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安全管理對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的效果分析

2018-10-30 09:41張黎黎楊文艷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靜脈輸液滿意度

張黎黎 楊文艷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護理安全管理在臨床中對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的效果。方法:選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4例行靜脈輸液患者,遵照隨機分配法則,分為對照組(n=57)、觀察組(n=57)。予以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行護理安全管理,比較兩組患者不良輸液事件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結果:經過不同方式干預后,觀察組不良輸液事件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于行靜脈輸液的患者,行護理安全管理干預后,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不良輸液事件的發生率,增加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臨床價值可觀。

【關鍵詞】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管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322.1+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286-01

靜脈輸液方式在臨床中是常見的治療方式,對于護理工作而言,是其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但此項操作具有創傷性,如果操作不當則極易引發感染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為有效降低不良輸液事件發生率以及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應當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幫助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等[1]?;诖?,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114例行靜脈輸液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護理安全管理實施之后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4例行靜脈輸液患者,遵照隨機分配法則,分為對照組(n=57)、觀察組(n=57)。對照組中男35例,女2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2.3±6.5)歲;觀察組中男36例,女23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3.1±6.7)歲。所選擇研究對象均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性別等多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以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行護理安全管理,主要內容:成立靜脈輸液安全管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組員均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實施:①建立健全相關的輸液護理制度,確保在開展工作的時候能夠做到有章可依,例如器具、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等。②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例如職業道德培訓,幫助強化其自身責任感,在工作的時候不倦怠,知道如何正確處理與患者以及其家屬等之間的關系;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的幫助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系數。③加強對技術培訓的投入,幫助提高綜合素質。在培訓的過程中,需要對選擇穿刺位置、穿刺技術、輸液速度等進行重點培訓,使其明白在穿刺的時候應當優先考慮手背、前臂以及足背;如果患者需要長期的接受靜脈輸液治療,則需要將血管保護好,調整輸液速度等;相關工作必須要實際操作合格,才能夠上崗工作。④規范輸液操作流程,整個操作過程都需要在無菌狀態下進行,將藥物配伍好之后不能長時間的留置;體位指導時要考慮到舒適、病情性質等內容;需要與輸液卡進行仔細核對;在輸液過程中要嚴密觀察是否出現異常等。⑤在輸液之前需要,護理人員需要對藥物進行仔細檢查,是否處于有效期,詳細的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輸液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最大程度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史等情況,然后與藥物核對好之后再滴注;選擇穿刺位置的時候要選擇易固定以及易觀察的位置;在輸液的時候尤其需要仔細觀察老年人群、小孩的神情以及滴注速速等,告知不要自行調節速度等;拔出頭皮針之后需要使用無菌棉簽對穿刺位置進行按壓。⑥每個月定期進行抽查科室的工作開展情況,將藥品、工具使用的頻率等上報,保證生產批號一致,有質量保證等,確保輸液治療中護理所需要的各項物資均具有安全性。

1.3 評判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不良輸液事件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行問卷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a<0.05則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分析,患者全麻術后躁動的相關因素如下。詳見表1。

3 討論

靜脈輸液是將電解質、藥物以及無菌液體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一種具有高度專業的技術,其治療層面較多,涵蓋了營養支持、用藥以及輸液治療、腸道外輸液等,但是對患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創傷性,如果護理人員操作不當等,均可能會引發不良事件,從而影響治療效果以及給其帶來痛苦感等。因此,需要在此過程中,有必要行護理安全管理[2]。

近年來,護理安全管理在臨床中應用較為普遍,屬于新型的護理模式,原則是最大程度減少風險治療對患者所帶來的傷害,因為在操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受護理人員操作不當的影響,導致出現血管損傷、感染等一些列不良情況,會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傷害,而實施此護理安全管理,則能夠為靜脈輸液提供保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輸液時間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提示對行靜脈輸液患者行護理安全管理能夠降低輸液風險,效果確切。護理安全管理模式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每項操作都可規范化,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以及技術培訓等,強化其責任感以及提升綜合素質等,從而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3]。

綜上所述,對靜脈輸液的患者行護理安全管理,能夠降低不良輸液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臨床價值可觀。

參考文獻

[1] 張萍. 護理安全管理干預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的效果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27):231-232.

[2] 潘新, 趙立標, 劉兵. 護理安全管理在降低靜脈輸液風險中的應用分析[J]. 飲食保健, 2016, 3(11):197-198.

[3] 鐘細芳, 劉臘鳳. 靜脈輸液風險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22):135-137.

猜你喜歡
護理安全管理靜脈輸液滿意度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結核內科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對策分析
優質護理對靜脈輸液患者治療配合度和治療效果的影響
不同護理方法對靜脈輸液后靜脈炎的干預效果比較
護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實施應用效果分析
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圖片式拔針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臟介入圍手術期護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