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畢業設計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為例

2018-11-14 08:02劉紅英
戲劇之家 2018年33期
關鍵詞:畢業設計選題應用型

劉紅英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為地方本科高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所民辦普通高校,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把轉型發展作為學校發展的動力和目標,從辦學思想、辦學方式、辦學形態等方面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深化改革,努力構建完善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畢業設計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不僅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考核,更是教學質量的重要體現,因此畢業設計的改革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一、畢業設計現狀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18屆有本、??平?00名設計專業學生畢業,學生需修讀完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達到應修的總學分,且畢業設計合格才能畢業,不難看出畢業設計已成為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最后一道關。據了解,國內開設有設計專業的高?;旧弦嗍侨绱?,因此把好畢業設計最后一道關至關重要。

學校近幾年對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了改革,從選題、指導、作品展示、答辯等方面做了諸多嘗試。以2018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作品為例,整體質量較往年有很大提高,在內容、形式上都有很大變化,專業定位和特色逐漸突顯,但由于畢業設計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再加上就業壓力大,使部分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度不夠,導致畢業設計中出現設計缺乏創新、設計基礎薄弱、時間投入較少、設計質量不高等問題。

畢業設計畢竟是同學們走向社會前的一次綜合檢驗,大部分學生對待畢業設計的態度非常認真,會投入大量的精力、時間和物資成本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作品,作品完成后,僅作為能否順利畢業的一個憑證,卻忽略了畢業設計真正的目的和意義。

二、畢業設計改革的必要性

畢業設計是學生完成教學計劃達到培養目標的標準,是衡量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重要評價內容,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完成課題的一次重要實踐,它需要學生高度重視,認真對待,一步一步按照學校要求執行。近幾年網上出現了很多關于論文抄襲的新聞報道,此類問題在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畢業設計領域也難逃抄襲的噩夢,筆者在高校工作近十年,多次參與畢業設計的指導和評分工作,在畢業設計中也發現有學生抄襲網上的設計作品,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出現這一問題原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1.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較弱;2.學生態度不認真,沒有對畢業設計引起高度重視;3.學生忙于實習,對畢業設計的投入時間較少;4.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畢業設計監督檢查的力度不夠;5.畢業設計的評價體系不完善,缺少系統的評價標準;6.學校對畢業設計抄襲的懲罰力度不夠,學生存有僥幸心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抄襲和找人代做都違背了畢業設計的初衷。因此,畢業設計的改革意義重大,要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積極進行改革探索,盡快完成和完善相應模塊的畢業設計方案和詳細的實施辦法,以解決當前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揮畢業設計在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作用和價值。

三、畢業設計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用畢業設計質量倒逼教學改革,讓課程設置更適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一個專業的畢業設計質量可以從側面反映出該專業的定位是否準確,專業特色是否明顯,人才培養的體系是否合理。改革應該先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出發,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找準專業定位和辦學特色,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應用型能力和創新性能力為根本出發點,調整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使課程設置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匹配度更高。同時強化課程實踐,提高學生的可操作性、可實踐性,在課程設計時要多進行項目實踐,引入企業或科研項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培養目標脫離實際的現象,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無疑,畢業設計作為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呈現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反映出改革的成效,應充分利用畢業設計這一標尺,倒逼教學改革,優化課程結構,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通過畢業設計綜合檢驗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從2018屆畢業設計作品展中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在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方面還很薄弱,出現問題的根源也是在專業基礎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各專業雖有不同,但對專業基礎的要求是相同的,而專業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設計的創新和表達。由于學生實踐的機會少,動手能力弱,在畢業設計的具體實現中有力不從心之感,如在印刷、材料、結構、工藝等方面會出現很多偏差。因此,學校在制訂2018級人才培養方案時充分考慮到這一問題,從“重基礎、強能力”出發,把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原則,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作為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根本。

四、畢業設計改革的思考及對策

基于上述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畢業設計改革,要從源頭上找問題,不能僅從畢業設計本身改革,要找準專業定位,突出專業特色,深化課程改革,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從全局出發,不斷探索,系統推進。畢業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選題多元化,提高學生畢業設計創作的積極性

畢業設計選題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同時也要結合專業的定位和特色,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突出多元化,不搞一刀切。

1.開展校政校企合作,引入真實的設計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

與政府、行業、企業開展合作,將真實的設計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不僅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畢業設計的開展也會更有針對性。學生可以根據真實項目的流程和要求開展畢業設計,這樣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提前熟悉了企業工作的流程,積累了設計經驗,亦可有效解決學生因就業壓力大,沒時間投入畢業設計創作的問題。

2.選題要提高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自主選擇

在以往的選題中,雖有爭取學生意見,但在內容上給予了較大限制,沒有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和現有的資源進行選擇,使得學生對所定主題不了解,缺少興趣,導致畢業設計中出現應付、抄襲等問題。允許學生自己報選題,學生在報選題時可以結合學校、企業、家庭等多方面的資源進行綜合考慮,提出切實可行的畢業設計選題,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來選擇畢業設計題目,把畢業設計與創業進行有機結合。

(二)建立雙導師制,引入企業技術人員全程參與畢業設計指導

在畢業設計指導中推行雙導師制,即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目前學校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多以校內老師為主,對學生的指導上更多地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而企業導師是由經驗豐富的企業一線技術人員擔任,從實踐操作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增加學生的實踐認知能力以及適應未來工作的能力與校內導師形成有機互補,解決學生的畢業設計與生產實踐脫節、行業企業需求脫節等問題,幫助學生完成角色轉變,讓學生通過畢業設計這一重要課程,彌足自身在專業能力和技能上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把畢業設計作為走向工作崗位的一次實戰練習。

(三)規范標準,制定科學的畢業設計評價體系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畢業設計改革勢必要有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傳統的畢業設計標準僅僅在畢業設計最后完成的質量和效果上進行評價,只考查了畢業設計的結果,缺乏對畢業設計過程的監督。同時在畢業設計的評分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如一位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有五位老師打分,其中最高92分,最低75分,最高與最低的差距過大,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另外與老師關系好的學生的畢業設計分值比較高,帶有較強的人情分。除評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畢業設計完成的任務量方面,每個專業也有很大差距,缺乏規范性。

制定科學的畢業設計評價體系是畢業設計改革的關鍵。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評價標準:1.用企業對項目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2.用市場轉化的方式,把畢業設計作品推向市場,以銷售結果為目標進行評價;3.組成專業教師、企業專家、消費者三支考核團隊,分別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考核評價;4.注重畢業設計的過程考核,對每個階段完成任務情況進行監督評價;5.根據專業特點,每個專業對畢業設計內容作統一的規范,制定每個階段標準的任務量和具體要求,盡可能對標準進行量化。

(四)優化畢業設計監管機制,保證畢業設計有序進行

畢業設計創作時間一般都會安排在學生畢業前的一兩個學期,那個時間正是學生忙于實習的時間,很多學生會外出實習,導致畢業設計不易監管,畢業設計任務量不飽和,部分學生與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疏于聯系,致使畢業設計質量不能達到畢業設計的要求。鑒于此,學校應該從管理、教學、實習、就業多個方面進行整體考慮,切實解決存在的矛盾??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1.與校企合作單位一起來聯合培養學生,讓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將實習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既解決了學生的實習問題,又可以較好地完成畢業設計;2.將畢業設計過程任務納入畢業設計總成績,對實習學生進行過程性重點監控,要求學生定期完成畢業設計階段性任務量,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做好過程評價與指導;3.將畢業設計創作與實習時間錯開,安排在實習之前或之后進行,保證畢業設計過程能被有效監控;4.學校安排指導教師深入實習單位,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和畢業設計情況;5.學校實行寬進嚴出,嚴格把關畢業設計質量;6.將畢業設計指導作為指導教師考核評價條件,通過畢業設計指導來考核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業務能力;7.延長畢業設計時間,改成一學年,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完成畢業設計創作;8.制定嚴格的評價標準,加大懲處力度,對找人代做和抄襲的畢業設計采取一票否決制,直接取消其畢業資格。

(五)推進畢業設計市場轉化,用市場檢驗畢業設計成果

高校是一個龐大的人才庫,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畢業生畢業,畢業設計的作品產出量也相當驚人,大部分作品都沉睡于象牙塔內,沒有真正地將設計作品轉化為產品。以產品設計專業為例,在對綿陽6所開設了與產品設計相關專業的高校調查中發現,這一問題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有:1.學生的市場觀念比較淡薄,設計缺乏創新;2.畢業設計選題缺乏市場針對性,不考慮市場需求,多以容易畢業為主;3.畢業設計作品概念性較強,很難轉化為實際產品投放市場;4.設計的作品沒有考慮用戶需求,對消費者的態度、需求和動機分析不夠;5.設計作品結構不合理,功能性較弱,對材料的選擇和應用考慮不充分;6.與市場接觸較少,對市場的可行性分析不夠;7.沒有到企業實習的經驗;8.沒有與企業溝通合作的渠道;9.學校不重視學生畢業設計作品的市場轉化。

將畢業設計進行市場轉化有一定的難度,但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畢業設計市場化是一種趨勢,也是讓學生接觸市場的有效嘗試。

(六)搭建推廣平臺,讓畢業設計作品走出深閨

以展覽的形式向外界傳播畢業設計作品,匯報人才培養的成果,儼然成為了高校畢業季的一個傳統。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畢業設計作品的傳播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通過網絡讓更多人觀看到畢業設計作品,為作品的宣傳和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畢業設計作品不僅需要信息網絡的傳播,還需要搭建更多的推廣平臺,讓畢業設計作品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如:舉辦“我最喜愛”的畢業設計作品評選活動;組織學生將畢業設計作品參加國內外舉辦的設計大賽;在畢業設計展覽期間,舉辦“雙選會”,為企業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給企業一個更直觀的展示;將畢業設計作品在人流量比較集中的賣場進行展示,既可以售賣,也可以了解消費者對畢業設計作品的反饋信息。

五、結語

培養應用型人才,上好畢業設計最后一課至關重要,而畢業設計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從學校自身實際出發,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原則,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從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養成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改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為社會培養高級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專門人才的目標。

猜你喜歡
畢業設計選題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高校畢業設計展吸引業內眼球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畢業設計優秀作品選登
基于FPGA的畢業設計實踐平臺實現
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與就業一體化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