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的構建

2018-11-14 19:04■/
長江叢刊 2018年16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教師

■/

南陽師范學院

在“互聯網+”時代環境下,高等院校為社會輸送人才責任的重要性突顯出來,特別是創新創業專業人才的培養。但在此社會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面臨嚴峻挑戰。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構建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分析

(一)促進高校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革新也逐漸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特別是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創新企業與產品服務更受關注。較之于普通的人才勞動力市場,其對于獨立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也明顯提高[1]。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優化以及健全,更強調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也使得高校綜合實力得以提升,對更多優質生源加以吸引,為高等院校新時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較之于初等教育,高等院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對高素質與高技能創新人才加以培養并向社會輸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全面完善與創新。其中,應對創新的切入點進行選擇,通過知識、觀念以及制度等多個方面強化,這不僅可以使大學生知識與技能優勢更加明顯,同樣也能夠強化其創新創業責任意識,在實踐過程中更積極主動,為社會提供高質量服務,為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促進學生發展

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為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僅依靠理論知識與文化修養并不夠,所以高校必須要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加以優化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自身的實踐、就業與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促進個人素質與技能的優化發展,為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后,國內市場經濟發展取得了理想的成果,而為實現人才的優化培養,就必須保證和社會發展趨勢相吻合,對教育模式加以創新。新時期背景下,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性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其中,在政府機構與相關部門鼓勵與倡導的基礎上,國內已經有九所高等院校創建了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并向社會輸送了大量創新創業人才。此外,還有部分高校為響應國家的號召,設立創業中心、創業研究機構與創業學院,為學生創設了理想的學習與實踐環境[2]。除此之外,為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教育部門還出臺了關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相關意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全面落實。

但不容忽視的是,國內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果也同樣存在局限性,集中表現在自主創業人數不多,而且創業的方向也僅被局限在社交、視頻與購物等相關的娛樂休閑領域中。根據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高等院校需要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適當地調整未來發展的方向,借助互聯網技術,確保既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能夠有效地融合互聯網技術,進而為大學生后期的創業提供必要保障。

三、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對于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且教學思想相對落后。其中,很多高校以教師和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創新創業教育宣傳力度不到位,所以師生難以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確地認知。長此以往,創新創業教學相課程的形式化嚴重,學生更是應付心理較強,并錯誤地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和個人之間的關系不緊密,所以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高校對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而且管理人員也未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向傳達院校院系以及部門傳達國家最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文件內容與精神,致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實際情況嚴重脫離,無法保證其指導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教學內容單一

基于“互聯網+”時代環境,高校在教育教學內容方面仍存在單一性,特備是在設置課程體系方面,紙上談兵的現象明顯,難以有效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因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從本質上來講就是靈活的,一旦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強調理論教學的重要作用,或者是課程的安排相對緊密,就很容易使得學生不具備充足的思考時間,影響其消化知識的效果,所以創新目的也必然無法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一定的打擊。在此基礎上,很多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進行設置的時候,也沒有對學生未來發展方向予以考慮,內容統一化明顯,不具備選擇性。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直接的影響,制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人才培養模式不科學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不完善。即便高校已經創建校園網絡,但并未在網絡平臺中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內容,對于既有資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另外,部分高校對靜態教學模式加以使用,很難通過多個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學生的學習實踐實踐與空間都會受到限制,難以實現與時俱進地發展,嚴重脫離時代發展需求[3]。在學生進入社會以后,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學校教學模式落后的影響而陷入困境。

(四)缺乏高素質教師隊伍

高等院校教師隊伍水平和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效果存在直接的聯系。近年來,國內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師業務水平不一,特別是教師的聘用缺乏規范性與嚴格性,強調教師個人學習水平,卻不注重其互聯網知識與實踐經驗。這樣一來,所聘請的教師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與個性化的指導,也難以對學生的困惑加以解答。在此基礎上,高校教師隊伍的發展投入并不到位,未邀請權威人士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隊伍的繼續教育培訓過程中,使得高校創新創業教師團隊無法對最新的知識與咨詢加以了解和掌握,導致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落后,直接影響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四、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一)樹立正確教學觀念

現階段,國內高校正處于“互聯網+”這一社會大環境中,所以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提高了重視程度,要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對教師與學生互聯網思維進行全面培養。其中,高校需向教師與學生大力宣傳創新創業教育,并且借助海報、會議以及樹立榜樣等多種途徑,加深師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重要作用的了解,積極轉變教師錯誤的教學思想,積極主動地對教學方案加以完善,保證課堂的活躍程度,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思想,進而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應保證宣傳的針對性,并且站在學生角度,使其應付心理得以消除,不斷增強其主觀能動性。另外,高校要對相關工作人員予以合理安排,貫徹并落實國家頒布以及下發的、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文件與要求,在各個院系與部門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對國家文件與精神予以深入地掌握,確保指導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二)完善教學內容

高校在實踐過程中,要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內容進行不斷地完善,通過融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手段,對學生創新靈感加以挖掘,并在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合理地安排實踐方面的內容,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以及實踐的實踐。另外,高校在實施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科學劃分學生的類型,對教師予以合理地安排,確保指導的針對性,增強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效果[4]。但因為線上教育無需具體設備與場所,不會受到時間的限制,若具備特定選擇性以及針對性的特征,則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對相關知識加以消化。

(三)創新人才培養手段

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具備較高學習自主性的學生群體為主要對象,若始終沿用靜態教學模式,很難與教學需求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需要全面創新人才培養的手段,對“互聯網+”的既有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借助校園網絡平臺,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實現內容與素材的及時更新與豐富,積極構建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網絡系統,為載體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強大的動力。另外,高校要對新媒體技術與慕課等現代化教學模式加以引入,盡量有效銜接課程內容和社會熱點,進而把成功創新創業的事例轉變成學習的素材內容,保證教育資源的豐富化。這樣一來,學生即可正確認知“互聯網+”社會背景下,創新創業的重要作用,制定未來發展的目標。在此基礎上,高校也可以定期邀請“互聯網+”背景下不同行業的成功人士以及權威人士,并積極參與創新創業的教學實踐,借助座談會亦或是網絡互動等多樣化方式,將其成功經驗分享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對創新創業教學形成全新地認識,確保創新創業教育指導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四)建設教師人才隊伍

通過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可以從間接角度推動“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落實?;诖?,高校要將重點放在優化教師知識結構與人員選聘等方面。其中,在選聘的過程中,要適當地提高教師的錄用標準水平,而且不應一味關注應聘教師學歷,一定要借助面試與專業技術能力的考核方式,確保所聘用的教師具備豐富的學識且實踐經驗豐富。而組織教師人員參與培訓過程的過程中,高校需要投入充足的經費,致力于建設教師人才隊伍,并為創新創業教育隊伍提供定期的繼續教育培訓機會,對教師實踐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加以糾正。在此基礎上,在系統化與專業化訓練的過程中,保證教師可以對全新的知識與咨詢予以深入了解與掌握,進一步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夠為“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落實提供必要的保障。

綜上所述,在上文中針對“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實意義、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深入地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的路徑,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陳愛雪.“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4):142~144.

[2]黃娟.“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81~82.

[3]王長偉,王艷偉.基于“互聯網+”視角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7(24):73~75.

[4]畢鳳琴,孫麗麗,王勇,等.基于“互聯網+”的材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平臺建設[J].價值工程,2017(26):252~253.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最美教師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大山里的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