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驗式教學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

2018-11-01 02:39林舒穎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8年14期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

林舒穎

【內容摘要】在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事物,互聯網將整個世界聯系在了一起,在這一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應該進行創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本文僅從體驗式教學法著手,以粵教版信息技術基礎第五章第1節《認識信息資源管理》教學設計為例,探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的幾點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體驗教學法 高中信息技術 教學創新

在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講述給學生聽的東西,他會很快地忘記;展示給他的東西,他會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讓他自己親自體驗實踐,他才能真正地理解。這也很符合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成為教育關注的重點,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知識獲取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教學創新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庫伯(Davidkolb)于1971年提出了體驗式學習的理論。他認為成人的學習是一種基于體驗的學習,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國內學者賴學顯認為:“體驗教學是指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景,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比说膶W習過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從低到高一般要經歷知、情、意三個階段,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體驗式教學法更加強調學生對直接經驗獲取的認“知”方式.通過直接體驗獲取的認知能夠引發學習者更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更加自主的行為改造[1]。

一、《認識信息資源管理》教學設計片段

以下是我基于體驗式教學法設計的《認識信息資源管理》教學設計片段。

課程描述:

《認識信息資源管理》主要是通過學生實際操作體驗三種廈門馬拉松報名方式,從中總結各種常見的信息資源管理的方法,認識各種信息資源管理方法的特點及其合理性。

核心素養價值觀:

以美麗廈門環島路的吸引學生興趣,從而讓學生聯想到廈門環島路即將舉辦的“跑步愛上一座城”2018廈門馬拉松賽事,“廈馬知多少”小游戲寓教于樂。美麗廈門風景圖片及廈門馬拉松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接著讓學生親身體驗馬拉松手寫報名表、網絡問卷星報名及馬拉松數據庫系統報名三種報名方式,三種不同的信息資源管理方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增強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和信息社會責任[2]。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跑步愛上一座城:2018廈門馬拉松報名如火如荼進行中。

2.廈馬知多少:舉行時間?起始點?起跑方式?

設計意圖:展示廈門環島路圖片,提問關于廈門馬拉松活動的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報名體驗

報名體驗1:手工填寫馬拉松報名表。

報名體驗2:網上報名馬拉松。利用問卷星,編輯馬拉松報名表,學生在線報名,教師導出報名信息電子表格。

報名體驗3:請打開桌面“馬拉松運動員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報名。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認識。創設真實情境,提供真實環境,學生能從體驗中得到的知識升華,最后提高學生停留在腦海的理解深度。重視學生非認知能力的參與,學習不只停留在知識的習得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上,而是實現“感官-內部情感-思維”的體驗。

(三)、交流討論

三種報名方式,三種不同的報名信息管理方法,哪種方式你更喜歡,為什么?

設計意圖:交流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二、《認識信息資源管理》教學設計注意事項

根據上述對體驗式教學的介紹和《認識信息資源管理》教學設計片段,要從體驗式教學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及創新效果,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創設真實情景,充分利用資源

教師要充分利用學?,F有的資源、網絡平臺等,結合教學內容、教學要求,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創建一種接近于真實環境的實踐場景,強調學生積極參與。廈門馬拉松賽事貼近學生的生活,課件上賽事舉辦地點環島路可以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體驗教式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熟悉體驗教式學法教學模式的特點、優勢,精心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

(二)、明確體驗教學的目標

在體驗式教學法中,教學目標占據核心地位,它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內驅力。體驗式教學法不能過于籠統,要有針對性,結合學生的特點實施。比如本教學案例中三種不同的報名體驗方式,得到的三種不同信息資源的管理方法,讓學生體驗理解掌握這三種方法的優缺點,達到教學目標。對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目標,可通過體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應該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樹立遠大的理想。

(三)、教師要對教學內容理解透徹,把握重難點

教師是保證教學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自身工作態度、敬業精神、教學水平、知識底蘊以及掌控能力,完善輔助手段。對于本節課教師應該事先了解廈門馬拉松賽事相關信息和報名方式。教學創新是建立在掌握基本教學規律和方法的基礎上,進而才可能實現的教學突破,教師對教學內容徹悟、對教學方法熟練、對真實情境清楚的情況下,開辟創新課程,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效果好。

(四)、明確教學創新意義和主體

教學創新是教學探索行為,不是教師嘗鮮或是冒險的沖動行為。教學創新的目的不只是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教師與學生超脫知識之外的能力,并以此為基點融合相關知識,發展開拓性思維,同時也是倡導科學教學的觀念。我們要重視創新的深層意義和效果,真正從教學提高的角度,做好教學創新研究。教師做好創新受挫和辛苦的準備,要實現成功且穩定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為教學創新投入持續連貫的努力。成功的教學創新依賴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作為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和教師職責,了解授課對象的特征(心理特點、學習需求和接受能力等)。作為學生,應強化學習意識和心態,課堂上最大程度積累知識,吸收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學習成就感和幸福感,大膽參與教學創新。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本文提出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程度,激發學生的廣泛興趣、求知欲,活躍其思維。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團隊合作、探究與創造精神,增強終身學習意識,培育健康心智。

【參考文獻】

[1] 丁曉嵐. 體驗式教學法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 浙江樹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78-80.

[2] 任友群, 黃榮懷.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修訂說明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修訂組[J]. 中國電化教育, 2016(12):1-3.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學)

猜你喜歡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分層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提升信息技術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