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阻礙及對策研究

2018-11-09 07:49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4期
關鍵詞:冷庫水產品冷鏈

蘆 娟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1 相關概念

1.1 水產品

水產品是海洋和淡水漁業生產的水產動植物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總稱。包括捕撈和養殖生產的魚、蝦、蟹、貝等鮮活品和經過冷凍、干制、熟制、罐裝和綜合利用的加工產品。水產食品營養豐富,風味各異。

1.2 冷鏈物流

冷鏈物流簡稱冷鏈,各國都給出了不同的定義。本文冷鏈物流概念參照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的定義,暨冷鏈物流是指保證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的品質,使其在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配有專門設備的物流網絡。

2 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

2.1 水產品總體需求呈上升趨勢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中國2017年全年水產品產量到達6938萬噸,比上年增長0.5%。而縱觀近5年,水產品產量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水產品在我國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圖1 2013-2017年全國水產品產量(萬噸)

2.2 冷鏈物流備受重視

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國家大力扶持冷鏈物流產業,而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近些年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中物聯冷鏈委調研數據顯示,全國2017年冷藏冷凍庫總容量約11937萬立方米,比去年增長14%。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冷藏車保有量為14萬輛,較2016年增長2.5萬臺。

政策推動以及生鮮電商市場的不斷擴大都在推動冷鏈物流行業攀升至產業風口。市場需求強烈,政府鼓勵支持,我國冷鏈物流產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2.3 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瓶頸

(1)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高。

近幾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仍需繼續努力。冷鏈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運輸設備和儲藏設備供給不足。2017年冷藏冷凍庫總容量約11937萬立方米,縱向對比,比去年增長14%,但橫向比對,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有一定的距離。同時,我國冷鏈基礎設施結構也不合理,冷凍庫居多,冷藏庫比重低,儲存性從生鮮電商方面考慮,用于保鮮的冷藏庫少,冷凍庫較多,儲存型冷庫多,流通型冷庫少。

(2)水產品冷鏈企業各自為政。

水產品冷鏈物流涉及生產加工、運輸、倉儲以及銷售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對會對水產品的品質產生影響,而目前各節點企業信息化程度不一,在冷鏈物流管理過程中,無法進行高效的信息溝通就無法實現信息共享。沒有暢通的溝通渠道,各節點企業只關注到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冷鏈系統的整體利益,必然出現某一環節效率提升而另一環節損失利益,無法實現整體利益的提高??傮w而言,我國的水產品冷鏈企業分布不均,規模不大,沒有普及引入先進技術,沒有建設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統,所以要實現水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化、智能化、信息化還需要節點企業不斷前行。

(3)水產品質量問題頻發。

水產品中的水和活性酶含量較高,在流通過程中容易發生質量問題。如“福壽螺”、“明膠蝦”、“福爾馬林浸泡的魷魚”等等。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生產加工企業為延長腐變時間,又不愿意花過高的成本,在水產品中加入違法添加劑或者不按規定操作、管理。②運輸、儲存過程中物流企業不按標準操作來執行,很多需要低溫環境的水產品都是在常溫下儲運。③相關部門對水產品防疫檢疫工作相對滯后,監管涉及部門眾多,職責重疊交叉,容易出現監管盲區。

(4)冷鏈物流知識鮮為人知、冷鏈人才及其短缺。

冷鏈物流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冷鏈物流知識鮮為人知。水產品的裝卸、搬運、儲存、運輸、配送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溫度控制,否則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在冷鏈的任意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產品的質量必將受到影響,不能保證最好的口感,或者出現變質變味。眾多消費者對這樣的冷鏈知識并不了解,當進行水產品挑選時,大家更傾向于選擇價格更低的水產品,而忽略了冷鏈物流相對于常溫物流溫度要求更高,成本高、風險大。消費者的選擇,必將影響冷鏈節點企業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模式。

冷鏈物流在我國起步晚,冷鏈專業人才短缺。全國只有極少數高等院校開設了冷鏈物流專業,甚至是冷鏈物流相關課程,這就使得企業難以找到專業的冷鏈人才,在冷鏈物流管理過程中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

3 我國水產品物流發展策略

3.1 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提高水產品冷鏈物流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和保障是良好的冷鏈基礎設施。從倉儲方面來講,其一要提高冷庫的數量和質量,根據不同水產品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建設高溫冷庫(±5℃)、中溫冷庫(-10℃~-5℃)、低溫冷庫(-20℃~-10℃)、凍結冷庫(-23℃以下),滿足各種水產品的需求。其二要均衡各個地區冷庫的數量。結合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優化冷庫的建設布局。就人均冷庫容量來看,相對而言華東、華北、東北較高,而西南、西北人均容量低。就冷鏈物流企業分布來看,也是華東、華南較高,但西南、西北相關企業寥寥無幾。從運輸配送方面來講,其一要增加冷凍車、冷藏車的數量。其二要充分利用高速運輸工具,如飛機、高鐵,積極發展公路、鐵路、航空等無縫銜接的交通運輸網絡,減少水產品在途運輸時間。

3.2 加快水產品冷鏈物流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建設

要不斷完善水產品冷鏈物流法律法規。如果在水產品冷鏈管理上沒有統一的作業標準,那么大部分水產品必然不能保證控制在冷鏈溫度之下。2015年7月1日我國出臺了《水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規范》,有了規范和標準,才能更好地進行管理。但標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斷的完善,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只有建立了能夠覆蓋水產品冷鏈全程的標準,并在各個環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的監管,才能實現各環節之間的有效銜接,保障水產品冷鏈物流“不斷鏈”。

3.3 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

結合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條碼、電子標簽,實現對水產品的實時追蹤,并能對水產品追根溯源,這樣能更好的保證水產品的質量。構建現代化的水產品物流共享信息平臺,各冷鏈節點企業溝通更有效,交流更迅速,可以實現資源整合,優化配置。

3.4 加快水產品物流技術研究應用

先進的水產品冷鏈物流技術能促進水產品冷鏈物流業的發展。水產品需要保證一定的溫度,而在冷鏈物流過程中,利用WSN(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觀察者可以很好地掌控溫度狀況。又如,在運輸過程中,采用相應的物流技術結合運輸方式的特點,可以保證水產品到消費者手中時良好的口感和肉質,還能夠實現水產品活體運輸、無水運輸等等。

3.5 加快水產品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

冷鏈物流人才,在整個冷鏈物流過程中,能夠從事操作、管理研究等工作,保持冷鏈物品在規定的低溫狀態下,減少物品的損耗、確保冷鏈物品的安全和質量。

從事水產品冷鏈物流的專業人才,需要對冷鏈設備有一定的知識,比如對冷凍機、壓縮機才能進行設施維護;同時還要掌握物流專業知識,具有供應鏈管理能力;再次,要對水產品的屬性有深入的了解。

目前,企業需要冷鏈倉儲管理人才、冷鏈操作人才以及高級冷鏈規劃型人才。各大高校應當重視冷鏈物流人才專業的設置,構建冷鏈物流教學體系。而各個企業也應當與學校積極合作,校企共育冷鏈物流人才。

近年來,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冷鏈物流發展,消費者對水產品的數量需求和質量需求在上升,對于水產品冷鏈物流來說這是挑戰,更加是機遇,只有抓住機會,結合相關部門、企業、學校多方共同努力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促進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

猜你喜歡
冷庫水產品冷鏈
冷庫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鏈物流?
冰島2020年水產品捕撈量102.1萬噸
多數水產品價格小幅下跌
四十余家肉類企業被暫停進口
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
善良不會被辜負
冷鏈物流用復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勁達電裝聯手開發冷鏈物流市場
首個“南菜北運”冷鏈果蔬專列開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