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師范學院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難題與策略

2018-11-14 10:17葛文鵬信陽師范學院發展規劃處
長江叢刊 2018年25期
關鍵詞:師范院校師范學院高水平

■葛文鵬/信陽師范學院發展規劃處

一、地方師范學院是教師教育的主力擔當

《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我國教師教育布局結構基本形成以國家教師教育基地為引領、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發展機構為紐帶、優質中小學為實踐基地的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作為這一體系中的主體力量,目前我國師范院校主要由部屬師范大學、地方師范大學和地方師范學院構成。從院校分布上看,部屬師范大學6所,地方師范大學40所,地方師范學院135所;從師范生培養數量上看,部屬師范大學和地方師范大學早已經走上綜合性大學辦學道路,師范專業數和招生人數十分有限,地方師范學院承擔了師范生培養的主要任務;從教師隊伍來源上看,高等學校師資力量供給主要來源于具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綜合性大學,中小學教育和幼兒教育的師資力量多依賴于地方師范大學和地方師范學院培養的人才。由此可見,地方師范學院是師范院校開展教師教育的主力軍。

二、地方師范學院建設高水平大學迫在眉睫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中,師范院校只有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入圍,師范類高水平大學可謂鳳毛麟角。隨后,各省市掀起建設“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的熱潮,高校紛紛上演“跑馬圈地”搶占辦學資源和提升辦學水平。從高校新一輪的競爭性發展來看,地方師范學院處于邊緣化地帶,而且隨著高等教育非平衡發展戰略的持續發酵,馬太效應會日益凸顯,地方師范學院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有進一步弱化的趨勢。而地方師范學院任務重大與發展滯后形成的“剪刀差”,對實現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極大的挑戰。地方師范學院面對“內憂外患”,只有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發展內涵,才能突出重圍,不負使命。

三、地方師范學院建設高水平大學面臨的難題

(一)辦學基礎薄弱,辦學實力不足

從區位優勢上看,地方師范學院中有相當多一部分坐落在地級市,區位優勢是天然短板,享受政策紅利和資源傾斜的機會少;從辦學歷史上看,多數師范學院起步時間不長,起點比較低,發展速度緩慢;從硬件設施上看,地方師范學院擁有的重點實驗室少,實習實訓基地差,高水平研究平臺建設不足;從軟環境上看,地方師范學院改革發展的理念滯后,銳意進取和開拓創新的意識不強。地方師范學院辦學基礎弱、辦學實力差的局面,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職能的發揮支撐不夠。

(二)辦學定位不準,發展目標搖擺不定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要求我國181所師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脫帽,聚焦教師培養主業。這則要求為部分師范院校不安分于師范的辦學定位踩下“急剎車”,為師范院校聚精會神做好教師教育帶上了“緊箍咒”??v然有明令禁止,地方師范學院在發展方向上的盲目性和沖動性還是難以抑制。一方面,絕大多數地方師范學院的非師范專業已經在學校專業結構中占據大頭,師范專業和師范專業在校生占比不斷萎縮;另一方面,師范教育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供需矛盾突出,招生不理想,就業不景氣。再加上2015年以來實施的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些都對地方師范學院堅守教師教育的初心造成了沖擊。

(三)經費和人才資源供給匱乏,發展后勁不足

地方師范學院貧瘠的辦學土壤,與在財力、人力等方面供給不足緊密相關,而且隨著高校進入百舸爭流的新時代,這一形勢更加嚴峻。在經費投入方面,地方師范學院主要依賴政府有限的財政支出,在生均撥款上處于低位,在校友捐贈和自籌資金方面也是捉襟見肘,辦學經費難以保障發展需求。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和高級稱職的比例小,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困難大,缺乏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也明顯不足。鑒于經費和人才資源窘迫的制約,地方師范學院在競爭發展中后勁乏力。

四、地方師范學院建設高水平大學主抓的策略

地方師范學院培養輸出的人才是否優秀,是否為推動社會進步作出貢獻,決定著他們提升水平和品質站位的成敗。從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名、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等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指標體系來看,教師隊伍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都占據著最大的權重,而這兩方面都是地方師范學院的軟肋。為此,地方師范學院在手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建設高水平大學,就要抓住重點,集中精力從這兩方面著手和發力。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水平

地方師范學院教師隊伍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高層次人才短缺,教師整體學術水平不高。要改變這一窘況,地方師范學院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最大限度的去重視人才、重用人才。一方面從校外大力引進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要深挖自身潛力,鼓勵支持現有教師積極進修學習,提高本領。通過引育結合,實現“引進一批人、培養一批人、激活一批人、成長一批人”,快速有效地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其次要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為教師的成長進步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要從與教師自身發展緊密相關的物質、精神等環節提供堅強保障,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戒驕戒躁,不追求急功近利,咬定正確導向不放松,為教師出教學精品和學術碩果提供深厚沃土。

(二)以提高生源質量為紐帶,形成人才培養的良性閉環

當前,地方師范學院在“招生——培養——就業”的人才培養閉環中,生源質量的下降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沉重的打擊。如在杭州師范大學110周年校慶上,馬云就指出中國教育的一個問題是,成績不好的人才會讀師范學校,中國應該鼓勵最優秀的人才進入師范。為提高生源質量,解決優質生源危機,地方師范學院一要利用好網上宣傳和網下走出去,大力推介招生政策,擴大對高中生報考志愿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二要選擇優質生源地高中,建立校校合作,有針對性地錄取一批優質生源;三要做好培養和就業兩個環節,與招生形成呼應。打鐵還需自身硬,地方師范學院只有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做好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才能在培養輸出優秀人才的道路上奮蹄疾馳。

猜你喜歡
師范院校師范學院高水平
高水平開放下的中概股出海與回歸
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
通化師范學院美術學院作品選登
師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學的產出分析
南昌市師范院校食育開展現狀及促進策略
師范院校應有“師范味”
洛陽師范學院
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師范院校應進行一流的教師教育
尋找最美校園 牡丹江師范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