2006年,教育部在關于《切實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的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兩個重要的部分,一個是主渠道,一個是主陣地,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3]。據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有著清晰界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在日常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體制一般采用分治體制,此體制是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不同的黨政領導分別主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屬于課程教學工作序列,應該由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主管,相應的二級教育教學行政部門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主管,從屬于教學管理系統;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由一位主管的副書記或副校長統一領導,從屬于黨務或學工序列,相應二級部門由黨總支書記或專職副書記主管,隸屬于黨務管理系統。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又劃分為學工、團委、招生、就業、心理咨詢、后勤服務等部門分工領導負責,條塊分割,互不統屬,各自為政。

這樣的體制造成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統的內耗和整體效益的不經濟,在時空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無法有效協同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地位和實效性被大大削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作為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等理論教育教學,解決的是知和信的問題,教育的時空是固定而有限的課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解決的是政治認同、行為養成、責任擔當、能力培養等問題,教育的時空是日常學習生活世界。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在時空上的人為割裂,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知與行的分離,人的整體性的分裂,其實質就是對人作為一個完整的認知和實踐主體的割裂。這與新時代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基本理念相悖,不能更好地對接人們對更美好高職教育的需求,這也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表現之一。

3.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存在的問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由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是第一位的,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是第二位的,它對事物的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除了外部環境以外,主要應該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找原因。

第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要妄自菲薄,把自身降低到高職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從屬地位,不要過于強調自身的相對獨立性,畫地為牢,孤立了自己。在今天多元文化激蕩,多元價值觀并存的社會環境中,“95后”大學生較強的個體意識和批判精神,使得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接受和認可方面表現出了更強的多變性。加上高職院校招生競爭的加劇,部分學生開始滋長自己“教育消費者”角色的不良傾向,學與不學,學什么不學什么,竟然成了作為教育消費者的學生的權力。在功利化學風的影響下,相當一部分高職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性質和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是對中學政治課的簡單重復,誰上都一樣,可有可無。甚至認為應當取消,毫無價值可言。

第二,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偏重于孤立知識點解讀,注重深度的挖掘而廣度不夠,邏輯性不強,造成知識的碎片化,脈絡不清,主線不明?,F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程,這三門課程獨立開設,分學期教學,由不同的教師來上課。由于高職院校思政課師資力量的普遍不足,造成了教師天天忙碌于具體孤立知識點的講解,而每門課程內部的完整邏輯體系、歷史脈絡和發展主線無法整體把握,整個三門課程的邏輯完整性和自洽性更無從談起,甚至有些學校和教師還在崇尚專題化教學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這不利于教師和學生完整、準確、科學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怎樣和其他職業課程相融合服務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這是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要深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第三,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困境。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乏味枯燥,容易造成教師的職業倦怠和學生的審美疲勞。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等傳統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作為認知和實踐主體的客觀實在性和創造性,當然這與高職學生知識水平較低、綜合素質較差也有關系。那么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不是適合采用時下流行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方法呢?首先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和便利,是為大學生更好地學習服務的,如果一味地強調信息化教學的形式,而不注重學生實際知識和理論的認知,不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那么信息化教學反而是有害的。一般年長的思政課教師依然故我,年輕教師比較擅長現代信息化手段,哪一種模式和方法效果更好,主要應該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來確定。思想政治理論課解決的是意識形態問題,解決的是理想信念問題,解決的是構筑精神家園和塑造靈魂的問題,這門學科的教學如果要用到信息技術手段的話,也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知識的獲取和數據的處理等方面,而不應為信息化教學而信息化教學,果真如此,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將是空洞而乏味的。新時代怎樣做到思政課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又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挑戰。

第四,評價方式簡單化。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評價的體制和機制備受爭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這些素質和能力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顯現出來的,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的歷練才能養成,對其進行評價則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和驗證。課程的特殊性決定了不能用靜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知識點的考查來判定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能用單純的學生喜歡不喜歡來判定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在現實中,往往用一張試卷、一篇論文、出勤率等因素來評價學生的成績,學期結束對學生的評價也就“蓋棺定論”了。在評價主體上過于單一,只有任課教師一個。學生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鮮活的認知和實踐主體的地位沒有體現出來,千人一面,失去個性化,無法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學生是各自家庭的希望和未來,沒有家長參與的評價不可能體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沒有社會力量參與的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就會遭到社會的質疑。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深入改革優化考評體制機制,建立過程和結果相結合,長期全方位跟蹤反饋,多元主體參加的考評制度體系。

三、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對挑戰的對策

(一)堅持科學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四個自信”

課程性質決定了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課教師要敢于擔當、勇于擔當,挺起腰板,弘揚主旋律,輸出正能量。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抓住機遇,趁勢而上,開拓新局面,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體系。

(二)建立健全體制機制

以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理念,建立由學校黨委直接領導,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執行機構,統籌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知行合一。建立由學校黨委集中領導的思想政治教育決策機構,統一制定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針政策。建立由學校黨委領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評估機構,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質量評價和指導。成立大學生綜合服務部門,包括招生、就業、服務、資助、咨詢等職能,尤其要建立基于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采集和處理系統,每位教師都可以通過該系統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每一個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終端了解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還可以獲得相關的服務和指導。以上各個機構的人員組成包括:學校黨委領導、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領域專家、學生、學生家長、企事業用人單位代表。

(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

著眼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增強邏輯性,保證完整性,用科學、完整、準確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生、武裝學生,做好“四個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根據課程特點,探索適合新時代學情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整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可參與性。與其他職業素質課程、職業基礎課程和職業能力課程深度融合,積極參與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去,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的,戰斗在社會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EB/OL].[2018-03-22].http://www.gov.cn/zhuanti/2018lh/2018zfgzbg/2018zfbgdzs.htm#book7/

page1,2018-3-22.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7-07-28.

[3]周濟.切實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減輕的組織保證[R].在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提綱),2006-04-27.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